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2019-07-16傅渝娟
傅渝娟
【摘 要】 目的:研讨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对症治疗的83例宫颈糜烂患者为对象,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列为研究组(43例)、参照组(40例),参照组单纯采取微波治疗,研究组采取干扰素+微波治疗,评比两组疗效及相关情况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中度、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愈率90.70%(39/4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50%(29/40),两组临床疗效对照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及创面出血发生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用于宫颈糜烂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能促进创面愈合,修复宫颈组织,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效减少,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宫颈糜烂;干扰素;微波;联合治疗;疗效;安全性
宫颈糜烂属于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常见病变,以育龄期女性为主要的发病人群,易反复发作,根据糜烂程度与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划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从现阶段的治疗技术来看,主要使用药物、物理、手术、免疫等不同手段对宫颈糜烂患者展开治疗[1]。微波治疗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式之一,其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成效,但治疗后可能出现阴道排液时间长、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笔者此次择取在本院接受对症治疗的83例宫颈糜烂患者为对象,将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用于宫颈糜烂的治疗过程中,获得了满意疗效,将内容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对症治疗的非孕期、产期、哺乳期宫颈糜烂患者83例,这些患者都通过阴道镜、宫颈细胞学等检查后确诊,均属于未绝经期妇女,近3个月内没有接受过其他方式治疗,排除真菌或滴虫感染、宫颈结核、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早期宫颈癌及妇科急性炎性反应等患者;在参加研究前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9.72±5.28)岁;73例有生育史,10例无生育史;病程2个月~4年,宫颈糜烂程度:7例轻度(Ⅰ度)宫颈糜烂,45例中度(Ⅱ度)宫颈糜烂,31例重度(Ⅲ度);宫颈糜烂分型:37例单纯型,40例颗粒型,6例乳突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列为研究组(43例)、参照组(40例),两组的基线资料经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于患者月经干净之后的3~7d开始治疗,先予以常规的白带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手术前1天禁止性生活,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在阴道内安置窥阴器,使宫颈充分暴露,对外阴、阴道及宫颈进行消毒处理。参照组单纯采取微波治疗,微波频率为2450MHz,输出功率介于50~70W,取5%冰醋酸拭沾于宫颈,以清晰显示病灶范围,利用微波探头接触宫颈的糜烂面,稍微增加压力,从内至外用点灼片状损坏病灶,并做圆周运动,直到病变组织凝固泛白至微黄为宜;对于宫颈口和糜烂严重处,微波探头接触糜烂面的时间稍长,但不可超出5s,若属于宫颈息肉,将微波探头和息肉蒂部进行接触,并予以摘除。术毕后,局部涂拭龙胆紫。研究组采取干扰素+微波治疗,微波治疗方法同于参照组在微波照射治疗后第1天,向患者予以干扰素栓(奥平栓)治疗,将1粒奥平栓(武汉维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980006)置于阴道深处,隔天给药1次,持续使用12次。两组患者接受微波照射术治疗后2个月内禁止性交、盆浴及骑自行车。
1.3 疗效指标及标准
以治疗后2个月的复查结果作为根据,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和阴道排液持续时间;疗效标准:宫颈光滑,糜烂面完全消失,视为治愈;糜烂面积缩小幅度超过50%或重度转中度、中度转轻度,视为显效;糜烂面积缩小幅度低于50%,糜烂面由颗粒型转变为单纯型、乳突型转变为颗粒型,视为有效;糜烂面积未缩小,或病情有加重趋势,视为无效[2]。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对各项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示为(±s),数据比对经t检验;计数数据表达为(n/%),数据对比經χ2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轻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都为100.00%,组间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中度、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研究组治愈率90.70%(39/4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50%(29/40),两组临床疗效对照具有显著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研究组中有3例(6.98%)患者感到轻微的外阴刺激性症状,但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可坚持用药,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参照组中有3例阴道流血过多需压迫性止血。研究组患者阴道排液持续时间为(10.9±4.68)d、创面出血发生率为9.30%(4/43);参照组患者阴道排液持续时间为(18.2±3.32)d、创面出血发生率为30.00%(12/40)。研究组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及创面出血发生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微波治疗即为宫颈糜烂的常用治疗手段,通过高频电磁波聚焦辐射,以微波电极触压宫颈局部病变组织,并短时间内形成小范围高热,使病变组织变性、炭化和坏死,同时使血管(直径2~3mm)生成凝固性血栓而起到止血作用。不过,宫颈组织的损坏、创面侵蚀性较大,且微波治疗难以实现彻底消灭病毒,因此,不良反应、并发症较多,容易复发,临床上通常建议采取微波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干扰素属于人体白细胞分泌生成的低分子量蛋白,此次研究使用的干扰素为奥平栓,每粒奥平栓约含有α-干扰素6万U,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活性,能够改善患者阴道的内环境,减少血清中孕酮、雌二醇的含量,使宫颈分泌物逐步减少,促进创面尽快愈合[3]。此次临床观察得知,轻度宫颈糜烂采取单纯微波治疗与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的效果相近,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中度、重度宫颈糜烂采取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微波治疗(P<0.05);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纯微波治疗(P<0.05)。同时,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后患者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及创面出血发生率显著优于单纯微波治疗(P<0.05)。
综合所述,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用于宫颈糜烂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干扰素能促进创面愈合,修复宫颈组织,降低出血率,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效减少,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祥芳,杨亚妮.宫颈微波术联合干扰素-α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03(05):80-81.
[2] 刘海霞,陈晓超,仲苏静.宫颈微波手术联合药物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5):48-49.
[3] 叶南芳,王淑能.α-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