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视角下中国农村工业化思想演变探讨
2019-07-15张震
张震
摘 要:农村工业化思想是基于二元经济结构提出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重要理论。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我国学界对于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必要性、途径和道路、内在机制和必然性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横跨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整个20世纪,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以社会变迁的视角系统全面地研究农村工业化思想的历史,以华西村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寻求对二元经济结构发展难题的深入思考,对于更好地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社会变迁视角;农村工业化;华西村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2.005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社会变迁视角
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基于此,社会变迁的视角即是以社会整体的动态变化为基础,研究处于变迁中和变迁后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的研究方式,关键在于对变迁的准确描述和变迁内驱动力的细致分析。本文以变迁视角对农村工业化思想演变的历史进程加以研究,从思想的发展历程描述并分析我国农村工业领域的发展和演变。
1.2 农村工业化
农村工业化又称乡村工业化。20世纪初,少数摆脱殖民危机的工业后进国家,为实现其国家现代化和其他战略目标,提出农村工业化策略发展工业和农村,进而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现代化。该理论的核心为,在广大农村区域充分利用廉价、大量的劳动力、充足的土地和原料资源,减少资本损耗和流通成本,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反哺农业和农村人口,进而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工业生产,最终实现工农互促的工业化进程。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对于农民现代化、农村政治和教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逐渐被纳入其中。
2 农村工业化思想的变迁
2.1 民国时期
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社会学界引入农村工业化思想。1928年,燕京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英籍学者戴乐尔在我国提出“农村工业化”议题,在《中国之农场与工场》一书中,其简要研究并分析了中国小规模乡村工业。自此之后,民国学者开始基于二元经济结构以及所处时代之特殊国情,努力探寻一条凭借农村的内在潜力与工业化力量相结合发展工业经济,改變国家命运的道路。
民国学界相继从经济学、农业技术专业、社区学派、工业合作化视角提出一系列农村工业化思想。其中,韩稼夫的《中国农业工业问题》认为农村工业化的最终目标是“将整个农村经济结构与社会生活,为之革新,使旧日农业社会之农村,变为工业化的农村”;在农村工业化的实现途径上,韩稼夫强调“工业合作”即“工合运动”的重要性,认为合作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另一主要思想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工业,在对农村的经济体制进行深入研究后,费孝通先生提出农村衰败的原因在于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不平等和列强的经济侵略,只有实行有效的农村工业化策略,才能对抗外来的城市工业体系,实现中国自主的工业化并振兴农村。
农村工业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路径和策略,在民国时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发挥了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是受限于民国时期的历史条件: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和孱弱的社会工业基础;农村工业化的实践尝试只是极小范围且小规模的,最终也全部以失败告终。这一历史事实也警醒我们,任何一种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式都是有条件的,现代化的路径策略选择需重视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2.2 建国初期
1949年初期,对于农村工业化的研究随着社会学的取消而被迫中断,完全失去了实践证明与理论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性。其直接原因是农村工业化与我国迫切的国家工业化的战略目标相悖,农村工业的发展会削弱有限工业资源的集中程度和效率,难以发挥计划经济和资源集聚效应的优势。分流拥有专业技术的工人,降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等。
但是农村手工业及一些轻工业在极小程度上被保留下来,得以使我国的农村工业的实践得以延续。当然,在“大跃进”运动之后,国家也发现了片面强调工业发展,而忽视、甚至制约农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巨大弊端,于是再一次推动社队企业、社队工业的有限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以及仍然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一时期的农村工业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农村工业化的理论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实践处于不成体系的自发性、小规模行为。
2.3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社会学重建以后,农村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得以迅速恢复并广泛地显现于对于农村工业化实践研究和指导中,推动着我国新一阶段国家工业化的实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发展,进一步深刻而全面地系统阐述我国的工业化(不仅是农村工业化)路径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可能的发展路径。
费孝通先生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江南地区,其提出小城镇发展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结合政策解放下的乡镇企业的兴起,即一定区域内普遍的农村工业的实践局面,促使我国农村工业化理论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出现了高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发展迅速,一部分地区的农村面貌迅速改变。费老通过对于江村的数次重访,提出基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小城镇发展理论,这与费老在民国时期的乡土工业思想无疑是一脉相承的。
