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意识的培育: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普通高中“出路指导”教育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2019-07-16贺云飞

职教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意识职业日本

摘 要:“出路指导”教育是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持续地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出路规划意识而实施的援助性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普通高中在文部省的敦促下,实施了培育学生职业意识的“出路指导”教育,为产业界的发展提供了众多高质量劳动者。“出路指导”教育的实施路径具有因地制宜与多样性的特点,以金沢大学教育学部附属高中为研究个案,探索与评价“出路指导”教育,对我国“完善高中教育结构体系、丰富职业教育的开展途径、加强教师培训、保障实施”等有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职业意识;“出路指导”教育;日本普通高中;金沢大学教育学部附属高中;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贺云飞,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教育交流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5-0066-07

“出路指导”教育是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持续地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出路规划意识而实施的援助性教育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观与出路规划意识。日本学者阿部憲司指出,“出路指导”教育具有“开发学生的能力与资质、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规划未来出路并实现其社会价值与职业价值”[1]263的特点,在培育学生职业意识方面意义非浅。现阶段,我国高中教育日益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面临“人职(专业)分离”、国家缺乏优质人力资源的困境 。鉴于此,探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普通高中“出路指导”教育的可借鉴之处意义不可言喻。

一、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路指导”教育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相应地,经济的发展,政权的更迭,日本已逐渐从政治时代向经济时代转换,在教育政策方面也开始以能力主义和人才开发为基础,全面推行能力主义教育。[2]550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国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高中学校入学率急剧增加。如1948年成立的新学制高中,1950年升学率为42.5%,到1975年已达到91.9%(如表1所示)。从1955年到1975年的20年间,每十年以20%速度增长的升学率,一方面,给日本高中学校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入学考试教育过度发展、高中学校间的差距扩大且地位逐渐固定化等[3]26;另一方面,大量高中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普通高中与产业界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于是,在“教育服务于经济”的战略政策敦促下,文部省通过调整高中“出路指导”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与实施计划等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及出路规划意识,以期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劳动者。

首先,在“出路指导”教育的内涵及目标方面,文部省在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出路指导”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如1970年,文部省通过《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明确指出:“高中出路指导教育的目标是致力于准确把握并发展每位学生的能力及资质,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开展适当的出路指导教育”[4];1978年6月,文部省发布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指出:“高中出路指导教育,是结合学校全部教育活动,着重发展学生能力与资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科目,从而开展的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5]“出路指导”教育的指导目标,表面上是培养学生自己选择并规划未来出路的能力,深入而言,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良好适应能力及使学生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这一目标同文部省公布的《出路指导手册》所指出的:“出路指导教育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的职业及自我实现所必要的能力及态度” [1]263,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其次,在“出路指导”教育的实施方式上,文部省提出将 “导师制课程活动”(ホームルーム)作为开展“出路指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导师制课程活动”,文部省主编的《高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特别活动篇》中解释为“该活动是指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选择适合的未来出路和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两部分。[6]在实践层面,文部省规定了“出路指导”教育的实施路径。1960年新修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提出,“导师制课程活动”是“出路指导”教育的实施途径之一,明确了“出路指导”教育的具体内容,并将课时确定为40课时以内(50分钟1课时)。[3]25-26此外,文部省还倡导各学校根据本校文化与学生的特点,设置“出路指导”特色课程与课外援助性课程、将“出路指导”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将“出路指导”教育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结合。

最后,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文部省及社会产业界要求将能力主义思想灵活运用于学校教育中,高中教育课程日益多样化。1963年,日本经济审议会颁布的《在经济发展中关于人的能力开发的课题与对策》报告中对能力主义政策作了解释说明。报告指出:“首先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观察与未来出路的指导;其次要转变观念,从偏重学历、资历转向重视人的能力;最后加强与扩充技能检定体系,确立资格检定制度。”[2]551-552日本第二次教育课程的全面改革使高中课程内容更加多样化。1966年,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在适应学生的能力及未来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新领域对于人才需求,细化高中教育的专业,谋求高中教育内容的多样化。”[7]33受此影响,理科教育及产业教育审议会分别在1967年及1968年发布了关于“高中职业教育的多样化”的报告,意在使高中设置更多新兴学科。以理工科为中心的新兴学科的设置使入学人数迅速增加,如与职业相关学科入學人数在1969年达到总入学人数的42.1%,比高中刚改革时增加近10%。[7]33

