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环洞庭湖区域现代农业品牌建设的思考

2019-07-15董效康

戏剧之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益阳品牌农业

董效康

【摘 要】益阳滨水而居,洞庭湖畔,青山绿水、人勤地丰成就了其“鱼米之乡”的美名。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益阳在吹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号角的当下,应以品牌为“媒”,做好农业品牌文章,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基于对益阳市现代农业品牌现状的调研,提出了该市农业品牌建设方面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对同处于环洞庭湖其他区域的现代农业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洞庭湖;农业;品牌;建设;益阳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211-02

2018年作为益阳市品牌建设年,为进一步全面了解益阳市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情况,由民进益阳市委牵头,组织民进赫山支部及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有关专家组成了重点课题调研组,深入益阳市农业局、工商局、南县、福建泉州等涉农部门、企业以及农业品牌建设成果显著的省外城市,调研了本市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情况,学习了省外城市农业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益阳市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现状

发展现代农业,做好农业品牌文章,益阳农业品牌建设成绩突出。 近年来,益阳市加大了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农业产品认证与商标的申报工作,申报成果丰硕。截至2018年10月份,全市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标志的农产品有462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7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中华老字号14个,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名牌产品125个。

我市重视农业生态、农业质量建设,具有较好的农业品牌发展基础。2016年,资阳区成为湖南省首批“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017年赫山区、安化县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单位,南县成功申报为全省“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县。2018年,南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虾稻米之乡”。

近年来,我市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了特色农业发展格局。以沅江市、南县、大通湖区为主的湖区着重发展商品粮、芦笋、水产和食品加工业,以安化县、桃江县为主的丘陵山区着重发展茶叶、竹笋、中药材加工、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以赫山区、资阳区为主的中心城区发展粮食、食品加工和蔬菜产业,“一县一特、一片一业”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我市县域农业品牌异军突起,品牌引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安化黑茶、桃江竹笋、赫山大米、沅江芦笋、南县小龙虾、大通湖大闸蟹、资阳休闲食品等县域农产品声名鹊起、声名远播。“安化黑茶”获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并成为中欧互认地标產品,安化县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南县小龙虾”“安化黑茶”“大通湖大闸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桃江竹笋”“沅江芦笋”获颁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二、益阳市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益阳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重商标申请轻品牌建设,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品牌扶植政策力度不够,存在品牌质量风险等等。具有危机意识,寻求差异化发展之路,在做强做大益阳农业品牌时,我们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品牌意识不强,重商标申请轻品牌建设。2017年全市共申请商标6996件,注册3503件,其中涉农产品申请商标4280件,注册2480件。加上往年商标申请、注册的数量,可以看出涉农企业商标申请的积极性高,本市涉农品牌商标申请注册保有量与增量很大。但因为部分涉农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对品牌理解不够,不仅商标使用规模小,也不重视在商标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加大投入内塑产品质量、外树品牌形象,实现从商标到品牌的升级,以致我市农业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数量与农业大市身份不匹配,品牌建设与我市经济发展要求和水平不相称。

(二)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我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国驰名商标”及称号不少,但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除“安化黑茶”品牌享誉国内外,唯其独大,我市优势农产品如大通湖大闸蟹、南县小龙虾、稻米等未能在全国形成较大品牌影响力,相对“阳澄湖大闸蟹”“潜江小龙虾”“五常大米”等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较弱,对我市相关农业产业外向型发展引擎力不强。

(三)政府扶植政策缺乏连贯性,力度不够。2018年是益阳市品牌建设年,过去几年,我市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品牌强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扶植政策,为益阳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流,加速了商标注册总量的快速增长,品牌建设工作出现了新的高潮。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品牌建设帮扶政策,出现市、县两级政策不连贯,且奖励标准过时、过低,客观上影响了我市包括涉农企业在内的企业创牌的积极性。

