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服务凝聚爱与尊重

2019-07-16赵婷婷

中国社会保障 2019年2期
关键词:居保宜昌市宜昌

■文/赵婷婷

寻找“最美离退休老人”

2018年10月17日,重阳节,湖北省宜昌市群艺馆的一楼大厅里,几十幅精美的婚纱照一字排开,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欣赏。照片里的老夫妻,或着西装婚纱、或穿中式礼服,虽然满脸皱纹、满头银发,但个个都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地摆着各种姿势,脸上洒满幸福甜蜜的笑容。老人们也站在自己的婚纱照前细细欣赏,久久不肯离去。“这婚纱照拍得真好,妈妈你穿婚纱真的好美,爸爸你好帅气!”徐荣耀老人的小女儿对父母的婚纱照赞叹连连。

2018年全国敬老月期间,宜昌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最美离退休老人”评选活动,寻找到40位有代表性、有故事、有魅力的离退休老人,并为获奖老人们补拍婚纱照。为了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浓厚氛围,重阳节当天,宜昌市人社局还在宜昌市群艺馆举行联欢会。为了参加联欢会,70岁的徐荣耀老人提前一天就和妻子从宜都赶到小女儿在宜昌城区的家里。徐荣耀是 “湖北故事王”, 2018年恰逢他与妻子的50年金婚纪念,老两口还为重阳节晚会精心准备了一个载歌载舞的节目——《回娘家》。

“曾经,你们为改革开放事业乘风破浪;如今,我们为你们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未来,市人社局的全体干部职工将始终全心全意,服务宜昌的老年朋友。”在联欢会上,宜昌市人社局局长李柏红动情地向当天参加晚会的200多名离退休老人们郑重承诺。晚会结束后,不少老人仍在回味,纷纷在朋友圈里晒照,为活动点赞。当选“最美离退休老人”的退休教师夏更九更是在朋友圈以《七律·参加宜昌市人社局“关爱老人、情暖重阳”活动感怀》为题赋诗一首:“重阳关爱老人行,盛世欢欣耄耋迎;继往风流真气在,如今飒爽正豪情;中心引领康庄路,大局铺平锦绣程;不忘初衷跟党走,期颐圆梦帜高擎。”

“退休人员不仅仅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更是我们的长辈,是亲人。社会化管理服务就是要通过我们的服务,向老人们传递爱与尊重。”宜昌市社保局局长李本建说。

为了了解退休人员对社保退管服务的需求,2013年,宜昌推出了“进百个社区、访千名老人 、送万家政策”活动,全体社保干部职工走访上访户、困难户、老党员、老干部和城乡居保人员,为被走访老人完成生活调查问卷,解答人社政策问题,解决个人实际困难。通过走访,社保经办部门进一步摸清了基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现状,收集到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做好全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

“凡事不出格”

“最美离退休老人”张顺(左)和丈夫万映知在婚纱照前合影。

2018年8月,宜昌白天的最高气温已经达到37℃以上,但点军区广化寺社区平善坝的社区网格员贾超并没有躲在办公室里吹空调,而是带着“社区e通”来到辖区退休老人陈奶奶家的责任田,上门为她办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田里的活正忙,我又不会用手机搞认证,正着急怎么办,你就来了。”对于贾超的来访,陈奶奶特别开心。2018年5月,宜昌开始全面取消养老金集中资格认证,改由手机APP进行认证。退休人员只需一部智能手机登上“市民E家”APP,就可以随时随地“刷脸”完成资格认证。但考虑到许多老人并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宜昌市社保局遂协调该市网格中心,将在宜昌本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认证信息发送至城区121个社区网格员的“社区e通”上,让1100多名“格格”们都成为了认证主体。离退休人员可以选择前往社区由“格格”为其“刷脸”,行动不便的老人们也可以请“格格”上门服务。不用再奔波跑路证明“我还活着”,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关爱与尊重。

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将社区划分成小区域,每块区域都配备网格员。“凡事不出格”,让公共服务无盲区。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点对点的精准、动态、实时管理。而“协助认证”只是社区和网格员在退管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群众对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保经办机构自身的办公场所和人手明显不能应对激增的工作量。借着社会化管理创新的“东风”,宜昌市社保局开始逐步将整个服务的平台前移下放到了基层社区,业务下沉后,社区可承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市民卡(社保卡)办理、居民医保、全民参保登记等多项基层社保工作。

