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试题,让“提问”更有价值

2019-07-17王逸卿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钢笔小林操场

◇ 王逸卿

我们都遇到过话题中描述的情况:“学生在测试中为了得到分数,故意提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具有思考价值。”比如某试题:“有三种文具,钢笔15.67 元,水彩笔9.36 元,铅笔盒14.45 元,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有的学生提出:“我买了一支钢笔,需要多少元?”虽然从生活实际来看,买一支钢笔也很合理,但从解决数学问题角度看,这个问题的答案题目中已经有了,学生这样的提问,就有些“取巧”了。

因此,我们需要改进试题的设计,从而让“提问”变得更有价值。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设置提问要求

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热情,我们可以少设置一些提问的要求。因为提问以后,我们还可以互相评价,教师也可以适度引导。但在检测的时候,我们则需要设置一些提问的要求,避免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例如上文中“三种文具”那个题目,教师可以将提问的要求改为:“提一个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从而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变得更有价值。

二、有层次地提问

为了检测学生的提问能力,我们可以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某试题:“一本童话书和一本科技书各有100页,童话书已经看了20 页,科技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情境,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个问题。第一层次:请你提一个简单问题。学生可以提“童话书还剩几页”“科技书已经看了几页”等问题。第二层次:请你提一个挑战性问题。学生可以提“科技书还剩多少页没看”“哪一本书看的页数多?多多少页”等问题。教师在评分的过程中,如果第二层次学生依然提出简单问题,就不能得满分。有层次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既会提简单问题,又会提挑战性问题。

三、只提问不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一般都会想到如何解决问题。一些学生为了顺利地解决问题,提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虽然不提倡,但也不该完全否定学生。我们需要做的是改进命题,可以设计只提问不解答的题目。比如某试题:“学校操场一周300 米,小明绕操场一圈约需要4 分钟,小林每分钟约走60 米。结合以上信息,提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不必解答)。”这样的试题,学生可以放开手脚大胆提问。学生可以提“小明每分钟比小林多走多少米”“他俩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分钟相遇”这样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学生提出“小明绕操场跑2 圈大约几分钟”一般就不给分了,而提出“小林跑一圈花了几分钟”一般就不给满分。这样命题,将评价聚焦到了对问题本身的价值判断上,真正实现了对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评价上的跟进。

猜你喜欢

钢笔小林操场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为梦孤独
三支钢笔
我们的操场
我们的操场
学校操场
下课了
高考前与高考后
钢笔没有耳朵
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