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2019-07-15吴晶王睿
吴晶 王睿
本文为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cx2018085)阶段性成果
【摘 要】 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物质和精神文化认知两方面调查了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观点,提出了有效借助留学生进行文化传播的几点建议:我国应当充分发挥历史优势,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提高对留学生的管理力度与质量,不断提升我国的留学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 在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知;“一带一路”;调查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长期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的引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基本原则,使高等院校成为知识文化跨国际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媒介,我国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文化的国际理解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际生跨国流动的动机和模式一直在发生变化,留学生在选择目标留学国时的考虑因素也日渐多重。[1]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成为重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留学生是能够亲身感知留学目的国文化的群体,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对外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下高低语境的碰撞,留学生必然要经历从文化冲突到文化适应的过程。[2]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深入探析陕西高校留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知情况,对我国进行以留学生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传播基本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物质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调查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观点,并分析如何为改变其中的刻板印象和发扬其积极方面做出改变。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量化研究的方式,以陕西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观点进行收录采集。我们将中国文化分为两大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涉及历史文化名迹、传统食物、购物方式、新兴技术等。精神文化包括语言学习、传统文化节目等。
由于陕西师范大学特殊的地域特征,近些年,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推进下,留学生教育中来自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数量占据主导。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40份,有效问卷31份,并有10人参与深度访谈。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也门、印度、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泰国、越南、韩国、俄罗斯等国。
二、研究结论
西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之一,留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留学生对陕西文化的认知基本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1、对物质文化的认知分析
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为“有形文化遗产”,是能够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城市社会生活的代表。本研究列举了陕西历史文化名迹、陕西传统食物以及中国新“四大发明”,调查分析留学生对其认知程度及观点。
历史文化名迹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象征物,也是一个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列举了兵马俑、秦始皇陵、西安城墙、大雁塔等著名古代建筑。“不知道”和“知道一点”的留学生分别占比37%,“了解很多”的留学生占比26%。总体上留学生对陕西历史名迹认知较为乐观。值得注意的是,留学生对秦始皇陵的了解程度最高。经过深度访谈,我们发现,原因是秦始皇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一,宣传力度较大,留学生通过课堂、媒体宣传等方式對其产生兴趣。反之,半坡村遗址和碑林是留学生群体了解程度最低的两处历史名迹。
食物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承载。我们分别列举了肉夹馍、凉皮、臊子面、羊肉泡馍和胡辣汤。留学生对陕西食物文化的体验经历较少。经过访谈发现,其原因是部分留学生认为陕西小吃不卫生等。国家刻板印象可以被归纳为: 特定社会群体对于某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传统等综合情况及其国民所持有的固定化、概括化的认知与评价,它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3]但对于少数尝试过陕西食物的留学生群体,“吃过且很喜欢”的人数大于“吃过但不喜欢”。这说明在突破刻板印象且愿意尝试的留学生群体中,陕西食物为其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同时,留学生特殊的文化习俗也是影响其体验陕西食物的一大因素。由于陕西师范大学的留学生大多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特殊的文化习俗使留学生对其的喜爱程度不高。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以及网购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代表着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智慧。从图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对此的满意程度非常之高,占总数的87%,且仅有2%的留学生没有全面了解过中国“新四大发明”。许多留学生表示,新时代技术之便利使其受益颇多,并希望将技术引进自己的国家。除此之外,留学生对“中国制造”的看法也有所改变。来华前,留学生认为“中国制造”都是一些产业链底端的产品。而来华后,有留学生表示 “小米”、“华为”都是一些值得信赖的高质量科技产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强以及媒体宣传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传统物质文化逐渐走上国际舞台。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时代创造出的科技成果不仅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而且提升了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印象”。
