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研究

2019-07-15张国辉李楠

法制博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网络反腐区块链隐私权

张国辉 李楠

摘 要:“网络反腐败”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反腐败方法,已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武器。虽然网上反腐败对反腐败有积极作用,但也可能存在损害官员隐私权的负面作用。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要在基本原则上坚持减损和比例原则,在制度上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政府官员的隐私权。

关键词:网络反腐;政府官员;隐私权;区块链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4-0175-02

作者简介:张国辉(1993-),湖南商学院,法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李楠(1995-),湖南商学院,法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

一、政府官员隐私权的界定

(一)政府官员隐私权的特征

笔者认为政府官员的隐私应该定义为:政府官员生活的个人隐私应该与从事工作的隐私应该加以区别,不能混淆两者的概念和范围,政府官员合法的日常生活隐私应该界定范围。网络反腐败不能触碰政府官员合法的日常生活隐私,给政府官员适当的“真空生活”,使其享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不受网络和舆论的干扰。政府官员的隐私权与公民的隐私权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政府官员的隐私权有它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特殊性:

1.与公共利益的密切相关性

官员的隐私和人民的公共利益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官员隐私权最显著和最主要的特征。政府官员在行使人民和国家赋予的管理公共事务权利时,他们的行为必然与公共利益相互交叉和相互冲突,具有天然的不可规避性。

2.与公共知情权的冲突性

政府官员的隐私权与一般公民的知情权存在矛盾,两者相互冲突是必然的特点。人人向往自由,向往不被监视的生活,政府官员也是如此,他们承受比一般公民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反腐便捷、全天候、无死角和高效的特点,政府官员的日常行为和隐私被暴露在网络上,因此,政府官員的隐私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家和人民所知。政府官员渴望建立一个“真空空间”,使他们的隐私不被他人干扰,而随着民主的发展和人民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更愿意参与民主和法治建设,更愿意行使法律赋予他们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因此政府官员的隐私权与公共的知情权存在激烈的冲突。

二、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和网络反腐之间的协调

(一)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的减损原则

作为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维护者的政府官员,政府官员的行为需要法律的监督。政府官员的权力如果没有法律的制约和公民的监督,他们的行为犹如脱缰的野马,带来的后果和问题将难以估计,因此,他们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和公民的监督,因此,在网络反腐中,既要用法律监督和制裁他们的违法行为,也要适当照顾和保护他们的隐私。

(二)政府官员隐私保护的比例原则

在互联网反腐败斗争中,我们必须坚持比例原则。针对因遭受网络举报的政府官员,即使他们存在违法犯罪行为,也应该给予合法与合理的人格尊严,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剖析“李某下跪案”“表哥局长杨某某案”,从典型的网络反腐败案例可以看出,当时形成的网络热点可能是由于时间长,案件处理结果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对于有关的政府官员,可能造成永久性伤害。腐败的政府官员即使在监狱中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刑满释放后,由于他们备受身边亲朋好友谴责和网络的舆论压力,他们承受巨大的心里负担,很难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另外,由于网络上网民人数多,大部分网民素质低、法律意识差以及自主力低,很容易受到他人引导,盲目跟风,将事件引入错误的“旋涡”,吸引他人眼球,获得大家的关注,使之成为网络热点,从中获取心理上的愉悦感和财富上的增加。例如,在“雷某某视频案”中,网民在批评其腐败行为的同时,不少网友也嘲笑他们的怪异外表,对其人格进行侮辱。该行为以法律视角审视,部分网民可能侵犯腐败政府官员的人格尊严,严重者可能构成犯罪。从以上事件给我们的启示:网络反腐要坚持比例原则,不能任意和任性地借着反腐的名义做其他无关的事。要在确保公民知情权的基础上,对政府官员的个人隐私给予恰当的尊重和保护。

(三)区块链技术在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中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的、可信赖的、可追溯等优点。因此,它可以用来保护政府官员的隐私并进行网络反腐败。网民在网络上举报官员腐败,发布腐败线索和材料,有些官员可能雇佣网络水军删除这些对其不利的腐败线索和材料,更重要的是,一旦黑客攻击网络成功,这些存储的信息可能会消失或被篡改。而在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和网络反腐败中运用区块链技术,所有的政府官员的腐败线索和材料以及损害政府官员隐私权的行为将分布式地储存在各个节点上,每个节点上都有一个账本,并且,账本被哈希加密。被哈希加密的账本,不会被篡改,也不会被泄露。这样,就算黑客成功攻破了单一节点,关于官员的腐败线索和材料以及损害政府官员隐私权的行为也不会丢失,因为其他节点都保存着一个同样完整的证据。这样一来,政府官员的隐私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网络的反腐败线索和材料会被更好的保护起来。另外,在区块链技术下,仅仅篡改网络中某一节点上的网络反腐线索和材料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账本,使网络反腐的线索和材料在每一个网络节点上同样和完整的保存起来,如果有人想更改或者销毁网络反腐的线索和证据,必须控制半数以上的网络节点,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网络节点时刻都在变化,不可能达到控制的理想数值。可追溯性,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政府官员和网民的行为更加透明,政府官员在网络上的行为和网民的反腐言论、反腐线索和材料都会被记录在分布式的账本中,该账本公开透明并可以查询,但是不可以更改。网民可以通过账本查询反腐线索和材料的去向。这样一来,可以使网络反腐败行为不受外在行为的干扰,增强反腐败的公正性,更好的打击腐败行为,同时,也保护政府官员的隐私。政府官员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对自己合法的日常生活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政府官员在网络上的行为会被网络服务提供者知晓和控制,政府官员不知道自己的网络信息被网络服务提供者如何使用,更不知道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存在泄漏个人合法的网络信息,而约束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只有与政府官员的用户协议。通过区块链技术,政府官员可以知晓自己的网络信息如何流动,区块链技术使政府官员在网络上的信息对于他们自身是公开透明的,可以使政府官员知道自己的网络信息的使用情况,避免政府官员的网络信息被随意使用,从而保护他们合理的隐私。

[ 参 考 文 献 ]

[1]张新宝,任彦.网络反腐中的隐私权保护[J].法学研究,2013(6).

[2]韩红,李晓秋.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的适度边界[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9-64.

[3]徐明星,田颖,李霁月.图说区块链[M].中信出版集团,2018.

[4]长铗,韩锋.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M].中信出版集团,2016.

猜你喜欢

网络反腐区块链隐私权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人肉搜索与网络反腐“联姻”的原因分析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网络反腐渐成反腐倡廉新战场
谨防严肃的反腐变成网络狂欢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论患者隐私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