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2019-07-15杨娇丽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思政教育作用

杨娇丽

摘 要:在高校教学体系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外,为促进学生树立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以后人生道路方向,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想要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需要了解其内心世界,对其心理上的想法进行研究,确保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对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进行研究,了解高校学生现状,结合其实际学习情况展开调查。

关键词:心理教育;思政教育;作用

1 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

为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除了要对其进行专业课指导,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心理教育是指对存在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开导,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对生活缺乏信心,或者曾经受到打击在心理留下阴影的患者进行治疗,使其对生活充满希望。相对于思政教育而言,主要是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帮助学生对未来进行合理规划,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心理教育工作不断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并下发相关文件加大对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促进我国教育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其中,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思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心理教育的帮助,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成长。不过,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心理教育重视度不高,造成了两者之间严重失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一定影响。

2 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 深化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

首先,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中,心理教育可在其发挥一定作用。相对于心理教育而言,其重点治疗学生存在的心理疾病,通过学生外在行为充分挖掘其内心想法,以便更好的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1]。思政教育是通过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在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下,即使开导并纠正其行为上的错误,并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提供有效帮助。心理教育在一定层面上深化并丰富思政教育内涵,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主动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去,从而更好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身体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其次,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与高校学生共同探讨生活、学习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中面临的问题,增强学生自信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具有越挫越勇的能力,使其在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心理教育还可有效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步入社会后,人际交往成为学生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无论在社会中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与人沟通交流,这是能够促进自我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

2.2 补充和完善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其主要是通过引导、对比、举例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思政教育内容。不过,在以往的思政教育中,主要偏向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缺少对心理教育的重视,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心理教育的引入,为思政教育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教师应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对于一些情绪低落、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加以鼓励,并积极开展相关课外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

2.3 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

2.3.1 增强了思政政治教育的预见性

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不良行为,部分学生出现了诚信缺失、责任感不强、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现象,导致学生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来越差,如果将这些不良习惯继续维持下去,严重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在思政教育中,其预见性不强,对学生不良行为没有进行控制,导致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教师应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通过与学生进行接触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控制”。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思政教育,在心理教育的帮助下让学生真正领会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2]。

2.3.2 巩固了思政教育的科學性

为了巩固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可通过不同的形式、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促使学生在自觉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与道德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

2.3.3 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上面,忽视了对学生心理上的关心,导致学生太过敷衍,对思政教育内容不够重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利用课外活动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对学生心理上的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3 心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的具体途径

3.1 与时俱进,从思想高度上实现二者的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学生对社会变化接受能力不同,对学生心理上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如今,心理教育已经成为思政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其具有针对性进行思政教育,从而缓解现代社会给学生施加的压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我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开展心理及思政教育。

3.2 夯实基础,从教育目标与内容上实现二者的结合

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应将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相对于心理教育而言,其注重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而思政教育其注重的是学生道德水平的培养。可以将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的同时又注入思政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在心理、身体上的健康发展[3]。

4 结语

相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而言,其存在较多不合理性,针对我国高校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培养,应不断引进心理教育,从教育目标以及内容上实现二者的结合,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增加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高立威,姚淼.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68-69.

[2]武奇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4):77-79.

[3]孙佳特.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途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33):196-197.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思政教育作用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