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新型学徒制”运作模式探索与研究

2019-07-15邓军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组织架构运作模式

邓军文

【摘 要】“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大批中高级技能人才需要的前景下,由政、校、企,以及培训机构“多元联合”共同培养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论文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运营机制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运作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组织架构;运作流程;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31-02

前言

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有关要求和全国教育大会有关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相关意见,意见包括:(一)“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目标和任务;(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三)“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制度建设;(四)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四个方面。[1]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意见可以看出,目前当务之急就是鼓励基层首创,进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运作模式与具体实践的创新。

“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不仅需要体制保障,更需要组织保障,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是有效践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前提条件。“企业新型学徒制”运作模式必须在政、校、企、培训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机制,并对运作流程进行科学化地设计与梳理,实现财政、制度、组织、实施有机融合,为有效践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夯实基础。本论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践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相关意见的精神,在借鉴“现代学徒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运作模式进行设计与规划,以理清“企业新型学徒制”具体实践的基本思路,从而为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提供思路上的借鉴和方法上的指导。

一、政、校、企、培训机构“四位一体”联动运营机制建设

践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必须以政府引领的高度、企业为主体的角度、学校及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维度为纲领,在整体设计与规划的基础上,签订多方协议,建立职责明确、沟通顺畅、步调一致、运营高效的联动机制。

政府层面,联合人力资源部、财政部、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协调和调动政府各方面人力资源,加强政策性引导与宏观指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组织成立由政、校、企、培训机构联合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执行委员会,明确中央到地方政府各协调及组织部门关于践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相关政策、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规划、技能资格鉴定、绩效考核、财政补贴、岗位津贴等方面的内容。确定各部门负责人及岗位职责,与各部门共同探讨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机制,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并搭建“企业新型学徒制”管理平台,对各部位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过程监督与考核,为“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企业层面,根据企业发展各岗位用人需求,制定详尽的岗位用人计划、岗位职责、岗位技能标准、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岗位晋升通路、岗位技能证书要求、衔接性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岗位学徒补贴、岗位工资及福利待遇,并与各部门协调拟定“企业新型学徒制”相关协议,最终将相关文件递交给“企业新型学徒制”执行委员会审议。同时,企业内部成立“企业新型学徒制”管理委员会,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落实岗位职责,建立监督体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层面,与企业签订《“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合作培养协议》,秉承积极参与、通力配合、加强沟通、有效衔接为原则,建立学徒学籍及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立学徒信息资料管理系统,完善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将管理系统连接到政府“企业新型学徒制”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健全“企业新型学徒制”弹性学制与弹性学分制的管理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和相关的奖励制度。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毕业证书、计算机及英语等级证书的相关条件和要求。与企业、培训机构共同制定学徒培养计划、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组建校企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系列教材,构建学徒技能与职业素养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双师型”教师考核机制和岗位津贴制度。学校层面建立专门的协调与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与政府各部门、企业,以及培训机构实现有效对接与衔接,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强执行监督力度,不断提升“助力效益”,努力打造“企业新型学徒制”地方特色,形成品牌效应,彰显推广价值与辐射力。

培训机构层面,在签订《培训机构、学校、企业学徒联合培养协议》的基础上,应充当好为“企业新型学徒制”保驾护航的角色,切实做好与校企相衔接的技能培训计划,制定好阶段性培训项目与培训课程,并与校企各学习培训部门加强沟通,汇报学徒培训学习的基本情况,积极参与学徒培训学习方面的教学改革,协助校企教学资源建设,制定好学徒阶段性培训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案,并参与学徒技能考证培训工作,制定技能考证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有计划实施学徒考证辅导,倾心倾力为学徒岗位技能提升把好关、把严关。

二、政、校、企、培训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招生宣传机制的构建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模式,社会待业人员、再就业人员、转岗人员对这种新模式认知度不高,再加上目前对社会待业青年的岗前职业培训缺乏宏观统筹、系统管理、规范组织,因而一些组织机构出现各自为政、形式简化的现象,甚至一些企业为了拿政府岗前职业培训补贴,弄虚作假、私造培训资料、谎报培训实情,从而导致岗前职业培训组织混乱,严重缺乏公信力。

