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自我提升途径

2019-07-15任虹静高运荣

科教导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自身建设职业幸福感高校辅导员

任虹静 高运荣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点灯人、促进者,其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着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更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内涵、意义、要求的学习,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提升途径进行分析,旨在促进辅导员自身建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幸福感 自身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28

Ways to Improve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Happiness in the New Era

REN Hongjing, GAO Yunrong

(Ya'an Polytechnic College, Ya'an, Sichuan 625000)

Abstract College counselors are the main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are the leaders, lights and promoters of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Their professional well-being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work, but also to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nd to their growth and success. In the report o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new historical orient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The new era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growth and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well-being of college counselors,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counselors' self-construction and adap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Keywords college counselor; professional happiness; self construction

“青年興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新时代要求当代青年大学生把握人生的关键时期,肩负伟大历史使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养,不忘初心跟党走,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学校与学生的纽带,他们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在新时代培养、教育大学生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求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到增长、目标得以实现、价值得以体现而产生的主观的、持续的、积极的感受、评价与体验。良好的职业幸福感有助于辅导员展现个人魅力、师德师风,更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目前,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自我认同偏低、人际关系不良、专业归属缺失、职业能力不足等诸多主客观因素,致使一些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研究显示,50%的幸福感来自于基因遗传,40%则可以通过我们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而获得。可见,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自我的、可控的力量是其中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他人给予,而是靠自己用心去寻找和体会”,因此,本文从主观因素出发,分析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的具体途径。

1 正确自我认同

高校辅导员既是学校的老师,又是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领路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有个人魅力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榜样作用、感染力非常大,甚至有时候会因辅导员直接影响到某个学生的成长发展。事实上,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细致、繁琐、责任心重大,加之当前专职辅导员与学生人数比例难以达到教育部1:200的理想状态,辅导员往往都在超负荷工作。面对这样的强大工作压力,许多辅导员难以自我接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而把自己与“吉祥三宝——保安、保洁、保姆”这样一些满是消极情绪的比喻联系起来。加之,社会对辅导员的期望很高,但往往评价、认同并不高,更是严重阻碍了辅导员的自我认同和接纳。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就难以在工作中找到幸福可言。

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服务性的,其价值很难以报酬多少、职位高低来衡量,如学生的成长进步、学生的安全保证、家长的肯定认可、自身职业的发展等都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带来身心的愉悦与满足。因此,辅导员应该在探索自我职业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并结合实际工作有效平衡冲突、调节矛盾,以健康、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职业发展中的困惑,积极面对职业生涯中的问题。

2 端正工作动机

我们为何从事教师的工作?为何从事辅导员的工作?有人认为辅导员的待遇不好,工作只是为了让自己充实起来;有人把辅导员作为职业发展的跳板,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去行政岗或专职教师岗,并不会终身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位;有人并不把辅导员作为唯一的职业,努力在找机会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我们常说“强扭的瓜不甜”,辅导员的工作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主动,并非是倦怠的、消极的被动,因此要享受作为一名辅导员的幸福,必须端正工作动机,做到“心”、“情”、“利”。

所谓“心”,是要“正心”,辅导员要有爱人之心、宽容之心、责任之心。人的心就如同是回音壁,你说“我爱你”,它也会说“我爱你”。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生命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行为处事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因此尽管老师对待学生的方式有所区别,但只要老师是发自内心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他们一定会感知并且对你微笑。

所谓“情”,就是“兴趣”,是人们对他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辅导员如果在工作中没有兴趣、被动地接受任务,那么他的工作只会是低水平的重复,不会用心去创新发展,那自然就不会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因此,在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喜爱自己的工作,以满腔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点燃他们的激情。

所谓“利”,就是“有利于学生”。 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仅是“为自己”,学生才应该是最大的服务对象与受益者。固然,辅导员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会对学校的稳定、管理的有效及辅导员本身的发展有利,但是脱离了“为学生服务” 这一目的,我们的工作就寸步难行。因此“利生才能生利”、“管理就是服务”,也就是说,只有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才能基于此衍生出善果,爱学生才是更爱自己。

3 提高职业能力

辅导员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工作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如: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等,任务重、压力大,往往使许多辅导员困惑重重。因此,职业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面对工作中的困惑。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力,计划、组织、协调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危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能力,应用新媒体的能力等诸多方面。笔者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与管理能力两方面,分析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虽然“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往往大多数的辅导员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背景,未能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最新思想成果和实践成就。因此,每一位辅导员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全面学习,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例如,加强对党的指导思想的学习,与时俱进,特别是通过专著、会议、报告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学习和把握。只有辅导员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有科学而深刻的核心价值认同,才能让“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把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此外,辅导员还要加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学习,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国精神,增强中国自信,引领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管理能力。一是管理自我的能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辅导员首先要能够对自己进行管理,学会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树立管理学生的权威。二是管理学生的能力。辅导员管理学生的能力就是教育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服务的能力、激励学生的能力、创新与变革的能力。辅导员不能为了自己工作的顺利开展去迎合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规划人生,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迁移,传递学生正能量,让他们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充满信心。

4 协调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是辅导员顺利工作的保障,也是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并从他人的意见或群体的反映中获得工作灵感、激发工作热情、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四个“学会”。

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修养,一种语言,一种习惯。它用“此时无声胜有声”,表达着彼此间的关爱,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打开学生、家长、同事及自己家人的心扉,了解更多的信息。学会倾听,就是要求我们去感受对方内心所要表达的信息,一个好的倾听者,不仅是用耳朵在听,而且要用心去听,去思考判断。

学会表达。语言是一门艺术,学生工作也是一门优美的艺术,它需要用语言去修饰。辅导员要能在各种场合准确、完整、流利、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赢得更多的听众。我们面对的学生多是00后,他们思想活跃、自主性强,辅导员在与学生说话的时候,切忌用命令式的语言、强制性的要求,而是要语气恰当、方式得体地告诉学生“可以怎么样” “需要怎么样”“应该怎么样”,让他们主动式地采纳辅导员的建议和意见。

学会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走路,会很孤单;一群人走路才会走得更远、更快乐。辅导员要摒弃自私狭隘的思想,要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信息、资源、案例,交流工作心得。这样新辅导员可以从老辅导员那里获得宝贵的经验,而老辅导员也可以从辅导员那里获得新的灵感和启发。

学会尊重。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对他人怀揣敬意,自然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在輔导员的工作中,需要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要尊重彼此的人格、权利及所取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2017.

[2] 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R].北京,2016.

[3] (美)史密斯著.幸福感[M].胡晓阳,译.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4] 马婷.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3):93-94.

[5] 黄永莲.高校辅导员提升职业幸福感的自觉与自为[J].思想理论教育,2012(13):88-91.

[6] 沈晔.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91-95.

猜你喜欢

自身建设职业幸福感高校辅导员
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的自身建设探析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自身建设 促进老干部队伍稳定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做好企业总裁联络员(秘书)的几点思考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