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社团活动相融合

2019-07-16张永明

北方音乐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永明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因各地人文地理等环境不同而不同。兰州太平鼓是地产兰州,辐射周边的一种鼓舞艺术,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校社团活动在引入非遗项目后,采用相应的措施,在学生中间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将技能与文化一同植入学生内心,为非遗传承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社团;兰州太平鼓;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从非物质的地域与形态来看,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形态”突出的属性,所具有的地方属性和地域群体性成为地方的文化亮点和名片。如我们所熟知的地方传说“孟姜女传说”“白蛇传说”“格萨尔”“苏州刺绣”“蒙古族长调”“兰州太平鼓”等。这些非物质文化不但与当地人的生活行为,语言发音,饮食习惯,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当地人的生活自然环境等有着关联。这种多变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就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多变和经济发展,这种依托于环境中的“非物质”性,使他的体系相对脆弱性特点非常突出,从农耕文化到社会城镇化的进程中,很多非物质遗产都被淹没在喧嚣的历史进程中。

甘肃兰州地处西北要冲,古有“金城汤池”之称。这里民族众多,人员集聚,从而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其中兰州太平鼓就是历史长河中民族文化沉淀下来的一项优秀遗产。兰州太平鼓来源据考证有两个方面的。起源于人们的古代祭祀。这种文化起源在很多的非物质遗产中都有类似的出处;源于古代元末明初,名将徐达为了攻克兰州城,将人们日常担水的木桶,两面蒙上牛皮制作成鼓,里面藏有兵器,正月十五闹元宵节之际,派士兵假扮成百姓混入城中,从而攻破了城池。后来这种民俗形式逐渐演变成乡村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600多年来不断发展,流传于兰州,皋兰,永登等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脍炙人口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同样面临着诸多难题。笔者由于特殊的关系,同兰州太平鼓非遗传承人——魏永宏老先生及其儿子魏怀东先生多有接触。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在排练过程中,很多人员都出去打工,很难集聚足够的人员一起排练;其次由于演出的场次不确定和费用较低,没有一定的吸引力,很多人员不愿意参与其中;第三传统的太平鼓在制作工艺与技艺排练过程中,因循守旧,缺乏新的打法和队形变化,缺乏创新;第四老艺人已经年迈,年轻一代由于多种原因不愿参与,后继乏人。这些问题都为兰州太平鼓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

在2014年期间,学校由于国家千所示范校建设的需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融为一体,并与地方的非遗项目结合,在校内以学生社团的形式组建了校园“一舞三鼓”的特色文化项目,组建了敦煌羯鼓舞社团,组建了武威宮鼓,武山旋鼓,兰州太平鼓四个社团,并聘请老艺人来校讲座传授技艺。笔者负责兰州太平鼓的具体建设。可以说这项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内校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学生内心和周边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校园社团活动一般是指在学生自愿、自发的基础上,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为主,按照一定的管理章程,打破学生年级、系科甚至学校的的界限,组织起来的一种群体性的活動。一般来说是,这种社团活动对学生的爱好兴趣,技能学习,社交能力,团体意识的培养协作能力的锻炼都有相当的益处。由于是以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为主,在课余的时间,学生能够增长知识,增加能力,学生相对是比较喜欢参与的。但这种社团在管理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松散性,并没有较为强制力量的管理和约束,因此在这种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流动性也是比较大。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出台鼓励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规定“教育部门要将优秀的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国家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培养爱国爱校精神,及集体协作意识,团结精神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鼓励学校、社团团体、学术机构引导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就不断被引入学校。由于很多学校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方向不同,在社团活动与非物质遗产的结合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差。而中职学校由于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学校培养目标、教学特点等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呈现一种特有的优势。

一、社团的组织管理建设与非遗传承的结合

学校在组建鼓队的初期,对校园社团进行了一定的规划和指导,并制定相应的组织建设和管理章程。这样就有别于学生自发性的组织,松散的管理结构。学校在管理上,从一开始就将这几个社团作为学校重点建设是社团加以考虑,从层次和高度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先期进行太平鼓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太平鼓演艺公司进行对接,尊重老艺人的要求,与公司协商队伍的建设,来学校的教授、校内外的活动、后期的发展等有了一个比较长远的规划,在合作机制上奠定了基础;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学生出勤考核制度,并与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进行对接,纳入一定的教学管理中。制定较为详细的活动方案,活动地点,活动时间,保证了技艺学习过程中人员、时间、场地等。并在学习过程中,团委还有专人负责检查,督促学习;学校划拨专项资金,购买相应的太平鼓,鼓鞭,鼓花,锣,檫,服装等。保证了正常开展活动时对器材的要求。从这些活动可以看出,学校对非遗社团建设的重视程度,是保证社团能够高质量,有规律,良性开展运行的重要保证,为非遗传承在学生乃至社会上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社团中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非遗传承的结合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生理上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这时候无论在智力理解能力还是体能上都是处于一个上升阶段,正是技能学习与储备的一个黄金时期。以社团为载体,技能练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找到了自尊和自信。

