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
2019-07-16卢凤玲
卢凤玲
巨野县北城医院药库,山东巨野 274900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1]。且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情志都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息息相关[2]。且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3]。当前临床上所给予的西药治疗所能发挥的效果并不能达到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工作预期[4]。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库,祖国医学的许多经典方剂都对临床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5]。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是高血压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该次研究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选取78例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主要分析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疾病中医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巨野县北城医院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选取78例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9例,男 21 例、女 18 例;年龄为 61~78 岁,平均年龄(69.8±6.4)岁;对照组 39例,男 20例、女 19例;年龄为 62~79岁,平均年龄(69.7±5.9)岁。两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且中医辨证为阴虚阳亢型。纳入标准:年龄60~80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者,不能配合完成随访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选病例均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西药治疗。即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908),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方法为:30 mg/次,1次/d,以4周为一个疗程。而治疗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治疗,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治疗药剂中所包含的成分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各24 g,天麻泽泻、茯苓以及丹皮各9 g,夜交藤和石决明各20 g,钩藤、杜仲以及双牛膝各12 g,茯神、黄芩、栀子以及川芎各10 g。另再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添加一些其他药材,例如对于肝火旺的的患者需要添加夏枯草和龙胆草[6]。对于阴虚重的患者则需要添加女贞子和伍知母[7]。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在阴虚阳亢型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这两种治疗方法所能发挥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效果分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不适症状显著改善甚至消失,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有效是指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不适症状较前明显缓解,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是指患者的不适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00%[7]。
1.4 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描述方法是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方法是t检验;计数资料[n(%)]的统计方法是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7.43%,显著高于对照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统计表
2.2 血压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血压(132.6±2.7)mmHg、(82.4±3.7) mmHg,对照组(140.5±2.2)mmHg、(91.5±4.2)mmHg,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情况统计表[(±s),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情况统计表[(±s),mmHg]
组别 治疗后舒张压 治疗后收缩压治疗组(n=3 9)对照组(n=3 9)t值P值8 2.4±3.7 9 1.5±4.2 1 0.1 2 5<0.0 5 1 3 2.6±2.7 1 4 0.5±2.2 1 1.6 2 8<0.0 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疾病谱的改变[8]。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在中医学上,高血压属于“中风、眩晕、头痛”的范畴,且高血压的发病率与患者的肝肾关系异常密切[9]。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病机为患者因阴虚阳亢当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以至于出现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的症状。高血压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比较严重的[10]。在患者患病期间,还常常伴发程度不一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1]。天麻钩藤饮是临床常见中药组方,具有平肝潜阳的功效,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效果较佳。杞菊地黄丸是临床上滋补肝肾的常用中药,对于肝肾阴虚型的患者尤为合适。天麻钩藤饮与杞菊地黄丸合用,既能滋补肝肾,又能平肝潜阳,对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较为对症。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比较了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当中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可知,治疗组有效率97.43%,显著高于对照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指标,对患者疾病的改善具有较强的效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压(132.6±2.7)mmHg、(82.4±3.7)mmHg,对照组(140.5±2.2)mmHg、(91.5±4.2)mmHg,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方面,两组患者的数值同样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西药治疗方法也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但与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这一治疗方法相比较,西药治疗所能到达的效果明显较低,且两种治疗方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学临床研究史上,也有不少学者对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做出了相关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到,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这一药剂当中的药物具有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引火归元以及滋补肝肾、补脾益肺的效用,具有较高的降压作用。学者夏柔娟[12]探讨了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49例则使用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为(133.28±7.52)mmHg,低于 对照组的(141.62±7.83)mmHg;舒张压为(71.83±4.9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65±3.7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因此采用中医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高血压(阴虚阳亢型)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
另外学者侯翠荣[13]分析了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显效分别为28例和18例,有效分别为13例和15例,无效分别为2例和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和7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有力证明了本研究的科学性。学者李勇[14]等探究了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临床效果,将14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可知,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使用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