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19-07-15贾林艳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交流核心素养

贾林艳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有广泛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的思维品质、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等的有机组合,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基础知识,对小学生其他素养的培养根部不重视。本文旨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小学语文阅读中语句理解、习作水平和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能力;习作水平;交流

核心素养,简言之,就是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他是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的发言,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一种社会生存本领,长期有用。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有较强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抓好晨诵,午写。让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晨诵半小时,午写一刻钟,这看似简单的一点时间,却能在长期的训练中,让学生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晨诵时,教师要选择经典篇目,指导孩子体会语感,在语感体会中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对于后进生,教师要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不能放弃他们。从字词句段篇等方面加以引导,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一切自然天成。对于名家名篇,教师可以重点进行引导。如记住优美的词句,学会在作文中应用。对于经典古诗词,教师则根据平仄押韵等手段教会学生记忆,在记忆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会渐渐提升。

2 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习作水平

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教师在作文训练课上,必须加强培养。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如在生活中学会写作文。这也就是作文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春节就让孩子写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吃年糕,吃团圆饭,收压岁钱,贴春联,走亲戚,这些都可以作为作文的内容,因为孩子亲自做了,所以写起来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写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教给孩子写作方法,如开头怎样写,结尾怎样写,怎样引起读者的兴趣,这都是作文中必须教给孩子的内容。当然,还可以进行范文赏析,范文赏析可以让孩子从范文中学习人家的遣词造句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也非常重要,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修辞方法的训练。“燕山雪花大如席”,他家的房子只有豆腐干那么大,小鸟在天上快活地飞来飞去......看,加上修辞方法以后,枯燥无味的句子变得生动有趣,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 注重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单元考试中,学生失分最最多的总是阅读题,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深入不下去,不知道文章到底写的什么意思,太浮躁,不会认真去读原文。其实,很多答案都是藏在原文中的,只要认认真真去读,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可是,这样白白送来的分数,孩子们也不会要,真的非常可惜。事实上,孩子们不是不想得这个分数儿,是他真的找不到,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

那么,怎样教给孩子阅读方法呢?

一是静下心来,认真读原文,并养成一边读一边画的好习惯。画出文章的优美词句,画出开头和结尾,体会开头结尾的写作方法。

二是對照问题找答案。找答案时,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包括近义词,反义词,解释词语等问题,只要抓住重点,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中。即使找不到答案,只要反复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都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那么,孩子们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去思考,太浮漂。放下浮躁的心,这可以成为做好阅读题的根本保证。

4 引导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阅读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怎样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呢?这就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时代特色。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了这篇文章。

有些文章还涉及历史、地理和建筑等内容,包罗万象,教师要把对这些内容的指导作为重点。理解文章字面意思只是语文阅读的一个窗口,学生越过这个“窗口”来了解人文地理和哲学思想等。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对这个“窗口”的认识,而忽略了窗外美丽的“风景”。学生如果想更好地了解窗外的事物, 就必须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思考文章的字面意思,思考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还需要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例如《巨人的花园》这课,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读全文,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如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通过类似的提问,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注意信息,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效果。教师接着可以提出,文中巨人的花园里的花为什么凋谢了?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先独自进行思考。课文阅读完后,教师可以提出“你对巨人的改变父亲有什么新的看法”,培养学生结合自身思考问题的能力。

5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教师应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每天都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书目可以非常广泛,大到人文科学,小到作文选等,都可以读,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读的多了,孩子们便了解了文章的章法结构,布局谋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小学生要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必须多读多练,不仅数量要多而且质量也要多。小学语文讲义中的课文虽然精美,适合学生学习, 但是也有很多局限。许多学生对语文课文中的内容耳熟能详,重复翻阅对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有限,其次语文课文大多要求精读,而课堂时间又较少,因此学生的阅读面较窄。为了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下提高学生的相关阅读能力,必须发展他们的课外阅读。部分教师由于一些原因不支持学生进行课余阅读,这对他们阅读能力的进步有很大阻碍。这些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态度,提升学生对课余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训练,长期培养。只要坚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定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

[2]曾令菊.基于核心素养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6).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交流核心素养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