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非”评价,夯实常规
——基于九年级音乐监测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9-07-16董爱伟

中国音乐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监测音乐评价

董爱伟

依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54号)精神,浙江省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监测试点。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以及温州市瓯海区、嘉善县、武义县、遂昌县等首当其冲。杭州市余杭区在2013年10月底对六所初中进行了音乐素养的试点监测;2014年11月份,对九年级学生进行了统一的音乐监测。截至2018年12月,我校已经连续六年经历了区级音乐监测,2015年12月,我校还代表余杭区参加了杭州市的九年级音乐监测。

由于大多数时间是抽检,因此也就意味着被抽到的班级教学质量的优劣完全随机。莫说全区,即使同一所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因班风、学风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距。以全区2014年九年级音乐成绩为例,平均分最高的学校分值为81.86分,最低的学校为38.2分。我校六年内的音乐监测在全区所有初中学校总排名中总成绩偏上,近三年连续获余杭区A等。2019年1月25日,教育局新公布的2018年余杭区九年级学生艺术素养监测成绩音乐、美术和总分等第,我校获得3个A,是我区所有初中学校唯一一所全部是A等第的学校。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在日常教学中只是正常地开齐、开足音乐课,而且在各学科的期末备战及九年级音乐监测期间,彼此较少做出让步,何以取得了让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都较满意的成绩?在笔者看来,这与我校对七、八、九年级采取不同的音乐评价机制大有关系—在浙江省音乐监测的大环境下,我校根据七、八、九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音乐感性经验,不断采取“自非”的评价方式、内容和手段,借“评价”这根“指挥棒”来规范我们的音乐课堂。以下是七、八年级的音乐课堂评价方案。

一、七、八年级的音乐课堂评价

“自非”评价是受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的一句话启发而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不能自以为是,而是永远自以为非。”笔者工作23年来,我校在音乐课堂评价方面的发展历程可谓风风雨雨、多姿多彩。从1995年工作时,说服校长对全校三个年级采取聆听音乐的考试方式,到学生抽纸条进行一对一的乐理、器乐演奏和歌曲演唱考核,再到目前以课堂状态为主要内容的四大领域综合性考核,笔者一直追求的音乐教学、教育情怀是:教师非常尽力地教,学生很用心地学。

(一)音乐课堂评价规范化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评价的指导意见,我们制订了七、八年级的音乐评价内容及引领目标—“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再求人人尽力。”具体操作如下:

1.课堂状态

我们规定,学生只要每节课带全学具,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该生就可以得到5分的“课堂状态分”。对干扰或者破坏教学环境的学生,则先由同桌小声提醒,再由教师用眼神暗示、走到身边做一些提示动作、对学生提问题或让其单独演唱、演奏、评说等方式提醒,有时还可以大加赞扬认真听、唱的学生来“刺激”注意力不够集中者。对以上措施反应较“迟钝”的学生,教师应在音乐课后与其谈话,以观其变。如果在这些“规定动作”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课堂表现仍不令人满意,教师则将面对全班学生启动扣分机制,即点名批评并扣除该生一半“课堂状态分”。如果在本学期接下来的时间里,该生没有被教师再一次扣分,学期末则恢复其所扣分数。但如果该生有两次扣分,其“课堂状态分”则为0分。

2.“乐现”展示

“乐现”展示领域考评的是综合性内容,是教师对乐于在课堂上展示的学生的及时评价记录。其主要是面向在音乐欣赏时对音乐的描述、即兴律动和情景表现好的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演唱或演奏能给予精彩、专业点评的学生;实践与创造作业题中编创有深度、个性实践较精彩的学生等。每次均记入5分,次数不设限。在计算音乐总成绩时,“乐现”展示领域保留一个5分,剩下的成绩若超过两个5分,则折换成一个5分弥补到稍弱的演唱表现以及器乐演奏等领域里(我们主张学生的音乐素养要全面发展,但学生之所长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而课堂状态分则不给予弥补的机会。

3.演唱表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每一个单元的必唱歌曲进行一场“免费的卡拉OK”活动,演唱成绩记录在册,到期末时取演唱成绩记录中的最高分。当然,我们也会视教学进度情况和学校的统一教学安排再决定是否有歌曲演唱机会。因此,我们一般建议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要积极踊跃地表现,以免错失机会。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这样规定:只要敢于拿起话筒随着伴奏音乐,在全班同学面前自信、有感情地演唱,就可以得到演唱表现项目的最低分值4分,即良好。

