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非公平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9-07-15梁少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小学教学

梁少虹

【摘 要】纵观现阶段课堂内的教学的状况,可以发现,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影响,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甚公平的现象。不可否认的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亦不例外。有时候,学生可能会无法公平地享受某些教育资源,或是教师在分配资源的环节上处理不当等,都有很高的发生几率。基于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的规定与要求,让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消除这些不公平的现象。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非公平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58-01

教师的课堂教学公平行为,顾名思义,即指的是,在一般性的课堂教学环节之中,教师需要做的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教育权利,使他们享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因此,当教师回归到现实的教学课堂之上,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堂,主观性非常的大,例如教学内容是否能面向全体,教学评价方法是否得当,特别是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所谓“差生”的现象非常明显,他们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经常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具体如下: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非公平行为现状

1.人格尊严的问题。

教育,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助力受教育者“成人”的客观活动。人,之所以称为“人”,无外乎人格尊严的存在。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们人格尊严的维护。一般来说,保证学生人格尊严的平等性,其实是落实课堂教学公平的首要先决条件。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明确每一位学生应当享有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给予他们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能够公平化地对待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

2.资源分配问题。

(1)课堂交往时间不公平。如今,在我国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基本上都是采取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基于此类情况,课堂中的交往活动主要集中于师生交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交往模式大多是由教师来主动发起的。所以,学生更多的是参与交往,且大部分时候是被动式、或是反应性的交往过程。总而言之,就课堂的总体互动情况而言,并不理想。正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教师处于支配地位,从而导致在师生交往的环节中难免会存在更多的主观选择性。例如:在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好多时候都是教师同某一两个水平较高的学生的相互问答。

(2)课堂交往空间不公平。课堂观察所见,在教学环节之中,教师与不同位置的学生之间互动情况不尽相同。通常而言,教师往往更乐意提问前排、以及中间位置的学生。因为坐在前排的学生大多成绩优异、或多为中上等生,他们能够积极地回应教师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能够积极做出回应。而后排的学生,却恰恰相反。这种状况还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愿望、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学习的动力,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加不公平。

(3)课堂教学管理的奖罚态度和形式不公平。奖罚是强化的基本形式,应用得当,对于促进人的正确行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课堂观察所见,有些教师对操作较快,完成任务的学生予以鼓励褒奖,但对一些连基本操作都完成不了的学生完全忽略,造成学生自信心严重缺乏。

(4)学生学业评价的公平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尽管有着相对公正客观的社会标准,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却会存在着相当浓厚的主观色彩。

(5)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信息技术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信息技术课堂对教学设备的依赖非常高,但是由于地方经济的差异,教育设备资源并不是都能得到相同的分配,还有一些地区,就算是在同一区的不同学校,获得的教育设备资源都不是相同的,举例子,在越秀区,大部分省一级的学校课室已经全部用上一体机教学,甚至拥有录播室,平板电脑等设备,但是在某些相对较弱的学校,一体机的数量占全校设备的17%,投影灯老化,教师学生用的电脑使用年限已经超过6年以上,投影机模糊,设备老化问题影响上课效率。

二、课堂教学非公平行为原因分析

1.传统的精英教育。

传统模式下的精英教育,一般基于教师所持有的应试教育思想、以及精英教育指导思想。在这些教育观念的“驱使”下,教师往往会把学生是否是比赛种子选手作为教学的任务和判定学生价值的标准,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校领导层到教师,信息技术科,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还是为了应付各种电脑竞赛,为了提高获奖率。面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难免以效率为优先考虑对象,甚至是“牺牲”掉某些水平较差的学生。故而,在最终的资源分配问题上,教师难免会更倾向于选择能够赢得比赛的学生群体。

2.当前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經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性的差异非常大,不说地区和地区间的差异,即使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都有极大的区别,由于教育设备资源的不足,资源大部分都会倾向投入到省级大校,一般学校,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体现在对设备的依赖性非常大,一般大校,获得最新最先进的教育设备资源,一般学校,设备相对陈旧,更新较慢,所以就算是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的学生获得的教育是不同的,其最终的学习结果必然也随之不同。

3.课堂教学公平观。

课堂教学的公平与否,往往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公平观。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并未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或许,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知道自身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但是,真正落实这一思想,并真正地做出教育、教学方案调整的人士却很有限。所以,究竟如何行之有效地实现“相同对待”,却很难有统一答案。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物品。所以,这一客观情况,难免会让众多教育工作者产生了畏难心理,甚至是会教师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使得他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未曾细致贯彻教学公平的重要观念。

4.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存在问题。

现行的评价机制下,学校办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估等几乎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并把学生是否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是否获得奖项进行加分,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评奖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基于此,教师不免会以“奖”看人,或者是直接划分学生的获奖能力,从而给予一定的差别性对待。长此以往,必须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小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电子学档评价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