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静,就是人生最妙的心境
——紫砂壶“禅莲”创意谈

2019-07-18范菊华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花器莲花紫砂壶

范菊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文化是一条不断开拓的路,宜兴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不断适应着不同时代的审美和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全新的时代气息,贴近人们生活,极具现实意义。紫砂陶艺的创作是建立于它本身的历史的,它在保持传统和适度创新中不断发展,始终把握着时代发展的主要脉络,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要,是现代人抒情达意、陶冶性情的载体。

1、紫砂壶“禅莲”的创作构思

造型是一把壶的基础,是一把壶作为艺术品呈现给人的第一感觉。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必然具备优秀的造型,紫砂壶造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制壶艺人的个性和思想,经过个人的艺术化发挥,表现出独特的风格。紫砂壶造型大多由传统器型演变而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历代艺人的不同理解和传承创新下,逐渐发展出完善的造型艺术体系,按照不同的特点,大致可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类。紫砂壶“禅莲”在传统光素器的造型基础上,采用贴花的花器装饰技法,抽象与具象相结合,使其简洁质朴又不乏生动婉约的意象,更好地呈现出作品的艺术境界,无形中勾勒出清丽端庄的自然之美,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和精神享受。紫砂壶包罗万象,从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到生活中的一物一人,都能成为其创作题材,通过紫砂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由小见大延伸出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境,为作品增添悠长的回味。紫砂壶“禅莲”以莲花为创作题材,莲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国风·陈风 ·泽陂》中说:“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一男子将莲花比作倾慕已久的美女,许久未能见到,而伤心不已。王勃《采莲曲》中“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以并蒂莲和藕丝不断,表示男女爱情的缠绵,因此,莲被看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莲花又称荷花,荷与“和”谐音,因而莲花又被视作祥和吉利的象征;莲与“廉”谐音,莲花被视做清廉的象征;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如此形同莲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道出了莲花清白高洁、遗世独立的品格。莲花还是佛教之花,其清白高洁的品格与佛教不染尘埃的禅理相契合,韵味深长。紫砂壶“禅莲”以莲入壶,将莲花清幽纯净的特点融入作品中,既提升了整壶的气质,又让人放空心灵,给人以怀远而恬静的精神享受,舒缓身心。

《禅 莲》

2、紫砂壶“禅莲”的造型审美

纵观整壶,紫砂壶“禅莲”以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呈扁圆形,稳重饱满,简约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素净雅致的壶身,极具张力,重心下移,契合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给人以圆融和谐之美,契合莲花“吉祥和谐”的象征意义;此壶底部圈足,在视觉上拔高了壶身,平添几分高雅大气之感;壶盖为压盖式样,盖面平整,与壶口契合,严丝合缝、子母线吻合,与圈足上下呼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协调之美;弯流从壶身自然胥出,匀势而起,转折有度,优雅大方,微微上翘的弧度给予整壶拉伸之力;圈把微微盈起,与壶流相辅相成,平添几分轻盈灵动之感;壶钮造型饱满而灵巧,宛若一颗可爱玲珑的莲子,为作品锦上添花。作品采用了贴塑的花器装饰技法,整壶壶身及盖面均贴塑莲花花瓣,造型优雅灵动、缱绻自然、气韵生动,展现出自然的风采和灵韵。在泥料上,整壶采用原矿紫泥制成,其色泽质朴文雅,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古色古香。整壶造型比例协调、结构精美,给人以简约凝练、高远优雅的审美趣味,呈现出山水画般清幽淡远的意境,极具中国风韵。欣赏此壶,让人感觉到自己仿若佛前一位虔诚的信徒,怀有一颗静心,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不争不抢,不染尘埃,始终保持着从容淡泊的心境,让人深刻领悟到:心静,就是人生最妙的心境。

3、结语

艺术的传承和发扬离不开人文精神的表达,莲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早已成为一种意象丰富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莲花又与佛文化密不可分,紫砂壶“禅莲”以莲入壶,将莲花所承载的深刻禅意融于其中,像一支舒缓的音乐飘出悠远、闲静、高雅的感觉,其清幽妙境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人文韵味,让心灵在一壶一茗中得到陶冶。

猜你喜欢

花器莲花紫砂壶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云莲花灯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莲花湖『变身』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