二、日本普通高中“出路指导”教育的实施——以金沢大学教育学部附属高中为例

金沢大学教育学部附属高中(现更名为“金沢大学附属高中学校”)积极响应文部省的号召,于20世纪50年代以特别活动为中心开展“出路指导”教育,是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普通高中学校实行“出路指导”教育的典型案例之一。 该校设置了“生活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出路指导”教育,制定了以“个人发展指导、社会公民发展指导、健康与休闲指导”为目标的指导计划,其中部分主题贯穿学生全部高中生涯,如“自我解读、思考与生活、个人与社会”等,具有浓厚的一贯性特点。在指导教师方面,安排3位教师专门负责指导特别活动(特别活动委员2名,会计1名),要求全校教师协同配合“出路指导”教育的实施;在时间上,以特别活动课程(每周三,1课时50分钟)与课间活动时间(除周三外的每天10点30分至10点50分)为主。

金沢大学教育学部附属高中一年级特别活动指导的基本要求是“唤起学生作为高中生的自觉性,开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训练活动”,在此基础上,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共同度过和谐有爱的校园生活”作为本学年的指导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高一分别举办了以“本校学生的思想准备”“造就健康的体魄”“交流方式”“共同生活的喜悦”等为主题的指导活动,期望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能提高学生作为高中生的自觉性以及能与同学建立和谐有爱的校园生活。高二学生特别活动的指导基准是“作为日本公民的社会性及学生自治能力的训练”,指导目标是“提高学生努力追求真理的毅力”。如学校计划高二年级在 11月份进行以“思考与生活”为主题的特别活动,希望学生能明确文化的社会价值与理解生活中的学问、艺术、宗教等。高三学生面临着升学或就业的人生选择,“培养学生解决升学、就业或个人问题的能力”成为本阶段特别活动的基本目标。在此目标基础上,高三年级计划进行以“作为高三学生的思想准备”“个性与出路”“自我解读”“思考与生活”“个人与社会”“希望与自信”为主题的活动,希望学生经过“出路指导”教育能明确自身能力,从而选择适合的未来出路。

学校制定教育计划后,开始按部就班的实施各项计划。如该校高三年级根据十二月主题“个人与社会”而开展的“出路指导”教育如下[8]:

主题:个人与社会

目标:伴随着选择升学或就业的迫近,学生认为在培养完整人格的同时还要陶冶作为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精神品质。

准备工作:① 向社会课教师咨询后,制定如下讨论课题。

A.青春期的特征与易陷入青春期的缺陷

B.道德的本质

C.封建的道德观

② 与“导师制课程活动”委员商谈具体时间安排。

A.“导师制课程活动”委员担任主持人

B.预先准备10位同学发言

C.主持人通知全体学生参加活动的方式

D.布置教室

执行:①本日联络及要求(教师)。

②说明活动主旨(教师)。

A.疑惑、烦恼的事情、追求的精神品质——以学生的立场说明

B.如何思考恩义、“立身出世”

C.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反思并总结此次活动。

学校通过“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两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出路指导”教育。上述高三特别活动“个人与社会”是以“集体指导”的形式进行,通过“确定主题—准备工作—开展活动—反思总结”的步骤依次展开。在活动中,指导教师参与“讨论主题”的制定,并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与思考,希望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会观。此主题活动预先准备发言同学,通过这些同学的发言,引发其他同学思想上的启迪,并使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在活动最后的反思与总结环节,主持人在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不足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闲暇时间思考本次主题活动存在争议的问题及讨论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讨论课题。而个别指导则是指导教师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及需要,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日本普通高中“出路指导”教育的评价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高中“出路指导”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观”“劳动观”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启蒙了学生的职业意识、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了学生的职业的适应性等。但是,囿于社会环境的限制,“出路指导”教育虽然具有先进的指导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

