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措施

2019-07-17李正双

中国猪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死胎圈舍哺乳

李正双

(云南省会泽县鲁纳乡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 654215)

从初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被称为哺乳仔猪,哺乳期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哺乳期仔猪特别是初生仔猪生理发育不完善,免疫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及疾病抵抗能力弱,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阶段。据统计,哺乳阶段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6.3%。调查了云南省会泽县鲁纳乡辖区2018年1月至12月25户养殖户哺乳仔猪死亡情况,分析了死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调查范围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云南省会泽县鲁纳乡25户母猪养殖户,其中饲养母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5家,饲养母猪1~10头的散养户20家。共调查能繁母猪442头,其中规模养殖户母猪275头,散养户母猪167头。

1.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对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的养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规模养殖户的养殖数据通过查看饲养记录、诊断记录、死亡记录等获取;散养户养殖数据通过询问、实地查看等方式获取。制定统一格式的调查表,规范填写产仔窝数、产仔总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头数、死亡头数、死亡原因及时间。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调查统计情况

调查了715窝仔猪不同病因的死亡情况,母猪产仔总数8 248头,产活仔数7 303,死胎占6.49%。仔猪死亡1 083头,死亡率13.1%,其中因腹泻性疾病死亡564头,占总死亡数的52.08%;因呼吸道疾病死亡209头,占总死亡数的19.30%;因其他疾病死亡112头,占总死亡数的8.40%;压死91头,占总死亡数的8.40%;冻死36头,占总死亡数的3.32%;饿死26头,占总死亡数的2.24%;因咬死等其他原因死亡45头,占总死亡数的4.16%(见表1)。

2.2 哺乳仔猪死亡日龄调查统计情况

调查了715窝7 303头哺乳仔猪在3周龄内不同日龄阶段的死亡情况,1日龄死亡260头,占总死亡数的24.0%;2日龄死亡229头,占总死亡数的21.1%;3日龄死亡202头,占总死亡数的18.7%;4日龄死亡144头,占总死亡数的13.3%;5日龄死亡93头,占总死亡数的8.6%;6日龄死亡77头,占总死亡数的7.1%;第2周龄死亡52头,占总死亡数的4.8%;第3周龄死亡26头,占总死亡数的2.4%(见表2)。

表1 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调查统计表

2.3 哺乳仔猪死亡原因

2.3.1 死胎原因分析

母猪产死胎率指产死仔猪数占产仔总数的百分比,即(产仔总数-产活仔数)÷产仔总数×100%。由表1可知,会泽地区母猪的产死胎率占比11.5%,其中规模养殖户母猪的死胎率为8.8%,散养户母猪的死胎率为17.4%。规模养殖户母猪的死胎率显著低于散养户,这与饲养管理、兽药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散养户的母猪发生疾病后用药不正确、饲喂霉变饲料是导致死胎的主要原因。规模养殖户建立了规范用药制度、防疫制度,饲料使用科学合理,其母猪产死胎的原因主要是机械性刺激引起。

2.3.2 疾病原因分析

由表1可知,疾病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调查统计分析,疾病死亡占总死亡数量的82.4%,特别是仔猪因腹泻死亡高达52.1%,散养户仔猪因腹泻的死亡率达59.5%,规模养殖户仔猪因腹泻死亡率达47.4%。初生仔猪发育功能、机体调节能力不完善,对外界致病菌的抵抗力比较弱,猪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饮水不卫生、气候变化等影响均会导致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仔猪黄白痢等腹泻。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日粮营养不稳定,母猪患乳房炎、产后热、子宫内膜炎、便秘等疾病,会使乳汁过浓或乳汁中含病原菌,从而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仔猪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猪喘气病、繁殖障碍综合征等,其死亡率为19.3%,主要病因是圈舍空气质量差,通风换气不及时常常诱发仔猪发病。引起仔猪死亡的其他病因还有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传染性疾病以及一些营养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或仔猪溶血症等。

2.3.3 非疾病性死亡原因

非疾病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仔猪被压死、踩死或冻死,散养户大部分未使用产床(护仔栏)和保温措施,死亡率较规模养殖户高。母猪发生乳房炎、仔猪未剪犬牙而咬伤母猪、母猪拒绝哺乳、母猪产仔过多等原因使弱仔吃不到初乳或仔猪被饿死;此外,个别母猪有异食癖会咬伤或吞食仔猪。

