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记录的力量
2019-07-15蒋涵宇,樊传果
蒋涵宇,樊传果
【摘 要】主流纪录片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它所纪录的主要是重要事件、人物或主题。在纪录片多元发展的时代,追求主流价值诉求是纪录片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纪录片中存在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主流纪录片的价值构建与国家形象塑造有着密切的关联。
【关键词】主流纪录片;价值构建;国家形象塑造;舌尖上的中国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191-02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这个国家发展的重大节点上,应运而生了一部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大型纪录片——《四十城四十年》。这是一部由全国四十家城市电视台联制联播的四十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另外,还有央视科教频道制作播出的纪录片《中关村》、农业频道制作播出的纪录片《中国乡村变迁记》,以及近期央视与中共中央联合制作的十八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一系列纪录片。简而言之,以顺应时代潮流的价值观表达为主要诉求的作品已成为当今中国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纪录片价值构建与国家形象塑造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价值与价值构建
价值是一种主客体间的关系,价值问题是一种哲学问题,纪录片的价值认知需要从艺术审美、思想启迪、文化传播、文献典藏、产业开发等方面进行思考[1]。而主流价值则是伴随着纪录片的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共生。到了20世纪80年代, 不仅有多元化发展的社会思潮,也因为中国纪录片的主流价值逐渐被纪实主义美学占据, 而追求主流价值观的“中国特色专题片”日渐遭受冷落。
回顾纪录片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的纪录片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自身的位置和对社会的影响力。在纪录片诞生之初, 纪录片关注的焦点是给观众展示“山水风光”和“异域风情”。之后,揭示社会现实的纪录片逐渐增多,因具有现实的样貌脱离了假大空的批判,成了富有社会意义的纪录片。正如在格里尔迅带领下完成的“英国纪录片运动",成功地为纪录片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形象让其进入了更多人的視野,不仅对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意义,而且也对后来纪录片的发展走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话说长江》《望长城》《让历史告诉未来》等等这些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作品,在当时产生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风头十足可谓一时无两,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极具代表性的划时代纪录片。想象一下,当时人们想看的不就是能真实反映祖国壮美和繁荣富强的主流价值观纪录片吗?这些纪录片因满足了人们的价值需求,顺应了的时代发展潮流,从而引领了纪录片的发展潮流。当然, 反映主流价值观的纪录片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一)思想性是纪录片价值构建的核心
思想性是纪录片的价值与魅力所在,主流价值纪录片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因为它的严谨和真实记录,很多重要思想被很好地保存与传播开来。重大的历史事件因为涉及的范围之广和参与的人员之多,很难从单一方面去述说它的影响。但通过纪录片多方面的纪录,合成一部大型纪录片或系列纪录片,就可以多层级地全面、真实地反映真实状况及其中蕴含的主流价值思想。
例如《四十城四十年》这部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主流系列纪录片,就以小见大,反映了中国40年来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巨大发展变迁。纪录片的重点在于通过记录反映城市面貌的发展变化,通过描绘城市中各类人群的生活品质变化,表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展现40年的城市变迁。在鲜活生活的注视下,在博大情怀的承托中,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与城市的建筑切入,在梳理历史的记忆中,跌宕起伏地讲述城市发展变化的故事,还有那些时光岁月结晶的过往,和那一缕缕阳光折射出的未来。纪录片的真实地记录了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传达出主流价值观映照下的社会发展与情感诉求,体现出主流纪录片价值构建的思想性。
(二)揭示性是纪录片价值构建的关键
真正优秀的纪录片一定有真实、感人的情节和故事,揭示独特的鲜为人知的现实和历史真相。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深入中国远征军征战过的多处中缅遗址,采访了二十余位战争亲历者和研究专家,探访中国远征军当年集结和反攻作战过的保山、腾冲、松山、腊勐、龙陵、畹町一带以及完成缅甸之行。之所以如此追求真实不仅是为了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更是为了给观众揭示更多的细节。越细节就越能反映真正的历史。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他终其一生的“客体化”理论是一个揭示真正历史过程的理论。客观的事实给现在的人们再现真正的历史。正视真正的历史不再其上强加个人理念,分析历史的光明与黑暗寻求到达美好世界的道路[2]。纪录片的价值源于真实的记录,为了揭示真实的细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采访去寻找去探索。许多内容是首次披露和解密性的重要发现,这体现出了主流纪录片价值的揭示性。
二、表达方式与形象塑造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国家形象塑造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关系到本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来说,塑造、提升国家形象,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全年推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有重要推动作用。纪录片的纪实本质与“虚构”的电视剧相比,更有利于塑造“真实客观”的中国国家形象。下面结合《舌尖上的中国》进行深入探讨。
(一)表达方式
