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
2019-07-16李英武
【摘要】通过对《热情》奏鸣曲的解析,可以了解到贝多芬的这首作品依然受到海顿和克列门蒂音乐风格的影响,特别是在与莫扎特接触以后音乐风格的变化,使贝多芬的作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这首作品的创作手法、风格以及思想上的变化,进一步认识其在鼎盛时期的音乐特点。
【关键词】创作背景;曲式分析;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贝多芬的中期创作,受到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所倡导的是热爱平等、热爱自由、反对封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丑恶的反对,追求世界和平、反对战争成为其这个时期创作的主题。
一、创作背景
《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又称《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献给弗兰茨·冯·布龙斯维克伯爵,创作于1804年,这一年正是贝多芬比较悲惨的时期,拿破仑称帝,使他发怒,使他对热爱自由失去憧憬、失去渴望,从此认识到人民必须自己去争取,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同时受到这一时期启蒙思想运动的鼓舞,他从失望中重新站立起来,将悲伤化为力量,写下《热情》奏鸣曲,这也是继《黎明》奏鸣曲之后思想转变的体现,是自身思想的一个高度升华。
这是一首举世闻名的作品,经常被许多音乐家演奏,反映的是主观情绪以及贝多芬自身强烈的个性,这部作品规模庞大,犹如狂风暴雨,融入了高度的思想,极具张力,显示出贝多芬的激情、狂暴,反映了贝多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认知。几百年来,这部作品一直被称为贝多芬的巨作。
二、曲式结构
(一)第一乐章为f小调奏鸣曲
呈示部(1—65)。主题(1-16)为乐句,停在半终止上,(17—35)为连接段,在21小节进行到平行调bA大调的属和弦,将它发展成为11小节,随后用bA大调的完全终止提前结束副主题的调性。副主题(36-51)在节奏上与主题的关系很接近,它的曲式是不对称的乐段,4+12小节结束在不完满的完全终止,第一个结束主题(51—60)是变奏的重复乐句,重复时提高一个八度,并且增长了2小节,第二个结束主题为(61-65)小节,在完全终止上结束,呈示部结束,但并未重复,打破了以往奏鸣曲的形式。
展开部(66-135)从同音异名转调开始,用主题、副主题、连接段的材料进行发展。第122小节到达主调的属和弦,并继续发展构成了14小节的段落(122-135)。属三和弦在第123小节已变成VII级减七和弦,延续了9小节在最后4小节(132-135)低音声部才回到C大调的属七上。
再现部(136-204)。主题(136-151)采用了属持续音的手法使再现的时候产生一种戏剧的效果,(152-174)构成乐段也再现这里从F大调开始,然后,停在主调的属和弦上,最后用大调的完全终止结束。副主题(175-190)在F大调上,两个结束主题在f小调准确地再现(190-204)第二个结束主题过渡到尾声。
尾声(204-262)采用主题和副主题的材料,在快结束之前突然转为较快的速度(239),239—248小节将副主题进行分解之后是很强的结束片段,最后这些片段用主动机的旋律先上行后下行到预想的微弱。
(二)第二乐章为变奏曲
主题(1—16)无再现对称的二部歌谣曲式,并有重复,第一部分是重复乐段(1-8)结束在不完满的完全终止上,其开始时乐句是对比的,第二部分是用完全终止结束的重复乐句(9-16)。
第一变奏(17-35)先弹奏切分音。
第二变奏(36-53)旋律部分为分解和弦的音型,主题的旋律由分解音型的最高音组成。
第三变奏(54-85)旋律部分使用切分进行变奏,其中有八分音符的音型,对切分音进行了变化,这时右手将和弦变成三十二音符的音型。重复时,左右手交换演奏内容(54—69)。第二部分的变奏手法与第一部分一样(70—85)。
尾聲(86-102)是开放的,没有停顿直接过渡到下一乐章。整个主题省掉了重复再现,并被分割成许多片段。前面是每2小节变化一次低、中音区,后面是每1小节变化一次,结束时的最后2小节,停在阻碍终止上开放着,最后用这个减七和弦直接进入下一乐章。
第三乐章(1-19)为速度型影子,为主题做准备。这个引子的前5小节用附点节奏重复前边尾声最后的和弦,后面的14小节先是一个声部,后是以八度奏属和弦的十六分音符的音型,十六分音符的进行是主题的主动机因素的先现。
呈示部(20-108)。主题(20-36)是变奏的重复乐句,用完全终止结束,重复时的变奏是在十六分音符旋律进行的上方出现了一个作为对旋律的近似号角声,在乐句末尾低音声部的弱拍上出现了几个八分音符。连接段(64-75)它用主题的材料转到副主题的调性。副主题(76-95)是变奏的重复乐句,第一次旋律在高音区,重复时旋律在次中音声部,乐句的末尾改用八度加强。(96-104)其材料主要来自主题重复时提高八度,进行了多次转调,从而引开展开部。
展开部(118-211)只用主题的材料进行了发展,在展开部的中间运用了新材料。这个乐句随后又以叠入的方式在一次出现在主调(150-158)展开部在第168小节到达为再现部作准备的主调的属和弦,它增长为44小节的巨大段落(168-211)。
再现部(212-301)主题也是重复乐句,不同的是在乐句重复时,十六分音符音型的旋律出现在左手,而右手是新旋律(220—228),之后主题在一次再现但离调到bD大调(256-267),(268-301)是副主题和两个结束主题,而(302-307)是6个小节的再现的连接段落,(308-315)用几个部分的重复引出尾声。