(一)“出路指导”教育的积极效果

1.“出路指导”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出路规划意识。日本信息学研究所副所长佐藤一郎、长崎大学教授原田纯治及研究者内野成美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日本某县立普通高中157名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出路规划意识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时,佐藤一郎等人发现这157名高中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大多数学生在“积极参加活动并决定自己行动”方面能力较差。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时,佐藤一郎等将影响学生职业意识与出路规划意识的因子划分为“信息收集”“出路规划意欲”“对未来出路的关心”“结合自身能力自主选择职业”及“出路规划明确”五个,通过对这所高中二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高二1组的各项数值均低于高二2组(如图1所示)。于是,佐藤一郎等人开始对高二1组的同学进行“出路指导”教育。五个月后,佐藤一郎等人在11月份又一次调查了高中生的出路意识及职业意识情况。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显示:高二1组经过“出路指导”教育后,各项数值均有所提升。由此可见,“出路指导”教育确实可启蒙学生的职业意识,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及对未来的规划意识。

2.促进了日本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出路指导”教育在时间上贯穿于学生高中教育的各个阶段,在学生毕业后,指导教师也会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援助;教育内容上,重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及社会适应能力,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于学生终身有益;教育手段方面,“出路指导”教育形式多样化,具有“普职结合”的特点:既能使学生掌握一般知识、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又可使学生体验真实的社会。因此,“出路指导”教育可启蒙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

(二)“出路指导”教育的不足之处

在学历主义及入学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实际上,日本普通高中“出路指导”教育更为偏重对准毕业生的升学或就业指导。高中学校一般将准毕业生分为升学生或就业生后再有针对性地指导。日本茶水女子大學望月由起教授通过对日本A县的229所普通高中进行调查发现,高中“出路指导”教育淡化了其职业预备教育的性质,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升学指导。著名学者仙崎武曾指出:“学校内部的出路指导教育具有空洞化的缺陷”[10],而空洞化问题的实质即为高中学校并未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出路指导”教育。据文部省1973年的全国调查,在高中阶段,只有75%的学校按照预定的每周一课时学年活动和在特定教室对学生进行“出路指导”教育;并且,对学生“出路指导”教育的内容更侧重于升学指导,职业指导内容较少,虽然有60%的学校实施了职场参观见习等活动,但基本上只流于形式,无实质性内容。[11]日本学者批判“出路指导”教育是一种前途性指导,并未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持续性的指导教育。学者尾崎春树和渡边三枝子指出,“出路指导”不仅应对学生进行升学或就职的指导,还应重点培养适用于学生一生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唤醒学生的自主性,使其找到适合自身资质的职业并使其实现自己的价值。[12]

四、启示

日本高中“出路指导”教育是系统化分阶段实行的教育,具有完备的课程体系与完善的实施办法,已成为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的桥梁。日本学者水谷统夫曾指出:“出路指导教育,像牵引车前行的车夫,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1]265可见,高中“出路指导”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我国高中生升入大学或就业后,“人职不匹配”的现象频繁发生,这不仅会使学生身心俱疲,还会浪费我国的教育资源、使社会各行业缺少高质量人才。因此,借鉴日本“出路指导”教育的成功经验,把同处“东亚文化圈”的日本的 “出路指导”教育理念融入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出路指导”教育的结构体系

日本自二战后开始吸收借鉴美国职业指导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了从小学阶段至高等教育阶段完善的、系统的“出路指导”教育体系,积极对学生进行“出路指导”教育。日本职业教育与出路指导研究会指出,高中“出路指导”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信息的搜索及活用能力、志愿决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文部省通过《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指出,高中阶段“出路指导”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理想的职业观、劳动观與职业技能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培养学生能自主决定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未来之路”。[13]高中学校遵照职业教育与出路指导研究会、文部省要求,设置了高中教育阶段系统的“出路指导”教育计划,指定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层层递进的指导。实践证明,这一举措确实对学生职业观及出路意识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我国高中也应明确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培养目标。未来的社会是日益变化的,因此,必须培养适应社会变化、能选择自己价值观及生存方式的、具有创造性的学生。鉴于此,高中阶段建立完善的“出路指导”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出路指导”教育刻不容缓。

