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2019-07-15龚文博陈元元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施工方法技术要点

龚文博 陈元元

摘 要:在公路施工中,要求必须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合理选取换填施工方法,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才能提升工程质量,才能实现公路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路基换填;施工方法;技术要点

1 路基换填施工方法

1.1 砂石垫土层换填法

运用卵石、碎石、砂砾、角砾、中砂、粗砂以及石屑等有良好级配的材料,不会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存在。控制砂石的最大粒径,使其控制在50mm以下。作为良好的换填材料,砂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控制存在排水要求的砂垫层,使其含泥量处于3%以下。当换填材料属于粉细砂或石粉时,应对超过总量30%的卵石或碎石进行掺入,使材料的级配状况得以改善。作为采石场筛分时的细粒废弃物,石屑的性质与砂接近,在换填材料中进行使用时,有不错的效果存在,但应对含泥量和含粉量实施控制,促使垫层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对于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地基进行运用时,不得不对砂石等渗水性材料进行选用。对于振动荷载承受的地基而言,在地基处理时,不能使用砂垫层。

1.2 粉质粘土垫土层换填法

土料中存在5%以下的有机质含量,且不得有冻土或膨胀土存在。当有碎石存在时,粒径应控制在40mm以下。粉质粘土垫层在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地基中进行运用时,土料中不得有砖、瓦或块石夹杂。粘土的夯击密实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不得将其作为换填材料进行使用。在回填施工中不得不对粘土进行使用时,应运用30% 以上的砂石进行均匀拌和。当对粉质粘土实施大面积换填且运用到大型机械夯压施工时,土料中碎石粒径可达到50mm 以上,最大不能超过100mm,否则会对垫层的夯压效果产生影响。

1.3 粉煤灰垫土层换填法

选用的粉煤灰应与相关标准对腐蚀性和放射性的要求相符,粉煤灰垫层上应对0.3~0.5m的覆土实施覆盖。粉煤灰垫层中对掺加剂进行掺入时,应运用试验的方法使其性能与适用条件得到确定。根据粉煤灰燃烧后出现的玻璃体的粒径进行分析,应属于粉土的范围内。

2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长25km,地处北方地区,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按照一级公路的标准进行设计,公路为双向4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80km。该路段的路基存在一定的沉降,施工单位需要将原地基挖除一定范围和深度,然后间符合要求的石土进行换填,从而使路基的承载力有效增加,防止产生路基病害。

3 公路工程路基换填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测量与放样

施工前,要对导线、中线等路线进行恢复和固定,复查和增设水准点,复核工程量,测量横断面,复测高程,将边坡、坡脚、取土坑、弃土场、路基边缘等具体位置进行现场放样,将其轮廓标明,并上报监理人员进行审查。采用木桩作为路边线和路中线的控制桩,将断面桩在直线段每间隔50m放置一个,在平曲线段每间隔25m放置一个,在个别拐点位置每间隔10m放置一个;另外,将两个控制桩布设在施工区域外;将一个断面控制桩放在结构物两侧,避免损坏控制桩;同时每隔50m将一个φ15cm、高1m的水泥里程桩设置在路边侧,将桩号标注在里程桩上,便于完成施工后进行检查。

3.2 路基排水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路基的排水状态始终保持良好,将一些临时排水设施修建在路基两侧,避免积水冲刷到工程或附近农田。施工单位要有效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设置临时性排水设施,确保农田、耕地内不会流入积水和淤泥。

3.3 土方挖方

开挖方式需要根据路堑的深度、地形地貌、土方调配情况进行确定,对于较浅的路堑,可以通过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进行开挖;对于较深的路堑,可以通过横向台阶分层开挖;每层挖出一条通道后,需要对两侧进行挖掘,便于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和出土道路;通过阶梯式开挖风化破碎岩体,能够使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保障,从而使阶梯式的边坡逐渐形成。在开挖过程中不允许进行超挖或乱挖;如果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有石方,需要将分界线设置在土体与石方中,并与监理人员沟通对边坡挖方施工方案适当进行修改。在对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进行标高时,需要对压实引起的沉降量进行综合考虑。开挖过程中,要加强保护地下管线、文物古迹、缆线等,通过有效措施避免周围环境受到破坏。

