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栎果饲料资源在云南优质地方猪肉生产中的应用模式分析

2019-07-17杨维林杨庆然杨根荣吴金亮张家华

中国猪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火腿养猪养殖户

杨维林 杨庆然 杨根荣 吴金亮 高 新*张家华

(1云南省龙陵县畜牧工作站,云南保山 680000;2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云南省龙陵县隶属云南省保山市,位于云南西部边陲,地处高黎贡山南麓的怒江和龙川江之间,面积2 884 km2,山地面积占98.0%,山丘、盆地面积占2.0%。全县森林覆盖率70.08%,居保山市之首。龙陵县内地形复杂、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5℃,年均降雨量2 112.6 mm,有“滇西雨屏”之称。龙陵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1 000余种、动物200余种。同时,龙陵县也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截止2018年9月末全县共有80个贫困村,贫困人口达15 736户、63 901人,贫困发生率为10.51%,脱贫攻坚任务艰巨[1,2]。

保山猪是龙陵县百姓养殖的本地猪种,系乌金猪的1个重要类型,曾用名“保山大耳猪”,1986年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属肉脂兼用型猪。保山猪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风味好等特点。1987年载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4年收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和《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2年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猪之一[3,4]。

1 勐蚌栎果猪

龙陵县勐蚌村养殖的保山猪以采食林下栎果(橡实)[5]为主,因此,在当地又称为“栎果猪”。勐蚌村位于象达镇政府西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53 km,距龙陵县城100 km,全村土地面积105 km2,辖14个村民小组,415户农户1 627人。该村属冷凉山区,全村有林地21万亩(含龙陵县亮山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户均拥有林地506亩,以栎树为主。栎果类似板栗,自带坚硬果皮,不易腐烂变质。栎果每年10月成熟,被鸟和林下动物采食,栎果盛果年份挂果多,直到次年掉落的果实仍随地可见。据调查,1株成年栎树每年可结果约150 kg,每亩地按1株成年栎树计算,每亩林地可获栎果150 kg,每户林地可获栎果75.9 t、全村年产栎果3.15万t。由于地广人稀,深居山岭,放养土猪是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因外来商品饲料较少进村,故放养猪的主要饲料即为栎果。吃栎果长大的猪、肉质鲜美独特,深受当地消费者喜欢。栎果猪肉价格在龙陵县是普通猪肉价格的3倍。

2 勐蚌村 “一村一品”栎果猪模式

勐蚌村属于边疆少数民族贫困村。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生态环境和森林保护政策的落实,以及生猪养殖方式的转变,栎果猪的饲养方式基本上已由放牧转为舍饲。栎果作为猪饲料之一,可全果饲喂,也可与玉米混合饲喂,养猪户的饲料来源除自种的蔬菜和外购的玉米外,不再补充其他饲料和添加剂等。2016年,勐蚌村与龙陵县宏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宇农业”)合作发展“一村一品”栎果猪养殖和猪肉产品加工。2017年,勐蚌村成立照壁山栎果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猪模式。目前,已建成年加工销售栎果猪5 000余头的加工厂1座。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35户(含母猪养殖户8户),带动当地贫困户90户。合作社成员按宏宇农业的要求收储栎果、种植蔬菜、采购玉米等进行养猪,全村栎果猪存栏4 000余头,单户存栏最多的有180余头,少的在5头以上。“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主要是:农户按要求饲养当地保山猪,饲料只能用栎果、玉米、麦麸、青绿饲料等天然原料,不得饲喂工业合成饲料、泔水、酒糟、动物性饲料等。宏宇农业统一防疫、驱虫、提供仔猪(34元/kg)。商品猪饲养周期在18个月以上,猪体重达110~150 kg后出栏,公司按30元/kg的价格回收肥猪。针对贫困户,公司可提供仔猪,并垫付1 000元/头的玉米购置费。

3 栎果猪养殖模式成效

3.1 养殖户增收、贫困户脱贫

2018年底,宏宇农业累计回收栎果猪1 400余头,每头平均利润约2 500元,累计为养殖户增收312.2万元(见表1)。当地90户贫困户2018年出栏肥猪约800头,增收178.4万元,户均增收1.98万元,稳定实现脱贫目标。

表1 栎果养殖户收益情况

3.2 吸引当地人返乡养猪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猪模式由宏宇农业为贫困户垫付猪苗和玉米购置费,定价回收肥猪规避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充分调动了当地群众养殖栎果猪的积极性,吸引了20户长期在外务工的群众返乡养猪,就地创业,有效缓解了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家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3.3 形成 “森林—养殖—种植”的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受当地水土、环境、气候条件影响,勐蚌村的优质蔬菜种植也是一项经济产业,目前全村蔬菜种植达2 000余亩,栎果猪养殖户户均种植蔬菜2亩以上。农户将猪粪作为有机肥料用来种菜,以提高蔬菜品质,多余的蔬菜及菜叶用于养猪,丰富了猪的饲料种类和营养均衡,降低了饲料成本,形成了“栎果—猪—粪肥—蔬菜”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6]。

