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钢琴伴奏演奏技巧及风格研究
2019-07-16许诺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钢琴伴奏与舞蹈有着紧密的关系,是中国民族舞蹈课堂教学和钢琴结合的产物,通过钢琴演奏风格以及技巧与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中西方文化彼此间相碰撞所产生的有效交流与融合,表现出不同民族艺术彼此融合的基本特点。音乐和舞蹈本来就是一个统一体,民族舞蹈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不同民族舞蹈的思想内涵,都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钢琴伴奏音乐得以体现的。
【关键词】钢琴伴奏;民族舞蹈;技巧;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艺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兴盛,我国音乐舞蹈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和学校对学生音乐舞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成了音乐舞蹈教育学科发展分工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舞蹈钢琴伴奏专业因此应运而生。在课堂中钢琴伴奏与舞蹈不仅仅是节奏上的简单重合,它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的过程,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舞蹈钢琴伴奏专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钢琴伴奏与舞蹈具有紧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中国民族舞蹈课堂教学和钢琴结合的产物,通过钢琴演奏风格以及技巧与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了不同民族艺术的特点。
一、钢琴伴奏在民族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一)把控舞蹈的速度
少数民族舞蹈课堂训练中,钢琴伴奏的音乐可以把控住动作的速度。例如在做蒙古族舞蹈硬肩、硬腕这类轻巧、干脆的舞蹈动作时,钢琴伴奏的速度采用小快板,音乐旋律的演奏要灵动、活泼。在做藏族舞蹈屈伸这类舒展、连绵的舞蹈动作时,钢琴伴奏的速度采用慢板,音乐的旋律要舒缓、连贯、抒情,旋律要清晰、流动感要强。在综合性的组合训练中,前奏的音乐应根据舞蹈情绪的特点来编配,并作出相应调整,有时会出现散版的节奏拍子。再有就是根据舞蹈组合编排的不同,段落速度的不同,音乐上相应做出调整。如果整个舞蹈速度是快板—慢板—快板,那么相对应的伴奏音乐在快板的地方要把速度提起来,慢板的地方把音乐拉住,而后再回归于快板。钢琴伴奏除了把控舞蹈速度,还与舞者相互影响,伴奏时要始终保持灵活性,随其变化而变化。
(二)提示作用
艺术作品之间的不同,说白了其实就是风格的不同,少数民族舞蹈体现得尤为明显。任何一个民族性格都有一个自然生成和逐步定型化的历史过程,客观社会条件如生活方式的演进、生态环境的变迁等都会对民族性格的形成与改变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民族舞蹈自身的動作特点呈现出来的是不同的舞蹈风格,如藏族民族性格的豪迈豁达、傣族的温文爾雅、维吾尔族的爽朗热情、蒙古族的刚毅粗犷等都与其相应音乐性格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内在的联系,因此音乐风格、节奏上自然也是不尽相同的。节奏是舞蹈动作训练、表演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各种节奏的特点极为重要。通过钢琴伴奏音乐来提示各种节奏与舞蹈动作相配合,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不同少数民族舞蹈节奏的领悟,帮助学生理解舞蹈动作的性质,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
二、营造艺术气氛
在民族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音乐不能只停留在控制速度、提示节奏的层面上,要结合不同民族舞蹈的组合训练特点,营造出特定的音乐氛围,起到带动学生训练情绪、激发表现情感的作用。钢琴伴奏教师通过音区、音域以及调式、调性的变化,使音乐变得鲜活起来,以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热情。一方面防止听觉疲劳;另一方面,为舞者营造出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表演意境,促进学生充分融入音乐意境的同时,更好地展现舞蹈的氛围和美感,从而准确地揭示出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总之,钢琴伴奏教师与舞者的配合中,要适时对音乐进行处理,加大音乐的对比,用丰富的音乐变化来展现舞蹈的情感内涵,将舞蹈作品的感染力完美、生动地烘托出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与灵感,运用舞蹈形式来展现民族舞作品的美感与内涵,通过最佳的体态语言来展现少数民族舞蹈本身的情感诉求和故事变化,以达到情与舞、乐与舞、乐与情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情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舞蹈教学课堂氛围。
三、钢琴二度艺术创作对少数民族舞蹈风格的体现
(一)演奏处理对民族乐器的模拟
钢琴具有很强的音色模仿能力,比如运用纯四度的音程来模拟马头琴拉奏的音色,表现蒙古族音乐的特色;钢琴左手的伴奏肢体与维族手鼓鼓点的节奏型一致,表现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色;手指迅捷触键的弹奏,可以模仿出笛子僚亮、清脆的音色。装饰音模仿传统器乐的音色和演奏技法,还原本民族的韵味和风格。中国的少数民族乐器种类繁多,苗族、彝族、傣族舞蹈音乐伴奏中,时常有装饰音出现。因此不同民族舞蹈钢琴伴奏中的每一种装饰音,都各具特色,不能一概而论之。装饰音的运用不仅仅是模仿乐器的演奏技法和音色,还展现了我国传统音乐“美善统一、情理统一、形神统一”的美学内涵,惟妙惟肖地营造音乐氛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音乐独特的意境美、韵味和风格。