4.器乐演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校在初一、初二年级分别开设口琴和竖笛课程,到初三年级,学生可自由选择口琴或竖笛学习;2002年新的课程改革开始,我们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七到九年级学生均学习6孔竖笛;在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又根据学生的乐器学习经验和认知“心率”,在七年级的不同班级开设C调24孔复音口琴和6孔竖笛课程教学;而我校近几年的七年级新生全部学习C调24孔复音口琴 (因有的班级有三分之一或接近一半的学生在小学学习过6孔或者8孔竖笛)。教学内容则将自编教材和教科书相结合。每学期一般考核1—2首乐曲,考试时间课内外均可,由学生自行选择。

以上四大领域都获得相应的分数,音乐总成绩则为优秀,依次类推为良好、合格;如果“乐现”展示、演唱表现和器乐演奏都为0分,但课堂状态分为5分,则该生的音乐总成绩评定为合格。其理由是:对尽力学习但因评价机制有缺陷导致其他领域成绩是空白的,教师一定负责(如学生举手要回答问题,但教师考虑到课堂时间而没有及时关注或者给予其酣畅淋漓、尽兴表现的机会……但该生为本班级的良好学风做出了贡献),即教师对“自控力”强和努力学习的学生的鼓励。但是学生“课堂状态分”如果是0分,即使其“乐现”展示、演唱表现和器乐演奏领域都是满分,其音乐总成绩也不能评定为优秀或良好,只能为合格甚至不合格。其理由是:做一个不影响、不破坏大家学习环境的合格生比“优等生”更重要。采用这种评价机制,学生的音乐成绩多为优秀和良好,几乎没有不合格现象。

(二)个性在“规矩”的引领下张扬

教师煞费苦心地对音乐课堂进行评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想引起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使其对音乐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但许多音乐教师可能发觉或者已经意识到,有个别学生对自己的音乐成绩毫不在乎。

初中音乐教师教授的班级数量较多,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调皮捣蛋、“破罐子破摔”的学生,这些都实属正常。“课堂状态分”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但“任性”的学生会公然在课堂上或课后对教师说:“你扣分好了,把它全扣光,我不要合格!”“老师,音乐我听不懂,就给我不合格好了!我无所谓!”这着实令人很懊恼。

早期碰到这样的学生,笔者多批评他们不上进,而学生并不以为然。现在笔者会微笑着“请求”他们:“不行,我的学生音乐成绩都是合格的!如果你的音乐成绩不合格,老师会觉得很没有面子。其实,想让我们的音乐成绩合格很容易,只要上课认真听、积极参与,不影响老师上课和其他同学学习,你就是合格的学生。还有,你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知道音乐考试很宽松,你没有合格,他们会认为你音乐课表现太差!你千万不能给他们这样的印象!”这些“个性”学生也被教师的“萌状”搞晕了,他们保证,为了给音乐教师足够的面子,一定会注意自己的音乐成绩。“个性”学生但凡有违纪苗头,教师再做适当提醒,如此“规矩”引领,保护了师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及关系。

二、九年级音乐监测的评价策略

当九年级学生知道音乐监测和自己切身利益关系不大时,他们往往会“长舒一口气”。毅力不够强大的学生,学习态度开始懈怠。个别“学霸”甚至认为音乐学习浪费其做中考题的时间,便偷偷把其他学科的作业带入音乐教室。更让人恼火的是,在我校唯一的一次市级音乐监测中,有位学生在音乐播放期间,竟把所有选择题答案提前选好了。种种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九年级的评价方案重新做了调整。

(一)新课教学与监测的关联

“评价有法,评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三年音乐课堂评价不能固守一种模式,它应该是动态的,应该用多变的评价手段来规范九年级的音乐课堂,我们先从课堂状态开展“自非”。

我们规定,九年级“课堂状态分”占音乐总分的40%(总分为100分),即只要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演唱、演奏、欣赏实践活动且没有破坏教学环境,即可得40分;如有违规现象,每一次扣“课堂状态分”10分。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课堂表现差,音乐成绩就无法达到合格线。

基于此,九年级的音乐课堂,学生积极地参与演唱、欣赏等教学活动已取得良好成效,但整齐划一地吹奏乐器则较为困难。如何让九年级学生在器乐合奏中保持其兴趣和积极性,则需要教师艺术化地处理。例如,我们把《让世界充满爱》这首必唱歌曲规定为器乐演奏曲,对于彻底放弃吹奏或喜欢“乱吹”的学生,教师给每人发一件简易的打击乐器,如碰钟、双响筒、三角铁、响板、木鱼、铃鼓等,让他们为其他同学即兴伴奏。奏出的音乐从配器学的角度分析可能并不合适,听觉效果也不好,但看到敲击打击乐器的学生的兴奋和投入劲儿,我们感到高兴和欣慰。其实,课堂器乐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乐器演奏的技能,还在于运用乐器更好地体验、感受音乐。笔者认为,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在音乐课堂上的重要性是重中之重。