3.4 打造 “一村一品”栎果猪肉

宏宇农业在龙陵县城、芒市、保山市开设栎果猪肉品专卖店,外售栎果猪鲜肉、火腿及腌肉制品。鲜肉售价62元/kg,一年可售鲜肉40 t,产值248万元;2年期火腿定价300元/kg,每只火腿均价达4 500元,2016—2017年共加工腌制火腿1 000支,价值约450万元;其他腌肉制品产值20万元,综合产值达718万元,形成了勐蚌村“一村一品”的栎果猪肉产业。

3.5 规避了 “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

勐蚌村形成了“森林—养殖—种植”的闭合式生态循环养殖,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种植经营中,农户利用当地栎果资源和青绿饲料资源,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商品饲料的依赖,从而减少外购饲料的运输频率。猪粪主要以有机肥形式还田减少了化肥的外购和使用,较好地保护了勐蚌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土壤肥力。“森林—养殖—种植”的闭合式生态循环模式形成了对传染性疫病的自然隔离屏障,成功阻断了非洲猪瘟病毒的进入,保障了优质、特色的栎果猪肉制品及蔬菜的持续输出。

4 问题及建议

当前,龙陵县勐蚌村形成了“栎果—猪—粪肥—蔬菜”循环的生态养猪模式,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可行性,属于具有云南山区特色的乡村种养结合和适度规模养殖[7]。当前,在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生和饲料全面“退抗”的影响下,闭合式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勐蚌村成功实现了打造“一村一品”的脱贫目标,值得在生物资源多样性、地域性饲料资源丰富的云南地区复制推广[8]。但是,由于养殖农户文化水平较低,公司进入时间较短,前期投入较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4.1 企业经营理念保守、资金成本过大

至2018年底,宏宇农业在厂房、设备、养殖垫付以及生猪回购方面的费用投入已超过1 000万元(厂房和设备投入600余万元),但可预见产值仅700万元,且实现时间需3年以上(养殖期1.5年+火腿腌制期2年),即使3年后能达成目标产值,公司也难有盈利。这与企业初期设定的目标产品——火腿有关,为了达到火腿腿源的理想重量,公司要求农户的生猪养殖周期为18个月以上,由于地方猪固有的高脂肪率、低瘦肉率特性,过长的饲养周期使得猪只沉积更多的脂肪,最后造成屠宰1头肥猪除去2条鲜腿后的可售鲜肉并不多。此外,长达2年的火腿腌制对火腿的品质也存在不确定性,以栎果为属性的肉质品质是否可以体现在火腿上仍属未知。因此,目标产品的设定不尽科学拖延了资金周转、加大了运营成本。回购猪价过高,尽管养殖周期(育肥猪养殖户饲养期为15个月)过长,但贫困户只须出栏9头育肥猪即可有超过2万元的纯收益,年均约1.5万元。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收益,是因为养殖成本中的栎果、蔬菜等青绿饲料和人工工时未被计入。对于贫困养殖户来说,能保证有2 500元/头的高收益,用多长时间或养多少头猪,都属于不可多得的好项目。因此,2018年该项目已吸引了一批长期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宏宇农业支付高于市场活猪的收购价却未能分享到养殖成本低带来的养殖增益。

4.2 观念落后、技术服务不到位

当地人养殖栎果猪一味强调本地猪的肉质特性,不注重生产性能等综合成绩,缺乏品种改良意识;一味地抗拒工业饲料而强调天然饲料的作用,忽视了“栎果—玉米—蔬菜”型日粮是单纯的能量饲料,猪缺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素。由于禁止放养,猪不能靠自由觅食来补充营养,从而影响生长。栎果猪18月龄出栏,是普通商品猪出栏日龄的3倍,意味着栎果猪的饲养比普通商品猪要增加2倍的饲料消耗和人工成本。如果只简单地把这部分成本附加在销售价格上,消费者对肥多瘦少的猪肉产品很难认可,而栎果带来的肉质增效则难以体现。

4.3 对企业养殖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建议

首先,企业需要转变观念,调整经营模式、加强宣传、增强品牌培育意识、丰富销售形式,将目标产品定位在优质栎果猪生鲜肉上。其次,重视资金运行成本,加快资金的周转效率。其三,倡导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整体养殖水平,如选择良好的杂交组合,养殖优质土杂猪[9]。积极采用工业饲料中的蛋白质浓缩饲料和添加剂产品,运用营养均衡理论有针对性地利用蛋白质浓缩饲料,开展多元化饲料原料精准日粮配制,为养殖户提供饲养技术,以提高栎果猪的瘦肉率、改善肉质、缩短饲养周期。将栎果猪达120 kg体重的日龄缩短2个月。

4.4 勐蚌村栎果猪养殖目标

若勐蚌村林地每年生产3.15万t栎果,10%用于喂猪(林中其他野生动物食用90%),猪日粮中添加40%栎果,350 kg日粮出栏1头猪(120 kg体重),则该地区具有年可出栏2.25万头(3.15×107×0.1÷0.4÷350)栎果猪的潜力。考虑勐蚌村从业人员生产水平和土地圈舍条件,年出栏2.25万头生猪目标并不现实,但按现有1/3村民养猪的比例看,年出栏7 500头栎果猪则完全可能,可向社会提供栎果猪鲜食肉品630 t(按屠宰率70%计算),鲜肉按50元/kg计算,公司和农户当年可实现产值3 150万元。实现潜力目标的1/3,无论是龙陵县宏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是“一村一品”栎果猪产业都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猜你喜欢

火腿养猪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生吃帕尔马火腿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宣威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