APP下载

在传承中推动耀州窑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2019-07-17宋皓东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耀州釉瓷大观

宋皓东

耀州窑始于唐朝。唐时以烧白釉瓷和黑釉瓷为主,兼烧黄釉瓷、青釉瓷和花瓷,还有茶叶末釉瓷和三彩陶器。

耀州窑盛于北宋。“北宋的耀州窑以烧制青瓷为主,经过一番工艺变革和探索之后,其青瓷与唐代相比,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青釉质地精细纯净,色调呈现出一种稳定的橄榄青色,具有‘其色温温,精比琢玉’的美感”。立于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的《宋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之碑》(全文585个字,详述了耀州窑的发展史,以及制瓷、烧成的工艺技术,黄堡镇的自然环境、居民的从业结构、陶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载:“居人以陶业为利,赖之谋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煅练累日,赫然乃成。击其声,铿锵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录最多的窑场之一,如宋代的《清异录》、《老学庵笔记》、《清波杂志》、《元丰九域志》,元代的《辍耕录》,明代的《耀州志》,清代的《耀州续志》、《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厅州县图志》都对其有所记载。

耀州青瓷,多为日常生活用具,器型多样;装饰纹样主要以动、植物为主,内容广泛丰富,构图饱满大气,图案层次分明;装饰技法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刀法犀利灵锐,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誉;瓷表的釉面湿润平滑,釉色会随花纹的深浅产生过渡效果,形成色阶——深的地方积釉厚,颜色要深些,呈青色;浅的地方积釉薄,颜色要淡些;有的地方还会因为太浅,只有很薄很薄的釉层,而略显白(因为瓷胎是灰白的,釉太薄的话就会露胎色)。“花纹本身刻的技艺和釉子的色阶融为一体,非常有灵气,显得非常鲜活”。

耀州青瓷擅长利用动物装饰器物的细节部位,很有创意。如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的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以下简称倒流壶),就以凤凰装饰壶的提梁,以狮子装饰壶之流。

倒流壶,通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腹深12厘米。因注水口在器物底部,注水时需将壶倒置而得名。

倒流壶的结构设计得极为巧妙——通身一体。注水口在壶底中央(呈梅花状),其上镶嵌有一个注水管通向壶腹内;壶流处有一个隔离层,防止注水时水从流处溢出。将壶倒置,从注水口向壶内注水,若是有水从壶流处溢出,说明壶内水已满,则停止注水,然后将壶正置,此时壶底的注水口不会漏水。

倒流壶所运用的装饰纹样有王者之气——壶的提梁以飞翔的凤凰(鸟中之王)造型;连接提梁和壶身的是元宝(古代钱币之王);壶流以卧狮(兽中之王)造型,它仰着头,张开的口巧妙地成为了壶流的出水口,卧狮的腹下还有一只正在吸吮母乳的幼狮;壶腹的刻花图案是缠枝牡丹花(花中之王)。

倒流壶,通体施青釉。装饰技法有刻划、堆贴——堆贴的子母狮生动形象,精细入微;刻划的缠枝牡丹纹,线条流畅,立体感极强。

倒流壶新颖别致的器型、犀利清晰的刻划纹饰、青翠欲滴的青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犹如鬼斧神工之作。

耀州青瓷在宋代被誉为“刻花之冠”,是北方唯一敢与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比肩的瓷器品种,因此,它成为了皇室的贡品。以2002年国家文物局从海外征集回国的现藏于耀州窑博物馆的《宋代耀州窑青釉“大观”铭文牡丹纹碗》(以下简称“大观”铭文碗)佐证。

“大观”铭文碗的口径只有9.7厘米,器型类似斗笠,釉色纯正。令人叫绝的是以刻划技法在碗内装饰的盛放的折枝牡丹纹饰——“塔形牡丹花的最下两层花瓣呈俯仰莲基座形,另外五层花瓣取鱼鳞式逐层递减地排列其上,有‘大观’二字铭文以楷书刻于折枝牡丹纹的花蕊中。纹样布局规范,整器在青釉的映衬下,犹如美玉一般圆浑柔美”。