(四)存在品牌质量的风险。我市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还相对较低,部分农业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统一、标准化的原料基地,农产品或原材料规模、品质难以持续稳定地满足市场需求。在增加产量逐利的动机下,存在盲目扩张,降低原材料标准,忽视品牌质量的风险。其次,存在忽视生态保护,滥用农药、化肥、激素,损害“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等称号的风险。另外,还存在滥用区域公用品牌,不重质量管理、以次充好,伤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风险。不重视农产品质量,不紧抓品牌质量关,势必会“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出现如“毒大米”“山寨大闸蟹”等涉农事件,为我市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益阳市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一)夯实农业品牌发展基础,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产品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我市在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中,要打好“绿色牌”“有机牌”“安全牌”“生态牌”。一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制订标准体系并认真组织实施,大力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识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为品牌农业发展打牢质量基础。二是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可以借鉴成福建泉州市强化“证后”监管的经验和做法。泉州市通过加强“三品一标”申报资格审查,开展“三品一标”企业年检,加强对入市获证农产品包装物标识的准入管理,严厉查处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农产品认证标志的行为,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关。

(二)增强农业品牌建设共识,发挥示范效应。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没有农业自主品牌建设,就没有强大的现代农业。品牌化是助力现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品的品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全市上下,应形成重视农业品牌建设的共识。通过宣传引导,加大对重点企业、知名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形成争创品牌的浓烈氛围。鼓励优势企业发挥龙头作用,通过支持其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产业标准,技术升级提升产品品质等措施打造我市农业区域品牌,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推动我市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在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方面,我市本土企业有能力也有义务担当重任。

(三)做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规划与建设。近年来,“安化黑茶”作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对我市黑茶产业的带动价值有目共睹,2017年其产值突破150亿元,带动了安化县15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我是农业品牌的一张名片。由此可见,做强我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可以有效整合我市“多而散、小而弱”的农业品牌资源,帶动我市区域农业产业的集群发展,助推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实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要以区、县域或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突出特色与产地优势,打造资阳区以槟榔为主打产品的休闲食品品牌;打造大通湖以大闸蟹为主的水产品牌,打造南县以小龙虾为主的稻虾品牌;打造赫山区以休闲农业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品牌;打造以桃江县以笋竹为主的农业品牌;打造沅江市以芦笋为主的鲜蔬品牌。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并注意产业链的开发与建设。如依托南县稻虾养殖优势,打造南县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小龙虾养殖、小龙虾餐饮、小龙虾深加工产品、稻虾大米等品牌产业链,充分发挥区域公用品牌的产业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可以借鉴“安化黑茶”的“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共同建设的经验,走品牌集合之路,形成规模优势,实现本地区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

(四)加大政策支持,完善落实奖励机制。我市农业品牌数量实际不少,但缺少可持续性发展的知名品牌,部分企业缺少成就知名品牌,甚至百年品牌的雄心壮志。究其原因,或“小富即安”心理作祟,或抗风险能力差,或担心被“山寨”。因此,要促进我市农业品牌发展,必须出台相关促进农业品牌发展的政策与激励措施,引导涉农企业深耕农业品牌,做强做大益阳农业品牌。一是,每年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补贴、奖励的方式重点扶植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品牌农业企业。二是,对品牌涉农企业的产品宣传、推广给予财政资金补助。三是,落实市财政对新增地理标志的商标品牌每件10万元的奖励,落实市农业局对参加省内外的凝噎展销会给予参展摊位补助政策。四是,加强品牌保护和品牌监管,建立区域公用品牌技术标准与准入门槛,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预防出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损害品牌形象的事件。五是,加大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加大对商标、包装等品牌形象的保护,严打“山寨货”,净化市场。

(五)推进传统与现代营销手段相结合,加速品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格局之下,电商作为一种现代营销手段与渠道,不仅与农产品的结合为品牌农业发展插上了翅膀,也使传统农业中衍生出“智慧农业”的发展新模式。以举办湖南益阳生态农业智慧乡村互联网大会为契机,大力推进我市“互联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国农业农村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品牌,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手段,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传统营销方式与现代营销方式的融合,提升我市农业品牌销售力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吴天龙.推进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 [J].农村工作通讯,2017(22).

[2] 陈文胜.农业大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湖南实证研究[J]. 开发研究,2014(06).

[3]陈志辉.湖南农业产业化与品牌战略有机结合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猜你喜欢

益阳品牌农业
刘杨作品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刘杨作品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基于“益阳消阴”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浅析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