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路径探赜
2019-07-16刘翠莲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课程体系中,美术学科至关重要。通过该学科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综合素质等,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文章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发挥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效率;提高对策
作者简介:刘翠莲,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双井中学教师,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美术教学。(吉林 榆树市 130439)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3-0099-02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初中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也应充分抓住学科特质,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案,以提升教学效率,最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影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初中美术教学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课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影响美术教学效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偏差。美术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具象化,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应用固有模式,就会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在理解、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难以落实自身的主体地位,使其学习兴趣被严重削弱,由此降低学习效率。
2. 教師的教育思想有待更新。以生为本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方式,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将该理念贯穿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收获更多的知识。但调查发现,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思想陈旧、保守,很难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有效调控,因而难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有序开展,阻碍教学效率的提升。
3. 教学方式亟须更新。当前,部分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仍以理论讲述为主,而实践性内容较少,从而大大减少了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尚未意识到兴趣激发的重要性,导致部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兴致缺缺,很难将美术学科的内涵、趣味性展现出来,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改进的。
二、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 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美术学科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实践证明,通过情境创设可以逐步拉近学生与美术知识间的距离,切实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更加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例如,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名作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讲述作者的创作背景,使他们在倾听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情境创设与课堂内容结合在一起,并适当地进行思维提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提升想象能力。
2. 彰显学生本位。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亦步亦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很难真正实现生本教育。因此,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也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将学生始终置于课堂的核心位置,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查发现,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先进行理论讲述,再让学生绘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意识,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布置主题,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准备相应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预留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自由阐述、探讨等,从而完善、优化学生的绘画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优化教学内容。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丰富、拓展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教学的系统性,提升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进固有的教学模式,将探究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入课堂,这样,知识的呈现就会更加生动、直观,且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始终兴趣盎然,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效率的双重提高。
4. 狠抓教学重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使之对学习充满信心,促使教学活动持续、顺利开展,从而有效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闲暇时间,教师可以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在培训中获取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如微课、电子书包等;第二,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中加入动手操作的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中更积极、主动。第三,激发学生兴趣。在美术课堂当中,教师要切实提升教学效率,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激趣、引趣,才能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参与程度,继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对教学形式进行趣味化处理。比如,融入情景剧,通过音乐、多媒体、影视等形式将美术形象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主,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5.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深化,计算机技术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集声、像、图、文为一体,可以有效打破时间的局限性、障碍等,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具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兴趣盎然、身心愉悦地投入课堂学习。另外,信息技术还有助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实现情境创设、情境再现、情境演绎等,使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得高效、生动、愉悦、活泼。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最终促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将相应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豁然开朗,并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使其进入更佳的情感状态,从而有利于展开丰富联想,最终达到提升创作能力的目的。另外,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言语引导,使学生受到更多情愫的滋润和美的熏陶,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知。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切实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分析、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这一教育形势下,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致力于教学模式、方法的创新,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明亮.乡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75.
[2] 陈明霞.传情达意 润物无声——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实践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29+42.
[3] 杨飞.趣味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8,(31):65.
责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