2.4 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十八大以来,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新方位的判断,我国农村发展也迎来新的历史时期,即乡村的全面振兴时期。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和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积累,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乡村工业化的路径不再是发展和建设农村的唯一选择,而是在更宏观的背景下,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战略选择和有效补充建设和发展方式。
乡村发展和建设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的增收和提升文化程度,而是更加复合、全面的发展观念,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以,农村工业的消逝将成为必然趋势,在国家整体具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式和能力后,农村可以受益于这一结果,实现其自身更具生态优势和区别于城市的现代化。
3 以华西村的工业化进程为例
华西村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最有成效且相对成功的试验之一。
3.1 华西村工业化的必要性
华西选择工业发展实现其现代化目标的原因是多元的,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首先,华西的农业发展水平已达到同时代我国农村生产力最高水平,农作物年收获量已达到当时科技条件下土地生产力的极限。其次,华西选择以工业进行现代化是出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人口激增所导致的人地矛盾,农业稳定发展却仍旧无法改变贫穷状况。最后,所处时代提供大环境,华西所处的地理位置提供工业发展的基础。基于此,华西的发展必然选择工业,且必须解决贫穷问题。
3.2 华西村工业化的逻辑
基于农业相对发达状况的工业化是坚实的。在国家二元经济体制的格局下,工业化成了华西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唯一的发展选择。因为缺少除工业化之外的其他选择,所以华西在选择解决问题、实现现代化的方案实际上只有工业化一条道路。但是这并不意味农村工业化道路的普遍性,工业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而后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两者都具备,才适合采取这一条道路。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存在先前经济模式的基础对后续经济发展方式选择的影响。当一种经济生产模式的全部生产力,在实际生产中即经营的利润完全被释放出来之前,其不会被淘汰。所以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在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必然是由先进农业步入工业化的发展顺序。当然,基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社会形态进入更高层级之后,这一顺序是可以越级发生的。华西在偶然性基础上依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必然地选择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3.3 华西工业化的现状和前途
以华西公布的数据来看,华西已经完全实现了乡村的现代化。其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华西现存工业的最主要目的是维持村庄的正常运行以及劳动力的合适安排。在可预见的未来,华西本村工业的社会意义将重于其经济意义;而华西的经济发展重点将放在资本投资和对外产业拓展领域。就华西的现有工业而言,华西的工业部门缺乏高效率转型的基本条件,而其对外拓展的资本支持力不足,华西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村务及企业改革效果仍待观察。
另外,在完成工业化之后,华西的发展从未是孤立的,在其周围三房巷、华宏、长江等一系列村子的经济发展并不落后;而在同样的行政范围内,镇域经济的发展与乡村发展的相互作用是不应被忽略的;更大层面上,苏锡常地区县域及整体经济发展的协调与高水平使得华西的发展融入并借力于整个区域的发展,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华西正主动或不可避免地逐渐将自主发展的权利交于整个区域。
4 对农村工业化的总结
农村工业化往往是与工业化较晚,存在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差异的国家和地区相联系在一起的。从我们的实际国情来看,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内,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经济体系不会短时间内改变,农村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从而与城市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相协调,农村工业化仍将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农村工业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和发展战略,它应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信息化的总趋势相统一而协调一致,以期于达到促进农村發展与国家工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农村工业化应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大战略,要注重农村生态资源的保护,应当走出一条适宜于我国国情和乡情的新型、清洁型、现代型农村工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简心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发展模式思考[J].时代农机,2018,45(06):37.
[2]单庆,郭慧,武淳.华西天地——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采访纪实[J].党建,2017,(06):20-24.
[3]彭南生,金东.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J].史学月刊,2010,(11):80-85.
[4]耿瑛.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J].东方论坛,2010,(04):30-34+125.
[5]李成贵.中国农村工业化理论研究评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2,(06):34-45+80-81.
[6]邹农俭.苏南农村工业化与社会变迁[J].浙江学刊,1994,(02):60-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