碗内的“大观”二字,证明“大观”铭文碗是宋徽宗大观年间由耀州窑烧制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瓷器。

“大观”铭文碗的一抹一旋,一剔一挑,都倾注了耀州陶瓷艺人的才情和创造,令世人惊叹。

耀州窑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变革,不断创新,逐步走向技术巅峰的。由于可列举的史证太多,这里仅列最具代表性的几例:

1、耀州窑在宋代对青釉进行了变革,创造了“质地精细纯净,透明度适中,色调是一种稳定的橄榄青色”的青釉,与南方浙江越窑的青釉有异曲同工之妙。

2、耀州窑在宋代创造了“刻花”技艺。“耀州瓷匠对传统的划花和剔花工艺各取其所长,且融合贯通于一体,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刻花新手法。新的刻花手法保留了剔花工艺的浮雕立体装饰效果,又避免了剔花减地的费时费工和行刀的呆滞。同时,还吸收了划花工艺行刀流畅活泼的优点,使新的刻花手法显现出刻刀在刻削行刀中犀得圆活的动感,使每一种纹样都能跃然于一件耀瓷之上”。世人赞叹其精湛的技艺,为之加冕——“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3、耀州窑在宋代创造了用煤来烧制瓷器的方法,与此同时还解决了北方如何从烧柴的窑炉转变成烧煤的窑炉的所有技术问题,对北方整个瓷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耀州窑还善于从现实生活和当代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如耀州瓷的纹饰在每个时代都会有所扩展,呈现反映不同时代人类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的新内容。以宋瓷装饰纹饰的变化为例:

宋代早期的纹饰图案简朴,以刻为主,局部不加任何装饰,大部分装饰于器物的外壁;

宋代中期的纹饰处于写生与图案之间,动植物皆模拟自然,装饰效果非常生动。技法上采用刻、划并用的方法,加之印花工艺的出现,纹饰的立体效果明显增强;

宋代晚期的装饰开始因器制纹,不拘形式,匠师们会根据不同器型的整体效果作具体的布局,合理组织画面,时而概括,时而细腻,灵活多变。如根据盘、碗、碟、瓶等不同的器型,分别设计以水波为底纹的“水波三鱼”、“双鱼戏莲”、“柳枝群鱼”、“鱼鸭戏莲”、“鸳鸯游鱼戏莲”、“水藻群鱼”等纹饰。这些纹饰既美化了瓷器,又体现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总体来看,耀州窑的装饰纹饰多以改良传统纹饰为发展方向,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融入了时代精神。如“鸳鸯戏游鸭”、“鸳鸯戏双鸭”的装饰图案,就在原来的“水波游鸭”中加进了鸳鸯,不仅增加了图案的内容,也变化了宋代以前的传统对称格局,既丰富了纹样的文化内涵,又使装饰形式更加生动。

在传承中推动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是耀州人一生的追求。也因此,耀州窑的制瓷技术从古至今都一直站在制瓷业的前列。

作为新生代的耀州窑陶瓷艺术工作者,我们都非常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因为它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都非常重视制瓷工艺的创新,因为我都非常清楚,只有创新才能让耀州窑经久不衰;我们也勇于创新,因为有先辈榜样之力量的激励。我们立志在传承中推动耀州窑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推动耀州窑陶瓷艺术更上一层楼,为耀州窑陶瓷艺术的更加辉煌奉献毕生的精力。

猜你喜欢

耀州釉瓷大观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耀州窑类单色釉瓷艺术的表现瓶颈与突破思考
从黑釉瓷盏看宋代茶文化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耀州瓷走在“十字路口”——向左是传统,向右是时尚
耀州瓷:时光雕刻千年——你的美一缕如烟,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耀州瓷
人与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