这时的学生与同龄的高中生来说,没有过多的学习压力,以技术学习为主的中职生在体能上比高中有着更多的优势。相比小学生来说有着更多的理解力,智力储备更多,相比大学生有着利用接受吸收新知识新技能的特点,处于一个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这时候的中职生在技能学习上更利于与老师、教练之间形成一种比较和睦的师生关系。在学校鼓队的训练过程中,很多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技能掌握得很快。由于学生所用的鼓是成人鼓,相比小学生来说,鼓的分量更重一些,在技能的学习上更复杂。但很多学生很快就适应了这种高体能的消耗。随着后期的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加强,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练在后期训练中将太平鼓中的“鹞子翻身”等高难度技巧引入,全体队员基本上都可以打出三个,有些队员可以进行更多。这种打法在技巧上已经接近于专业队员的打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太平鼓中的高难度技巧。这在传承上来说,已经上相对的不易了。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在逐步增强。在队伍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同样参与者学习。有一位马姓的回族学生对其他队员说:“我们是一个团体,我们是一起的”。这种团队意识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的增强,是学生可喜的变化。尽管这名学生由于宗教信仰的问题,不能穿上传统的服装参加演出,但是每场训练都在参与,并且在同学的演出之时都为同学们搞好服务工作。这种集体的训练活动带动整体班级体,调动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社团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知识收获和拓展

对很多学生来说,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对他们来说是比较远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却学到了很多普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社团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聘请非遗传承人来讲学,给学生们讲述文化渊源,图案意义,打法的来源,鼓身上的图文装饰等的民族文化内涵。比如鼓队不断聘请兰州太平鼓非遗文化传承人魏永宏老先生以及永宏太平鼓文化演出公司的魏怀东经理到校来讲解太平鼓的知识,观看兰州太平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各地的演出视频,参观太平鼓文化的展览等。这些历史遗迹都深深的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

有的学生写到:“太平鼓作为兰州地区城乡的人民喜爱汉族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练习过程中对太平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台苹果在练习中也是比较累的,但对于我来说,太平鼓的一招一式还是很不错的,展现了太平鼓所在的魅力和气势”;“太平鼓直接产生的原因是以表现战场为主,兰州先民把战争与太平两大对立情节融合在太平鼓文化中,天衣无缝。这就是古战阵法表演中采用的开合术主张以仁爱为主,尊开复合。”从上述表达中不难看出,学习们对太平鼓的认识已经开始从表现走向内里,对太平鼓在人文历史中有了一种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种自主创新的意识也在不断深耕发芽。

四、从社团活动与外界交流活动来看非遗传承

由于社团活动在开始就与太平鼓演艺公司相结合,由此学校社团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从活动才广度和效度来看,影响相广泛。除了参与学校的艺术节演出之外,社团在公司的组织和安排下,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了例如西固运动会大型开幕式的演出,一些商业性的剪裁演出,相关合作幼儿园的开业剪裁演出等。每次演出都带来不同的效果。从学校角度来看是一种有力的文化宣传活动;.从社会角度来看是对太平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社会实践和个人的锻炼。这种模式加深了学生对太平鼓这种鼓舞艺术的认识,也让群众看到了解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社团、学生中生根开花,后继有人。

五、从社团学生的就业来看非遗的传承

社团很多学生毕业后,大多所从事的工作与非遗项目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关系。也有演出演艺公司听说学校太平鼓队的情况,而来学校招聘演职人员,但从事这项工作的不多。这种情况应该说来自于对传统文化认识、观念以及经济社会的强势所造成。从学生的就业分布来看,大部分学生走向了东南沿海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学生就像一颗颗种子一样,有了一定的条件就会将社团所学带到全国各地。现在一些企业很注重公司文化的发展建设。这些条件都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从实践效果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社团活动结合,是贯穿国家政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学生层面具体有效的措施和方式。这种结合保证了学生的“学”与老艺术家的“教”,学生在学中做,从技能到文化,认识不断的深入,对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气质有了深刻的印象,使非遗传承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形态。当然社团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而传承的道路还很漫长艰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完成。

参考文献

[1]刘薇.“非遗”教育与培养、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实践——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非遗进校园”优秀文化项目为例[J].考试周刊,2015(49).

[2]李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类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结合研究——以大连艺术学院“非遗进校园”项目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9).

[3]羊晓琴.非遗,让校园文化更精彩[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7).

[4]雷慧.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6).

[5]那贞婷.兰州太平鼓文化表演解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報(社会科学版),2016(16):2.

[6]王思雨.试论兰州太平鼓中的文化借取现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6,5(7):10.

[7]刘世军,余俊.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广西为例[J].时代教育,2016(3).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兴紫砂原料市场的开采现状与保护创新研究
隆尧招子鼓传承保护研究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