尾声(316-371)用急速以及新材料、无再现的重复的二部歌谣曲式开始(316-335),第一部分从主调开始,用属小调c小调的完全终止结束,第二部分从平行大调bA开始,用主调的完全终止结束,最后以三个有力的主和弦结束这个精彩的奏鸣曲。
贝多芬打破了古典主义奏鸣曲式的结构,对展开部与尾声的规模进行了扩大、把呈示部的反复省略,更注重情歌的表达,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三、风格特点
(一)织体
第一主题旋律右手旋律的音区从中音区C开始由四分音符变为十六分音符,音区向低音区发展,再加上左手的音区,整个给人深沉、严谨的气氛,使人感到压抑,好像有重大事情要发生,织体上以单音旋律为主,而第二织体变为柱式和弦、音程、跳音,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旋律从高音区开始,左手音区变为中音区又加入颤音的演奏手法,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表现出渴望光明的景象。两个主通题过音区、演奏手法的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乐曲一开始就具有戏剧性,为之后乐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展开部与尾声的结构比例
对展开部进行了扩张,在122小节到达主调的属和弦,之后并没有回到主和弦结束而是继续发展,构成了14小节的段落。
在保持原有奏鸣曲的框架结构上,进行发展创新,对展开部进行扩张,且展开部与尾声的比例基本相同。
(三)节奏的扩大紧缩、突然加快,或重复某种节奏变化
123—130小节是整个奏鸣曲的高潮部分,这里主要采用了节奏和力度的变化来增加紧张度,推动乐曲的发展,这8小节集中体现了贝多芬运用高潮的技术把音乐推向高潮,形成其独特的作曲手法;122小节以八分音符进行发展,突然转变为十六分音符,音域不断上行,力度变为ff使音乐仿佛达到最紧张的气氛,123—124的节奏型相同,每两拍移高一次,而125是每一拍移高一次,运动速度在加快,使音乐听起来整体上的节奏在加快,这种手法是把乐曲推向高潮的重要作曲技巧之一。
(四)力度变化
贝多芬乐曲中的力度具有强烈的对比性,由突强变为突弱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贝多芬最为典型的力度手段,形成其独特的创作手法,打破了以往的音响效果。
123—134小节运用节奏的加快、扩大、重复,另外,还采用力度的变化为130小节的高潮点做好铺垫,音域从123-125下降到126-129小节时音乐并没有达到最高潮,在130小节以ff力度进来,在高低音区交替出现向胜利呼喊,在134小节力度突然变为p,前后力度形成强烈的对比,给听觉上造成了严重的不平衡感,音乐逐渐增强,用强音表现高潮是一种很常见的处理手法,而像贝多芬在高潮点突然变为p是非常独特的。
(五)和聲
为推动乐曲的发展,在高潮部分使用了不协和和弦,减七和弦,而且还大片使用,形成了不一样的听觉效果。
在和声方面,贝多芬使用了不协和和弦,减七和弦,从124小节开始用f小调的七级和弦——减七和弦进行发展开始左右手交替出现,126小节移高八度127小节在移高八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休止符,之后在音符不变的情况下音区发生变化,每小节移低八度,这样,将一个减七和弦进行了长达9小节的发展,给人意想不到的音响效果,这种用不协和和弦发展的手法在贝多芬早期是没有的,为后世作曲家提供了宝贵的作曲技法。
四、结语
在动机的设计上《热情》奏鸣曲的主题动机简单、对比强烈带有一定的戏剧性效果;在早期奏鸣曲中的以主和弦、属和弦为主,随后加入了色彩音,不协和和弦减七和弦最为典型,通过对和声节奏、音型的变化来增加紧张度,推动乐曲的发展;节奏的扩大、加快,突快、突慢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增强戏剧性;音区的扩张增加了动力性的紧张程度,使乐曲的情感更加丰富。这些都是作曲家常用的作曲手法,但贝多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曲技法:力度在《热情》奏鸣曲中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力度具有对比性,这是他在力度上的突破和创新,也是贝多芬最典型的力度手段,在高潮点突然被打断,这种强烈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贝多芬风格”;大量使用不协和和弦增加听觉效果上的紧张度,作为乐曲的高潮,作为情绪表现的手段,作为乐曲戏剧性的动力,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这些不协和的和弦很少被使用,更不会向贝多芬一样大量使用不协和和弦,来增加乐曲的紧张度推动乐曲的发展、衬托乐曲的情感;在音区上音域几乎涉及到键盘上的最低音到对高音,这也是贝多芬在音域上的一种突破。
参考文献
[1]保罗.亨利.朗格著.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2]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3]钱仁康,钱亦平.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马丽娜.《热情奏鸣曲》的音乐特点[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2(2):57-59.
[5]丁善德.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J].人民音乐, 1956(3):20-23.
作者简介:李英武(1979—),男,山西夏县人,硕士研究生,运城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