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

2019-07-15杨静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高校图书馆互联网+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渗透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且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可以更加便捷高效的获取想要的知识,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基地,为了应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应结合网络时代的产物,来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水平。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方法和模式,使得高校图书馆服务可以和网络时代共同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

创新带来发展,所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服务,为了适应当前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就要根据网络时代的特征,以及网络时代的管理模式,来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并且高校图书馆要利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快捷化信息来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为高校学生带来更加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

1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1.1 学生使用图书馆的频率降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查询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识。所以网络成为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且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所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使用图书馆来进行信息查询的频率越来越少。甚至一些学生忽略高校图书馆这一查询知识的途径,因此,高校图书馆知识储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得到了下降,又因为一部分图书馆在管理模式和知识储备上仍然遵守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从而导致一些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根本不去图书馆去查询相关知识。并且由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落后,一些学生将高校的图书馆当做另一种形式的自习课堂,高校图书馆的使用性能得不到显现。

1.2 高校图书馆信息储备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储备了世界各处的学术信息。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已经普及于每个人身上,学生和教师可以快速地通过移动设备来查询各国各地的学术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再是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且在高校图书馆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但是大学生正是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参与对象,又因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时代思维较差,没有运用网络来丰富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储备范围和储备量,导致了现有的图书馆知识储备量已经满足不了高校大学生的知识需求,所以当前大学生已经很少将图书馆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1.3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想提高图书馆在学生学习中的影响力,就要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来丰富图书馆资源的储备量和储备范围。但是由于一部分高校图书管理员专业素养较差,没有树立完备的服务意识和具备完备的服务手段,并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该部分管理人员也没有对互联网的含义以及互联网信息传递手段进行了解,在高校图书馆管理问题上,该部分管理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来进行服务。使得高校图书馆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逐渐降低,从而抑制了图书馆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手段

2.1 改变知识储备重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高校图书馆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就要在图书馆管理中融入网络化的知识传递途径。并且高校图书馆作为传统的知识收藏组织,一定要顺应当前“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信息传递手段,做到与时俱进的信息传递方式。所以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想要使图书馆在学生中的影响加大,就要根据高校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以及生活需求,来储备相关的知识。比如当前大学生在毕业后更多的选择自主创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多地引进相关创业的书籍,来对学生的创业方向以及创业手段进行指导。并且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完善相关创业书籍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来对自身图书馆储存的知识进行整合。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借鉴国内外知名图书馆有关创业的书籍内容,建立相关的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各个书籍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加快捷地通过网络来查询高校图书馆的书籍储备量和知识储备内容。

2.2 注重学生阅读体验

高校图书馆的建立,是高校领导人员为了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扩展知识而建立的,所以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来,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创新自身的服务手段时,应当充分了解高校学生所感兴趣的书籍,以及查询频率最高的知识内容。利用网络来查询相关的书籍资源,并且进行有效的整合,比如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在图书馆中设立几台知识查询计算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计算机来快捷的查找图书馆中所收藏的书籍内容,省去了学生寻找相关书籍的时间。在传统高校图书馆中,学生想要搜集某一知识时,就要亲自到图书馆进行书籍的挑选,从而导致了不必要时间的浪费。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网络时代传递信息的快捷性来建立相关的图书馆书籍检索系统,学生在建立了高校图书馆检索系统后,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想要书籍的状态以及书籍储存的位置,并且学生还可以在书籍检索系统进行预约借阅,另外,高校图书馆在引进了其他最新的书籍后,可以通过书籍检索系统来进行更新信息的传达,使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内掌握最新的图书馆书籍信息。

2.3 增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下,因为一部分图书馆领工作人员与时俱进的素养较差,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从而抑制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所以高校领导要根据当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来进行定期的培训,使每个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了解网络时代的特征,以及网络传递信息的手段,认识到网络传递信息的快捷性与多元化。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将学到的网络知识运用到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为学生的借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另外,高校管理人员还要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筛选,一些年纪较大并且信息技术将差的管理人员要进行更新淘汰,将一些可以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的现代图书馆工作的管理人员纳入到主要的图书馆管理行业中,另外,这些新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可以在工作中吸取老员工图书馆管理的经验,提高自身图书管理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另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还应当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需求,来找寻相关的知识书籍,更新老化的书籍目录,在图书馆书籍管理中加入一些现代化的书籍,使得图书馆可以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3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提供图书馆服务时,要顺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方向,在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中融入网络化的工作方式,丰富图书馆的收藏书籍,并且建立相关的图书馆查询系统,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的借阅图书馆的书籍,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可以随着“互联网+”时代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海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39(03):63-66.

[2]李旭东.“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05):42-44.

[3]陈阿霞.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5):136-137.

[4]李楠.“互联网+高校图书馆”融合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01):38-43.

作者簡介

杨静(198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高校图书馆互联网+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