除了开展部分社保经办业务,宜昌的不少社区也应时而上,在社保部门的指导下,主动延伸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家居养老服务。在港务社区居民养老服务中心的晚霞食堂里, 65岁的孙怀沙阿姨打了一份小炒肉、一份炒青菜,这样一顿实惠可口的午餐只要6元钱。 “这里吃饭比较便宜,也适宜老年人的口味。蒸米饭分软硬两种,鸡肉猪肉都切成了丁,青菜总是多焖一会,每顿饭都有养生汤或者蒸菜。”早年丧偶,加上女儿不在身边,孙阿姨现在已经是晚霞食堂的“铁杆粉丝”。

“社区里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大,也有不少残疾人士,开设晚霞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居民的饮食问题,也为老年人聊天交流提供了场所。”港务社区书记耿艳说,目前晚霞食堂辐射了社区内200多位老年居民,有效解决了居家老人就餐难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激励社区开展退管服务,从2007年起,宜昌市社保局连续多年评选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社区”。目前,全市已有80%以上的社区达到“示范社区”标准,退管服务率达到100%,其中,北山坡、四方堰等6个社区还被评为湖北省达标“示范社区”。

2018年,宜昌市政府出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进医疗卫生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使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形成具有宜昌特色的现代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预计到2020年,宜昌城区每个街道均建设1个以上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城市社区建设不少于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惠民服务城乡共享

2018年11月19日,宜昌市社保局居保待遇科科长陈涛驱车50余公里来到点军区土城乡李家坝村,为61岁的王德启老人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审批表》。“老人家,政府替您代缴了城乡居保费。从这个月起,您每个月就能拿到128.32元的养老金了。”陈涛将待遇审批表递到王德启老人手里,“每个月的20号,钱就会打到银行卡里。等国家调整居保待遇时,您的养老金还会涨呢。”

2018年,宜昌出台惠民政策,16—59岁符合参加城乡居保的贫困人员,由政府为其代缴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费;年满60周岁且未享受任何养老保险待遇的贫困人员由财政出资,从2012年起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和办理待遇领取手续。这一利好消息,为13万多名精准扶贫对象脱贫带来了希望。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从企业扩大到机关事业和城乡居民。2012年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来,宜昌的城乡居保退休人员已达到2018年底的56万人,综合参保率、养老金发放率均达到100%。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和企业、机关退休的老人一样,享受着退管服务的发展成果。

“没想到自己当了一辈子的农民,不但领上了国家发的养老金,现在又能跟城里人一样出去玩了。” 2012年7月27日,73岁的土城村村民龙学珍和全村600多名老人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养老金银行卡。过了不到3个月,她又和其他200名享受了城乡居保待遇的老人一起走出家门,游览千年古刹当阳玉泉寺,参与了别开生面的趣味比赛。2007年起,宜昌市社保局连续举办了7年的“欢乐重阳·玩转宜昌”退休老人家乡游活动。而在全面实施城乡居保制度以前,能够享受到这份福利的只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

龙学珍的“没想到”只是宜昌市56万城乡居保享受待遇人员的一个缩影。每年10月全国敬老月期间,宜昌市各县市区社保经办机构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城乡居保退休人员参与比达到总人数的30%以上。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惠民福利向城乡居保对象倾斜:为方便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居保人员缴费、取钱,宜昌在全市推广移动POS机进行征缴、领取居保养老金,真正建起了“群众家门口的移动银行”。借助宜昌市智慧办平台,对居保人员进行短信推送,年初推送缴费提醒,调待后推送待遇变更短信,让参保、享待人员对缴费、待遇情况一目了然。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服务好老年群体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大事。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是社保部门的责任和担当;为他们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是社保人永恒的追求。”李本建说,他也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爱心团体和人士参与到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行动中来,为老年朋友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居保宜昌市宜昌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魏后凯:提高城乡居保保障水平
放歌宜昌(女声独唱)
大竹县:强化社保基金管理 大力建设“满意居保”
城乡居保业务与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的思考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湖北宜昌卷
Photo News
奇姝双生 画满宜昌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