表2 哺乳仔猪死亡日龄调查统计表

2.4 哺乳仔猪死亡日龄分析

由表2可知,第1周仔猪的死亡率为92.8%,3日龄内仔猪死亡率为63.8%,主要是因为初生仔猪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仔猪在出生前的胎儿时期,在母体内通过胎盘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营养摄入和废物排出;出生后,仔猪的呼吸和营养主要靠外界刺激被动获得,且仔猪的免疫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行动迟缓,常常导致被踩死、压死、冻死、饿死或病死。因此,做好精细管理是降低仔猪死亡率的关键。

3 对策措施

3.1 母猪的科学饲养

母猪产死胎和弱仔与其饲养不当密切相关。猪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胎盘直接传染胎儿,母乳不足或母猪发生乳房炎可能造成仔猪饿死。科学饲养管理母猪可有效防止死胎、弱仔和仔猪饿死。空怀母猪实施短期优饲,保持适当的运动。妊娠母猪禁止饲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母猪分娩前1周转入产房,产房提前清洗消毒,母猪出现临产症状后,应及时做好接产护理准备工作。母猪圈舍保持干燥卫生、光照充足,给临产母猪补充青绿饲料和矿物元素。按免疫程序做好母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疫病的免疫。

3.2 初生仔猪的精心护理

仔猪非疾病原因死亡主要是因为管理不当引起的,特别是初生至3日龄内的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抗寒能力弱、四肢无力、行动不便,常会被冻死、饿死或压死。因此,对初生仔猪的精细管理包括在母猪临产前及时对母猪乳房进行清洗消毒;接生仔猪时及时擦干仔猪身上的黏液、剪断脐带、剪掉犬牙;及时让初生仔猪(2 h内)吃上初乳,因为初乳含免疫球蛋白、镁盐等特殊成分,初生仔猪可通过初乳获得抗体并及时排出胎便,对于弱仔猪需人工辅助确保其吃上初乳。在母猪圈舍或产栏内设置保温箱,保温箱内安装红外线灯泡或铺电热板,即可防寒保暖又可防压防踩。仔猪2日龄肌肉注射铁制剂(右旋糖酐铁等)补铁,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仔猪6日龄和30日龄时注射0.1%亚硒酸钠0.5 mL,可有效预防仔猪白肌病、营养性水肿等疾病。

3.3 仔猪疾病的综合防制

定期清洗消毒产房圈舍,保持空气清新,夏季做好降温、通风、减少热应激,冬季加强圈舍保暖,防止贼风进入。搞好养殖卫生,控制饲养密度,出现疑似病例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感染其他猪群。应在仔猪30日龄前后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必要时可进行猪瘟超前免疫;对于其他疾病,根据当地或本场的疫病流行情况确定免疫程序。

4 总结

调查结果显示,哺乳仔猪疾病主要是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在气温变化大、圈舍卫生差、饮水卫生不达标、应激大等条件下,病原微生物迅速繁殖。仔猪本身抗病能力弱,圈舍内如果病原微生物较多,会造成仔猪发生疾病,治疗不当会导致仔猪死亡。生产管理不当会造成仔猪冻死、饿死、压死、咬死等。1周龄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日龄的增加,1周后仔猪死亡率逐步降低。

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养殖户哺乳仔猪的死亡率低于管理较为粗放的散养户哺乳仔猪的死亡率,两者分别为12.7%和19.9%。可见,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养殖是降低仔猪死亡率的关键措施。科学管理哺乳仔猪需要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①完善养殖设施设备,采用高床养殖,设置保温箱或护仔栏,做好哺乳仔猪保温工作;②精心护理初生仔猪,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精心护理弱仔猪,做好仔猪的接生、固定乳头、寄养等工作,及时给弱仔猪补充铁、硒等微量元素,保证猪的饮水卫生清洁;③保持圈舍干燥卫生,产房适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④落实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实行封闭式饲养,按程序开展消毒、防疫、驱虫等工作,发现疑似病猪及时隔离,综合分析发病原因,采取科学防控措施,确保猪群安全健康。

猜你喜欢

死胎圈舍哺乳
会哺乳的树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种新型肉鸡圈舍的研究和应用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生产母羊圈舍标准化设计
与乳母谈哺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