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的审美特征研究
2019-07-16高颖殊
【摘要】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也是19世纪最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弦乐四重奏的发展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音乐巨匠承接古典主义色彩,开启了异域风格的先河,其多样化的音乐风格也让弦乐四重奏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本文从德沃夏克的弦乐四重奏创作入手,分析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的审美特征,包括融合美、民族美和创新美三方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使大家对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关键词】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弦乐四重奏是由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成的演奏形式,属于室内乐的一种,最早出现在巴洛克时期。在此之后,有一大批音乐家创作出了一系列的弦乐四重奏作品,极大地促进了弦乐四重奏的发展,德沃夏克就是这样一位音乐巨匠。德沃夏克的很多弦乐四重奏作品经久不衰,到如今仍然是弦乐四重奏的代表作品,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分析,能够为体会到他作品的灵魂所在。
一、德沃夏克的弦乐四重奏创作历程
德沃夏克(1841-1904)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也是世界音乐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大师,其幼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惊人的作曲天赋。从其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按照不同的地点进行划分,分为:捷克国内的探索阶段、德国的发展阶段和美国的成熟阶段。在捷克,年仅二十岁的德沃夏克在乐队中担任中提琴手,创作了一首弦乐五重奏作品,这也是其弦乐创造的开始,《A大调弦乐四重奏》《降B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D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等作品的创作,让他在乐坛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地位,也掌握了弦乐四重奏的创作规律,为之后弦乐四重奏创作打下了基础;在德国定居以后,德沃夏克扩宽了视野,创作水平进一步提升,《E大调第八弦乐四重奏》《d小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等作品和之前的作品相比,形式和内容更加成熟;在美国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期间,创作了《G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等作品,尤其是其《F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作品中融入了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人音乐元素,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德沃夏克的一生中,弦乐四重奏创作从来没有停止过,作品数量多、质量高,达到了同时期音乐家难以企及的高度。
二、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的融合美
捷克位于欧洲大陆中心位置,与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相邻,音乐文化氛围极为浓厚,很多德国、奥地利音乐家和他们代表的古典音乐风格在捷克的民众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人们也认可这一音乐风格。19世纪末期,浪漫主义音乐发展进入繁盛时期,德沃夏克在欧洲游历多年,也受到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因此在他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中,既继承了古典主义风格,也融入了浪漫主義风格,创造性地将两种风格融为一体,展现出了音乐的融合美。
德沃夏克在早期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其作品中也有一些模仿的痕迹,例如,《A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这一作品就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一些旋律手法、声部之间的关系都能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找到痕迹。同样在后期,德沃夏克也接触到了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对于浪漫主义风格产生了兴趣,在创作中加以融入。例如,《e小调第四弦乐四重奏》演奏时间较长,多次使用了和弦外音,呈现出了奇幻的效果,也让乐曲的情感内涵更加丰富,这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品。后期,德沃夏克结识了勃拉姆斯,受到了其创作风格的影响,肯定了浪漫主义对于音乐情感的抒发,也坚持古典主义的创作理念,在作品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互交织。德沃夏克也尝试两种风格相互融合,例如在《d小调第九弦乐四重奏》作品中,作品规模进一步在乐章之间相互均衡,抛弃了复杂的和声转,调合古典主义作品保持相似,但是在旋律、色彩和声部配合上都呈现出了浪漫主义风格。德沃夏克掌握了古典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的精髓,也在二者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和融合。
三、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的民族美
捷克在15世纪之后掀起了多次民族复兴运动。在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在欧洲盛行,捷克的民族运动业迎来了高潮,德沃夏克也加入了民族乐派,创造出了许多的民族音乐作品,并且参加了演出活动。德沃夏克加入的斯拉夫民族乐派本身具有极为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也有着大量的民族音乐资源,在创作中自然而然被应用到了作品当中。可以说,德沃夏克的弦乐四重奏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正是这一民族美让他创作的作品不仅仅在捷克盛行,也风靡全世界。
以《降E大调第十弦乐四重奏》为例,其具有鲜明的斯拉夫民族风格,整个乐曲分为三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借鉴了斯拉夫的民族音乐。就第一乐章来说,这是本部乐曲的开始,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旋律开始平稳上升,然后又急速下降,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展现了捷克母亲河的壮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是斯拉夫民族的精神写照。副部借鉴了波尔卡舞曲,描绘了舞曲的舞步,也让整个乐曲的氛围更加轻松明快。德沃夏克具有极强的民族责任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对于斯拉夫民族音乐也极为熟悉,将其也用到了弦乐四重奏作品创作中,呈现出了斯拉夫民族之美。
四、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的创新美
在浪漫主义时期,很多音乐家为了体现出更为新奇的创作效果,对音乐作品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的创新,都让音乐作品更加与众不同。德沃夏克本身擅长于自我突破,在丰富的人生阅历基础上,广泛地接触到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在其弦乐四重奏作品创作时也融入了许多的素材,使作品呈现出了全新的色彩,观众也会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在德沃夏克在美国期间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以《F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为例,这是德沃夏克在美国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长期间,将接触到的印第安人音乐和黑人音乐和弦乐四重奏创作相结合,呈现印第安民族特色和黑人音乐风格,这是在之前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创新之美。第二乐章是行板,d小调,八六拍,小提琴演奏出了一段悠扬伤感的旋律,这一段旋律取材于黑人灵歌《深深的河》,稳定主音之后展现一种滑落感,然后又上扬回旋停留在主音之上,三个声部采用长音衬托。对于黑人音乐来说,河流是一个极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尤其是约旦河,横跨东西,分离南北,在黑人音乐中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意象,跨过这条河流就能到达北方,不用再颠沛流离,过上幸福的生活。德沃夏克在此处应用了黑人灵歌的元素,表现出了对于黑人奴隶的同情,也表达出了自己身在美国对祖国捷克的思念之情。德沃夏克在美国任教期间,对于印第安人音乐和黑人音乐接触较多,在弦乐四重奏作品创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应用这些印第安和黑人音乐元素,这些全新元素的加入让作品更加创新。一个音乐家到了其他国度,对于当地的民族音乐直接接受,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当地的民族音乐,这也让很多美国本土的音乐家追随德沃夏克。他在弦乐四重奏创作中的创新,为音乐家对民族音乐的态度做出了表率,这也是创新的意义所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德沃夏克是弦乐四重奏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其作品集结了古典风格和浪漫风格于一体,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创造性地将多种应用元素融合在他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中去,也让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理念和风格不断丰富,为其他音乐家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分析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的审美特征,领略作品的魅力,也能为之后的创作、演奏和教学提供借鉴,从而找到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汪钰涵,卜莉.对德沃夏克作品中黑人音乐元素的分析[J/OL].黄河之声,2018(22):30-31,143.
[2]伍婧.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音乐风格解读[J].艺术教育,2017(Z6):101-102.
[3]吴少华,史芳芳.德沃夏克《G大调弦乐四重奏》创作特征[J].大舞台,2015(1):163-164.
作者简介:高颖殊(1978—),女,汉族,山东,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西洋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