(二)丰富“出路指导”教育的开展途径

日本高中通过多种途径推行“出路指导”教育,结合日本高中开展“出路指导”教育的经验,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应做到如下几点:(1)将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渗透到普通学科之中,要求任课教师在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本学科特色,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及职业规划意识。(2)日本普通高中的“特别活动”课程对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意识及职业观的培养收效显著。重视学生劳动体验的学习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对此,我国高中应使学生与社会充分接触,了解真实的社会,高中要承担起“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及“为社会培养合格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在培养大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为其后的职业生活做准备。(3)高中应在“正规课程”之余,通过“学生会活动”“小组实践活动”等特别活动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以后选择适合的未来出路做准备。

(三)加强“出路指导”教育的教师培训

教师作为推进职业生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职业生涯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其指导教师需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并具备较强的信息搜集、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14]

日本高中开展的“出路指导”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中,指导教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人生观而在不同教育阶段承担着不同的指导任务。受终身学习思想的影响,学校要求出路指导教师不断地参加各种进修活动,以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出路指导”教育属于全校性的活动,有较为完备的教师队伍,包括校长、出路指导主任、班主任、各学科任课教师。学校重视出路指导教育中不同岗位教师的作用,且会利用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从不同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将“出路指导”教育融入课程中,讲解“出路指导”教育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通过课堂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能力、资质、爱好等,之后向“出路指导”教师转达相关信息,以便指导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我国高中学校应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其他在职教师也应开展相应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充分地理解职业生涯教育的本质及精神,正确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要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发挥教师在“协调、沟通、咨询、联络、研究”等五方面的作用。[15]

(四)保障“出路指导”教育的有效实施

日本的“出路指导”教育是自上而下推行的,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组织、指导、协调的责任,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实施。[16]政府的政策引导在教育中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为化解学校与社会各界的矛盾提供了保障。鉴于此,我国在推行职业生涯教育时,应以政府颁布的文件政策为主导,政府监督各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情况,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真正贯彻并落实到各学校中。另外,政府应颁布相应的政策文件号召各高中学校积极开展“出路指导”教育,形成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教育模式。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承担起“领导者”的责任,使学校和企业联合,发挥政府部门的中介作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在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真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政府要颁布政策,保障学校“出路指导”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阿部憲司.新進路指導事典[M].東京:第一法規,1982.

[2] 梁忠义.世界教育大系——日本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3] 日本進路指導学会編.進路指導の理論と方法[M].東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82.

[4] 文部省.高等学校学習指導要領[EB/OL].[1970-10-15]. http://www.nier.go.jp/guideline/s45h/chap1.htm.

[5] 仙崎武,野野村新.最新進路指導概論[M].東京:福村出版刊,1979:10.

[6] 文部省.高等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ー特別活動編[M].東京:ぎょうせい,1979:24-25.

[7] 日本進路指導学会編.進路指導の理論と方法[M].東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82.

[8] 金沢大学教育学部付属高等学校生徒指導委員会研究部.ホーム·ルームの運営について[J].高校教育研究,1959(10):22.

[9] 佐藤一郎,原田純治,内野成美.高校生の進路意識に関する実践的研究:ロール·レタリングの手法を用いて[J].教育実践総合センター紀要2014(13):196-198.

[10] 仙崎武.進路指導の実態と課題[J].教育社会学研究,1977(32):31-49.

[11]陆素菊.职业人的培育:日本中小學生涯教育的发展与特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28.

[12] 佐藤一郎,原田純治,内野成美.高校生の進路意識に関する実践的研究:ロール·レタリングの手法を用いて[J].教育実践総合センター紀要, 2014(13):194.

[13] 杉田裕.進路指導·職業指導[M].東京:日本文化科学社,1966:125.

[14] 王雅文.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5] 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8.

[16] 谷峪.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0):84.

Abstract: The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is a programmatic, organized and continuous education activity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wareness and outlet planning awareness. It runs through all stages of students school education. Under the urging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Japanese general high school implemented the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enlightened students, and provided many high-quality labore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during the period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divers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Kanazawa University Senior High School as a research case to explore and evaluate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and summarize the implement strategy in China such as improvement of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structure system, enrich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ay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guarantee the implementation, etc.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Career Guidance”education; Japans senior high school; the Kanazawa University Senior High School; implementation path.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意识职业日本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探寻日本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我爱的职业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五花八门的职业
消防意识
关于马术职业
日本神社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