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既专注工作又享受生活
2019-07-16李艺雯
文/李艺雯
编者按
2019年4月14日,时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上发布了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苏州获选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城市,位列第六名。 5月28日至6月3日,由国外人才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央媒体采访团——《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人民网、《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的记者们走进苏州,寻找苏州的魅力、感受苏州的魅力。《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将分两期(上、下)刊发采访文章,本期刊发走进魅力苏州(上),敬请关注。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苏州,是什么吸引了外籍人才注目?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特别组织中央媒体记者采访团奔赴苏州,一探究竟。
走进魅力苏州
5月28日下午,一下火车,“走进魅力苏州”采访团就驱车来到苏州高新区,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科创活力。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借助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中科院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浙大苏州工研院等近100家国字号大院大所和研发基地,累计吸引各类人才24.6万人,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超1000人次。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300家,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1900项。高新区打通国际化合作的双向通道,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式,彰显苏州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底色”。
既是中国制造,也是中国智造
2009年的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探测与成像解决方案的企业。团队自主研发的“MVT技术”解决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简称“PET”)超高速脉冲精确采样的世界难题。PET是一种生化灵敏度极高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病理研究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由于涉及核物理、电子、材料、机械、医疗等诸多学科,技术门槛高,其关键技术和设备市场主要为少数跨国企业垄断。
2018年7月,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的创新产品全球首台全数字PET/CT完成临床试验,具有我国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上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于近期获得CFDA认证。数字PET技术,以“全数字”和“精确采样”为本质特点,比传统PET/CT设备能更早更精准发现包括肿瘤在内的各种病灶,是名副其实的“癌症预警机”,在癌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征等疑难杂症早期检测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为中国技术代言,很欣慰看到中国技术走向欧洲。”来自意大利的尼古拉(Nicola D’Ascenzo)教授表示。2013年夏天,应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邀请,尼古拉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实验室参观访问。谢教授见到他们的第一句话是:“你们什么时间来工作?”震惊之余,尼古拉被中国科学家简单直接、富有激情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加入数字PET团队后,尼古拉和中国同事的工作状态不仅是“9—9—6”甚至是“9—12—7”!“这样的环境让我全情投入,更有干劲!”在采访中,80后的尼古拉满眼兴奋之情。他和中方团队相继解决技术瓶颈,完成高灵敏度的全数字SiPM的研制及应用研究。在2016年,鉴于他为中意两国科学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尼古拉获得了意大利政府授予的莫利塞大区大使称号。2018年,尼古拉拿到了中国“绿卡”,这也给他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苏州很有活力也充满魅力,苏州的科学家和政府官员都是实干家!”尼古拉为苏州点赞。
大院大所重大项目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一家整建制专业从事医疗器械、试剂研发与工程技术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
来自意大利的80后尼古拉教授表示:“我为中国的科研成果‘代言’” (李艺雯 摄)
自2012年11月正式成立以来,研究所面向生物医学的重大需求,开展先进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引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建成医疗仪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成为不可替代的国立研究机构。研究所围绕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用声学技术、医用电子技术和康复工程技术等研究方向,设立了9个研究室。已建成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和9个苏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来自希腊的Georgios Sergiadis教授是生物医学工程和磁共振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及转化应用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有电子工程和生物医学双重背景的他,从2017年开始任苏州医工所的客座教授,在苏州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成为他的日常。相较于在德国、希腊和法国的工作及科研环境,“在苏州,我找到了自己的路。”他由衷地表示。Georgios Sergiadis教授的引进对高新区组建一支实力雄厚、具有国际领先学术水平的人才队伍,提升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方面起到了很大促进和推动作用。“中国的年轻人很勤奋,对课题也有独到的见解。”Georgios Sergiadis教授桃李满天下。闲暇时间,他喜欢在月光码头散步,也喜欢去中国同事家吃小龙虾。既专注工作,又享受生活——苏州提供给科研工作者的不仅是颇具竞争力的产学研环境,更是一抹轻松惬意的苏式风情。
来自希腊的Georgios Sergiadis教授是生物医学工程和磁共振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从2017年开始任苏州医工所的客座教授 (李艺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