“企业新型学徒制”岗前职业培训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为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认知度、忠实度,以及公信力和影响力,建立政、校、企、培训机构联动招生宣传机制,进行跨部门联合招生宣传意义重大。首先政府相关部门从政策、制度、法律条文层面发布关于政、校、企、培训机构多方联合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相关意见和基本要求,从而为整个招生宣传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律保障,提升公信力,调动社会青年参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弹性学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企业层面,加强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前景、岗位人才需求、岗位竞聘、学徒津贴补助、员工福利待遇、技能人才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宣传,为社会青年参与职业培训提供平台保障和物质保障,提升企业吸引力和向心力,激发社会青年加入企业团队的热情。学校层面,重点加强教学平台、师资力量、学籍管理、学分制度、考牌考证、技能考核、毕业条件等方面的宣传,为学徒的“在校学生身份”和学历认证提供组织保障,吸引社会青年广泛参与弹性学制和岗前职业技能培训性质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层面,明确态度,确定方向,加强培训资历与培训实力方面的宣传,为学徒阶段性技能强化与培训提供强有力的第二平台支撑保障,激发学徒信心。

政、校、企、培训机构联动招生宣传进行统筹规划,拓展“线上线下”招生宣传渠道,扩大招生宣传辐射范围,统一组织招生宣讲会与推介会,形成招生宣传聚合力,最大限度提升招生宣传的传播力度。

三、“企业新型学徒制”运作流程设计与规划

1.构建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

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参与为原则,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在当地政府引导下,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执行委员会,由企业负责人任会长,学校负责人为副会长、政府部门负责人任监督理事长、培训机构负责人为执行理事长,各部门下设分管子项目小组长。会长负责“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定期组织“企业新型学徒制”研讨会,直接对整个项目负责,接受各部门监督和政府部門审议与考核。副会长协助会长制定“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并负责提出项目整体设计与规划的相关建议,共同完善项目的整体设计与规划。监督理事长负责对整个项目进行过程监督,监管项目进度和阶段性成效,并负责组织专家团队对整个项目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估。执行理事长负责执行整个项目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学徒技能考核,并向各部汇报岗前职业培训基本情况,并协助会长单位进行人事安排。各小组长(子项目负责人)分管子项目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并定期向执行会汇报工作情况。

各组织架构权责明确,相互沟通、相互协作、通力合作,共同对执行委员负责。在践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期间,按照整体计划,各部门各司其职,逐步推进,并形成阶段性成果向执行委员会汇报,遇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2.梳理运作流程,制定项目计划。

“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具体实施实行目标管理,各职能部门在加强沟通、相互协调、步调一致、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由执行委员会邀请相关专家,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运作流程进行梳理。同时以流程为主线,罗列出具体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分门别类,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并制定详尽的工作目标。各职能部门根据现有资源和工作目标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日程。各部门项目计划以总体工作目标为指引,实现内外部资源有效整合,整个项目推行保持“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确保步调一致,避免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现象出现。

3.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质量评估监管机制。

“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在明确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的同时,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形成任务与方案一一对应,并制定实施方案论证与审议机制,执行委员会负责对执行方案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与严格审议,规避“牛头不对马嘴”和形式主义的现象,力保具体实施方案的时效性与适用价值。当存在决策障碍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协助解决。

为确保实施方案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评估监管机制,由政府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对整个项目进行过程性监督和阶段性成果质量考核与评估,对于一些不合格项目和“烂尾”项目进行通报批评,并建立相关的惩治制度,督促各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杜绝推诿,确保整个项目有序进行,从而为整个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

总结

运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是践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重要组织保障,缺乏有效的组织,“企业新型学徒制”将拘泥于形式,很难凸显创新性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独特的优势和社会效益,同时政府层面的绝大部分资源投入也将“鱼沉大海”,无法彰显其应有的社会服务效能,企业技能人才短缺最终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一项系统而又繁杂的项目工程,牵涉多个不同职能部门协作办公,因而协作机制与体制建设乃重中之重。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运作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进行科学设计与规划,并建立相关的协作机制和制度保障,是有效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http://www.mohrss.gov.cn/gkml/zcfg/gfxwj/201810/t20181024_303482.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官网.

猜你喜欢

组织架构运作模式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问题梳理及组织架构选择问题分析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