从主体角度上看,《舌尖上的中国》遵从的还是国家主义叙事手法,这是央视惯用的方式,继承了宏大叙事的纪录片理念。从大山到海边,乡村到城市,从蒸煮到油炸,其记录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其内容之丰富,理念之先进,播出后观众反响之激烈都是2012年的头筹。
从内容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从各地的食材着手,将沿海与内陆互相对比,南方与北方互相映衬,通过人们采取和制作食物的种种细节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从美食外延到历史与文化、传统与仪式、伦理与自然,传递着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让世界通过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来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正如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所说,《舌尖上的中国》要拍的不是食物,而是食物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食物只是一个切入点,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才是片中要表达的核心。
从叙述方式上看,《舌尖上的中国》偏向于故事化、细节化、剧情化,展现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背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从拍摄视角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以平视的眼光关注普通大众,将人文味与生活味“和谐”搭配。对于中国饮食这一范围广且繁杂的主题,该片通过寻找人与食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食物与文化的交集,打破以往“就食物谈食物”的困境,折射出纪录片从“仰视”到“平视”的视角变化。
从细节处理上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拍摄美食的独特制方法和口感着重表现从个人到家庭甚至族群的饮食习惯,然后再将中国独有的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联系起来,讲述舌尖上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最普通百姓的吃法与做法并以食谋生的生存方式,揭示了最普通却也最具智慧的生活。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成功的让观众从平民百姓的微观视角延伸到了更为宏大的家国情怀。不仅如此,本片的成功也证明了并不是只有通过大事件、大人物才能讲大道理。此般亲民近民的拍摄和一系列饮食文化细节的生动反映,反而更加让本片的主题和理念得到升华,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用豆腐、腌肉、萝卜、卤味,起藕的小船、晒鱼的大曬场等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食材、场景,表现了纪录片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厚实的文化底蕴。不虚、不假、不空,反而接地气,更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总导演陈晓卿说:“为了站在更加国际化的角度,去繁化简,本片节奏也更加贴近国际观众的欣赏品位。”虽然是小故事但是制作理念和在摄影方法上却是大气十足,与国际接轨。在单集的多线叙事中设置悬念,整季之间相互补充映衬,使得该纪录片的趣味性大大增加。多位导演更是运用了多种创作手法,例如:大全景航拍,非全知视角,多线条构图,故事化,戏剧化等。这些国际纪录片常见的创作手法与表现元素在该片中不断呈现。
(二)形象塑造
首先,在《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这集中,有段采摘松露的解说词:“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通过这一小段解说词充分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完全不是竭泽而渔的做法。通过从自然界获得美食并保护自然这个行为,将现今中国国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传递给全世界,树立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形象、国家形象,传达了低碳和环保的社会责任。
其次,《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将美食的制作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出锅……厨房里司空见惯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一个放心、安全的饮食环境。这在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危机的背景下,使数亿中国人又重新找到了传统美食的可贵与文化魅力。
最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彰显与传承也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有着很好的诠释。例如在《五味的调和》中有一段解说词:“苦尽甘来,是中国人在味觉上对‘苦的辩证,更是在逆境中习惯坚持的信念。最完满的人生,总是五味杂陈的。”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价值观,通过精美的画面表现中国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更为直接地向世界传达我们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财富。《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央视推出的精品纪录片,既承担着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功能,又担负着对内建构国家形象的作用。它的成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而通往国际影响的纪录片道路还很长,国家形象的塑造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这是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里西科·古兹曼的名言。纪录片需要的是价值构建,并通过正确的价值构建传播国家文化,塑造国家形象。透过纪录片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得更高更远,更加细致更加深入地看清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万千景象。
参考文献:
[1]唐宁.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价值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
[2](俄)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