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能力
2019-07-15周璐超
周璐超
摘 要:档案是对于某个人或某个单位、某个单位既往历史的见证,关系到个人、单位、地区的立足和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可见,档案工作有较大的社会服务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才能不断破解服务难题,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能力,也是每一名档案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阻碍了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本文首先从提高档案工作社会服务能力的必要性开始谈起,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并试图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以期指导实际工作。
关键词:提升;档案工作;社会服务能力
档案是指一类由文字、图像等方式留下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证实了个人、单位、地区等不同层面为主体的发展经过,有较大的保存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传承文化的载体,对个人的维权、单位的建设管理起到不可替代的凭证和参考作用。档案工作,则是围绕档案所进行的收集、整理、编码入库、保存、使用等一系列工作,能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其对社会的服务效能。
1 提高档案功能社会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1.1 社会公众的要求
档案工作是社会公众和档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档案管理工作,社会公众能更全面、高效的实现档案的使用,一些原本已被尘封的信息,通过合理的档案工作呈现在社会大众眼前,以不断满足公众对档案信息咨询的需求。而且,合理的档案工作最大化保证了档案的真实性,特别是在涉及查证考据时能起到较大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档案的内容、层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也对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2 档案工作的使命要求
档案工作需要向社会大众传播档案文化,有效保存各类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以便于在需要的时候能高效的调用所需档案。各档案馆需要不断开发各类档案信息,使之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并发挥档案应有的价值,这也是档案馆赖以生存的使命所在。通过这些科学有效的档案工作,档案馆也在不断向社会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2 目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档案工作的服务意识不够
长久以来,不少人对档案工作缺乏认识,多数认为该项工作主要是为党政机关服务,有其保密性,而非面向大众、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一些单位对自身的档案建设也关注不足,常常有经费、设备投入不足的情况发生,档案室陈列介质落后,工作环境欠佳,馆藏结构也较为单一,缺乏向公众服务的全面性。在服务理念上,缺乏主动创新性,也不够贴近公众需求,没有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2.2 服务内容狭窄,服务效率低下
不少档案馆馆藏内容不够齐全,资源结构不合理,由于资料收集的不够完全以及保管不利等原因导致部分信息缺失,档案馆能向公众提供的内容信息自然也就不够全面,导致服务内容狭窄,无法全面反映社会历史,也不能对公众需求作出全面的服务。再加上服务方式较单一,只能提供较低层次的如档案原件的借阅、开证明等服务,大多档案馆在检索、查询方面仍以手工为主,也都会影响到档案服务的效率。
2.3 档案服务方式较落后
虽然随着电子科技信息的发展,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由于对该项技术的引进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不少档案馆并没有足够的服务意识,导致设备、投入均较陈旧和落后。目前,不少地方的档案管理工作仍以手工为主,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即使有些地方已引进信息化操作系统,但由于工作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信息化系统仅仅成为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却不能切实投入使用,也造成了档案工作社会化服务的障碍。
2.4 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不少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意识淡薄,分配在该岗位的工作人员也以闲职为主,甚至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并不注意引进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因此,这部分档案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流动性也较大,一些工作人员好不容易适应了档案管理工作,后又因各种原因调任至其他岗位,在工作前后交接上也缺乏连续性。由于工作人员本身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也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效率。
3 提高档案工作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3.1 树立服务社会的档案观
档案工作人员需转变服务观念,将服务对象从党政机关转移到人民大众,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处处考虑以方便群众为优先。需要规范窗口服务,提高档案的社会利用度;优化服务环境,除了借阅、开具证明等原始档案使用服务外,不断开发其他更多样化的便民服务。同时,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为其社会化服务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并开通绿色通道,实现人民和政府的便捷沟通,以便于解决实际问题。
3.2 拓宽服务方式,优化馆藏资源
要拓宽档案服务的内容和方式,首先需要丰富馆藏,尽可能使馆藏资料信息完善,打好资源供应基础。需结合本档案馆的特点,积极收集相关档案,扩大档案收集范围。定期对本档案馆内各类档案作整理,及时发现其中的缺漏项,向相关部门或涉及人员作再次的档案资料收集,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在具体服务方式上,可通过建立相关网站、杂志期刊,让人们可以通过相关搜索引擎便捷的获得所需的档案信息;也可以创办档案研究交流活动,让人们了解档案的作用、有效的利用方式等;加强档案工作宣传,使该项工作,特别是在进行档案收集时,能得到人们的支持。
3.3 创新服务方式
充分利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科技,为档案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以不断创新服务,提高服务效率。需打破行业、地区的壁垒,在各级档案部门间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并将其纳入整个地区信息化建设中,将原本分散的档案信息集中整合后再辐射出去,最终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在打造档案信息化体系的同时,对其各项相关工作需做到协调推进,以免出现短板现象,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加大经费支持,一方面用于信息化建设、硬软件的及时更新,另一方面则需完善安保系统,以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
3.4 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素质
提高档案服务能力,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其中的核心条件,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势在必行。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通过脱产培训、讲座学习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对自身业务的认识,提高业务素养。在上下各级及同级别不同区域之间的档案馆之间定期组织研讨会,实现工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在不断学习和交流中完善自我。
4 小结
总之,档案工作见证了个人、单位、地区乃至社会的历史进程,关系到其未来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档案工作人员需认真分析本档案馆工作中存在不足,努力寻找相应对策,以期不断提升档案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多更好的造福于大众。
参考文献
[1]李然,袁长英.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应在”点”上下功夫[J].山东档案,2015(2).
[2]王春英.浅议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J].黑龙江档案,2016,(1):101.
[3]李丹.基于大數据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创新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8):271.
[4]吴放,冯锐.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思考[J].兰台世界,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