(二)复习课的导行和导学

市、区九年级音乐监测是在每年的11月底和12月初进行,因此,我们不仅要快速结束九年级的新课教学,还要对七、八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做简单梳理,这个时候,让学生有学习音乐的紧迫感显然很重要。

1.感召力和心灵鸡汤

我们鼓励学生:“音乐监测对大家来说是好事情,因为我们可以借监测的时机,再次回顾七、八年级时学过的经典音乐,巩固我们可能没有搞明白的音乐知识点,再次唱响曾经唱过的歌曲等。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很亲切、很美妙、很享受,因为人对熟悉的东西特别有感情。九年级的生活不应只是现实和眼前,还应该有音乐和远方;不是只有成绩,还有素养、人生、生命的境界等。我期望同学们在初中音乐学习的最后阶段,继续保持七、八年级时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去疑、解惑、消盲点

学生需要心灵鸡汤,但规范评价方式和内容更为重要。为让学生了解区、市、省的考卷类型,同时也为摸清学生对七、八年级音乐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我们会把上一年的试卷让学生先实践一番。措施是:拉开音乐教室的凳子的距离,让学生独立完成试卷。当做完试卷后,师生一起评析试卷,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和补充相关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正确答案,该内容直接跳过;如果学生的回答参差不齐,则再探讨和交流,去学生的疑、解学生的惑;对盲点题型,教师则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补充并解决相似的问题,让学生彻底“消灭”该盲点。这样的复习式教学,学生感觉轻松且具有趣味性,教学效率会有很大提高。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为促使学生意识到音乐监测和自己息息相关,我们这样规定监测结果:如果监测学生的音乐考核成绩是优秀,其“课堂状态分”又是满分,则该生九年级一学年的音乐成绩都是免试为优秀。我们还在全区音乐监测前夕进行一次模拟考试,该分值占60%,与“课堂状态分”相加作为九年级期末成绩。并补充规定:教师会在学习状态良好、积极投入的班级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学生在音乐教室里独立完成欣赏题的答卷,做完试题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对方的试卷并进行判分,最后由小组长上报各组员的分数。对于音乐学习状态欠佳的班级,将由班主任和音乐教师共同监考,考试地点设在报告厅,试卷批复则由音乐教师完成。

三、九年级音乐监测的问题与建议

浙江省九年级音乐素养监测试点实施六年以来,在“促使全省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艺术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配齐配足艺术教师和相关教学设施,全面提高艺术课程的教育质量与学生艺术素养”①方面有很大的改观,有力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但是,在音乐监测期间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有些学校把教材上所有的知识点编成复习资料,让学生带回家背诵;有的学校把音乐资料拷贝在各班的多媒体设备里,让学生在课间抽空反复听;有的学校利用自修时间对学生进行加班加点的音乐补习;有些学校还出现几个音乐教师“分工包班”复习以及跨校的“友情赞助”;有些学校则更甚,为应付监测,组成音乐尖子班弄虚作假,考出的成绩令人咋舌……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音乐监测结束之时,也是初中音乐学科教学的结束之日!接下来的时间,教毕业班的音乐教师,有的被学校派去做其他“杂工”,有的被学校“勒令”帮其他学科管理自习课。总之,九年级音乐监测后,鲜有学校继续开设音乐课。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九年级音乐监测时间放在中考前夕,让学生在紧张的冲刺阶段有音乐伴随,让音乐教师们也和中考的学子告别,为学生加油。第二,九年级的音乐监测可变为全年级统考的形式,让音乐教师的劳动成果得到较公平、公正的评定,而不是“运气”占主要部分。第三,音乐监测的导向更加全面,远离短时间投机取巧的评价内容,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平时的音乐课堂的点滴积累中得到提高。

省、市、区音乐监测对“音乐表现”这一领域的评价有待完善。余杭区曾在2013年把评价内容分为三部分,除了音乐欣赏笔试外,另外两部分是全班的歌曲齐唱和器乐齐奏,其分值占总分数的33%。如果从评价与课程内容及教学的一致性来考虑,此方法非常值得推广,但因种种原因而舍弃,只保留了目前的评价方式,有些可惜和遗憾。此外,目前的音乐监测在教育的人本价值方面也缺乏深度的审视和实践。

音乐监测虽然有不足和遗憾,但不足正是前进的动力,遗憾正是进步的开始。初中的音乐教学评价如能引领学校、教师和学生把课堂作为主阵地,学生顺其自然地按照正常的课时上课,专注地投入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而没有额外的负担;音乐教师能经常性地精心设计自己的常规课堂,对教学艺术进行研磨与思考,如此这般则是教师之幸、学生之幸矣!

注 释

①《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监测方案(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2012年9月6日颁行。

猜你喜欢

监测音乐评价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音乐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