(二)音乐节奏的改变
节奏被称之为音乐的源泉,它赋予了音乐魅力的色彩,它可以体现出一首曲子的风格,然而,舞蹈中音乐的节奏亦是如此。舞动的少数民族舞蹈在节奏上的特点表现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自由表达,又不失有规律的“弹性”节奏。舞蹈动作的运动不是在单一的脉动性节奏中进行,而是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较为自由而又富有变化规律的内在节奏中进行,其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种多变的内在节奏给舞者以更大的自由度来表现与发挥,通过舞者的呼吸而产生,因此舞蹈动作的节奏不会绝对化,在表现运动节奏时慢抻快收以形成视、听节奏的艺术特性,这种“美”的根源和动作的千变万化都来自情绪的跌宕起伏和呼吸的收放留含,最终达到乐舞视觉节奏与听觉节奏的高度统一。这种节奏的特殊处理让我们最直观地感觉到了音乐语气的变化,通过演奏者个人的艺术处理让音乐作品富有生命力和内涵。
(三)钢琴伴奏对舞蹈气息的调节
舞蹈老师对学生表现力有要求时,伴奏者的情绪也要保持一致。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的气息比较沉比较稳,身体能力控制的比较好,那他呼吸的延伸,就会比一般的孩子要稍微的长一些,通过动作的继续延伸会让这个动作更加具有质感,这个时候其实也就要靠钢琴伴奏去驾驭他并去跟随他,使舞蹈动作达到极致。学生动作的快慢、呼吸或是由于不同孩子的能力不同,有跳的高或是跳的低,音乐节奏会卡不到点儿上,钢琴伴奏老师的音乐不必严格按节拍一板一眼的进行,而是根据学生的动作,在节奏之内或是感觉上去做改变,稍微慢一点儿或者稍微快点儿去调整音乐的节奏。钢琴伴奏拿捏住舞蹈动作过程中的气息,动作跟着身体的气息运动,气息走在动作之前,贯穿在身体上下左右,围绕整个身体,使动作游刃有余且非常饱满。气息的运作离不开节奏的配合,钢琴伴奏的节奏决定着气息的深、沉、长、短,从而也掌握着动作的收、放、屈、伸,舞者感受气息与节奏的配合,把这种感受运用在舞蹈伴奏当中,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节奏型和情感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运用不同的节奏来训练身体的气息,使舞者的气息与舞蹈动作相呼应,运用音乐带动外部肢体动作的节奏与内部的气息节奏相结合起来。
四、少数民族舞蹈钢琴伴奏的完善与发展
与不同类别的舞蹈钢琴伴奏教材比较,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钢琴伴奏音乐极其匮乏,不但难以满足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和训练的需求,而且还影响着我国少数民族舞蹈钢琴伴奏音乐选配工作的进行。根据不同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在继承原有民族舞蹈音乐伴奏风格的前提下,伴奏方式也相应地进行转变,加强和突出民族舞蹈的民族特性。保持其原有的民族风格及韵律,运用现代作曲法和钢琴弹奏法,将不同的组合改编创作成完整的钢琴作品。强化各民族自己特有的风格,彰显醒目的民族个性使舞蹈艺术达到更完美的境界,从而适应民族舞蹈教学的新要求。
钢琴伴奏的创作与民族文化相融合。民族舞蹈音乐自发生以来,自娱、娱人或娱神的功能应用最为广泛。既然“娱”,就要求它在形式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要想加强课堂的风格性,也必须从舞蹈音乐生长发展的文化出发。艺术个性的发挥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我们要站在职业舞蹈教育的立场上,合理提取民族舞蹈音乐素材,在生动活泼不失风格性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作。课堂上既要相对规范,又要能给予学生情感抒发的空间。让学生在相对统一整齐的组合形式下能够被鼓励进行灵活多彩的情感表达;从而真正把握不同民族地区的风格性,在感性的认识基础上进入理性的认识和艺术的升华,进而实现我们所追求的训练价值。
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髓。任何一个民族的音乐它都不可能直接脱离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而独立存在。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离不开传统的民族舞蹈音乐,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带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各民族舞蹈最原始最传统的风格。课堂是保护和传承民间舞蹈及音乐的最好的地方。只有通过课堂让学生了解传统的音乐文化,知道传统音乐艺术对于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才能提高课程在素質教育中综合的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作为舞蹈工作者应更深入地研究民间舞蹈,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研究进行探索,并去各民族地区采风获取舞蹈音乐资料,再与所学理论相对比、融合,加以创新,运用到课堂中,通过学生不断传承下去,保护好传统的民间舞蹈文化遗产,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精品。这样,我国的舞蹈音乐文化才能不断发展,与時俱進。
参考文献
[1]李田甜.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分析[J].艺术百家,2017 (3):211.
[2]王春杰.浅析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1 (14).
作者简介:许诺(1982—),女,北京人,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