3.4 填前碾压及软基处理

填筑路基前,需要通过YL20压路机对清理后的施工场地进行压实,直到压实度与设计要求相符为止。基底处理具有较多的方法,一般采用砂砾垫层、抛石挤淤、路基换填、填砂砾等多种方式进行路基填料施工。对于旱田段进行40cm的砂砾换填,填前碾压要控制8cm左右的沉降量,在水田段进行80cm砂砾换填时,填前碾压要控制16cm的沉降量。不宜将风化片石应用于抛石挤淤中,其尺寸要超过30cm。当软土层平坦时,两侧对称抛填碎石,向两侧挤出软土。如果软土层横坡超过1:10时,抛填施工需要从高向低进行,并在低侧边部多抛直至其部位有2m的平台顶面,然后通过小石块进行填塞垫平,通过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

为了使路基的压实度得到保障,在对土质基底挖除以后,需要对路基表面进行30cm的翻松,随后进行平整压实路基,确保路基压实度在96%以上。路堤超过0.8m的填土厚度时,需要压实土质基底直至无轮迹才能够进行路堤填筑。在施工中,一般使用天然级配砂砾作为砂砾垫层材料。在完成摊铺后要进行适当的洒水,压实作业分层进行,压实厚度控制在大于15cm且小于20cm的范围内。要防止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出现在砂砾石使用中。砂砾垫层要比路基边脚宽出60cm,通过片石护砌的方式防护两侧端,防止流失大量砂砾料。高填方路段的基底强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后,需要上报监理人员进行审查,批准签字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

3.5 路基填筑

填筑施工中,所使用材料不允许有草泥、腐殖土、树根等物质,确保路基填方材料的路径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路基填方28d以前,需要根据填料类别、压实机械性能和技术标准选择试验段,路段长度在100m以上,试验段要选择在新填路基内,通过试验段对碾压机具、压实系数以及填层厚度进行确定,终止将其作为填筑施工的有效参数。在进行路堤施工时,需要通过分层填筑的方式进行,整平摊铺通过平地机和推土机来完成,根据“四区段、八流程”的方式进行路堤摊铺碾压。四区段是将施工路段分为4各区域,一是填铺区,二是整平区,三是碾压区,四是检测区。八流程主要指实际施工的八项流程。

在填筑时,每层的松铺厚度要控制在30cm以下,挡墙后台的土方厚度要控制在20cm以下,实际填料宽度要大于设计宽度0.3cm,从而确保边坡路堤在修整以后其压实度能够达到要求。在测定完路基填料的含水量以后才能够允许其进场,如果含水量过高可进行晾晒,如果含水量过低可进行洒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压实期间要确保土方具有均匀的含水量。前后的施工单元在洒水或晾晒时可交叉进行作业。压实设备需要在试验段进行确定,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更换和调整设备。通过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时,在直线段从两边向中间进行碾压,在曲线段从内向外进行碾压。碾压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km左右,本次碾压与上次轮迹保持40cm的重叠,共需要碾压4—6遍左右,第一遍和最后一遍需要静压,其他的都是震压。在路基填高超过1.2m时可采用冲击碾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换填施工作为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之一,需要施工單位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使道路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均得到有效提升。虽然在具体施工中,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都影响着换填处理质量,但是在综合考虑工程区域的施工条件、地理特征以及地质条件以后,能够因地制宜的选择换填施工的有效方法,使工程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促进公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凯荣,余周.高速公路路基换填施工技术及实例探讨[J].建设科技,2016(9).

猜你喜欢

施工方法技术要点
果树嫁接改良技术要点
探究建筑屋顶的施工要点与施工方法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