2、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分析
非物质文化不仅象征着民族历史感与文化多样性,还激发着人类的创造力,使“活”文化代代相传。我们列举了陕西方言、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化节目、对陕西师范大学学生观点以及了解陕西文化的渠道。
方言不仅具有地域特色和感染力,还承载着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在调查对象中,三位留学生没有了解过陕西方言,两位留学生表示“极不喜欢”和“较不喜欢”,其余的26位留学生均表示对其颇有兴趣。经过访谈发现,对学习陕西方言有兴趣的留学生,都是汉语达到初级以上水平的学生,能够做到在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上对方言产生兴趣。留学生在华留学期间的一大特点就是会融入方言文化环境当中。拥有这种语言环境使留学生了解方言变得更加容易。
陕西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而留学生对这些文化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我们列举了陕北民歌、秦腔、陕北秧歌、安塞腰鼓以及华县皮影几项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不知道”的人数高达总人数的80%,仅有2%的留学生选择了“了解很多”。
新媒体节目是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一大途径,传统文化节目的播出是在现代社会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表现方式。我们分别在问卷中列举了《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国家宝藏》、《百家讲坛》和《经典咏流传》。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节目的认识较少,比例高达64%。但值得注意的是留学生对美食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具有较高的认知度,究其缘由,《舌尖上的中国》英文版在海外的播出,使得更多的留学生了解这一档节目。
良好的中国民众形象是树立国家形象的关键,也是影响留学生是否愿意主动融入文化环境的因素,同时,社会网络又是个人能够凭借关系而获取资源、减轻压力的方式。[4]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学生普遍认知情况较为积极乐观。但在深度访谈中,调查者发现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留学生们认为中国学生不愿意在学习以外的范围再与其深度接触,加上留学生不愿意跳出本国群体的舒适圈,导致二者很难促成文化间的交流。
文化传播的方式在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旅游是留学生获取陕西文化的第一大渠道,位列最后的是通过报纸获取文化信息。同时留学生认为自己在书籍、课堂等官方渠道学习到的陕西文化与自己亲身体验的(如旅游、和中国人交流等)有所出入,并更愿意通过直接经验获取知识。
随着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逐渐拓宽。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提高,还能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中华文化间接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的突出贡献给许多来自沿线国家的留学生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但也不免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奥伯格的“文化冲击”模型将文化冲击描述为四个阶段:蜜月期,危险期,恢复期和适应期。[5]刚刚经历文化冲击的留学生往往有着复杂的情感。受访者表示,来华后对中国的认知有较大的变化,科技方面最令人惊叹。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留学生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宿舍住宿环境差、部分食物卫生不达标等。
三、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也得到不断改善,但借助留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传播体系并没有形成理论。通过研究发现,参观历史景点、媒体宣传以及科技支持是较为有效的传播方式。首先,通过国际组织与国家的合作,中国文化成功地传播到海外,为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新四大发明”建立起了留学生对中国科技的信心。最后,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通过媒体宣传以及地方特色风土人情的展现,使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对其认知程度逐渐加深。但与此同时,留学生教育中也有许多问题存在。第一,媒体宣传力度不够,未充分利用历史优势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留学生了解文化的渠道有限。第二,新时代中国形成的全新的、便民的科技产物在学校和国家层面上对留学生的宣传意识不强,留学生的体验渠道有限。第三,文化与教育水平的差异使得各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
四、有效借助留学生进行文化传播的行动逻辑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存在自我定位与他者本位的两重维度:一方面,中国主动向他国展示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需要通过“特定的他者”来传播。[6]留学生群体则是中国通过教育的方式向他国传播我国文化的一大途径。
首先,国际化组织的认定和间接传播对留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认识上具有明显的影响。陕西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要加强与国际性文化组织的联系,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结合历史背景优势,以《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的英文版海外播出为例,鼓励更多的陕西文化通过海外版节目传播。
其次,中国科技的崛起是打造中国名片的重要形式。“新四大发明”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进程中,不仅要客观认识到我国科技方面的不足,还要对于所取得的具有前瞻性的科技成果体现出充分的自信,以留学生为中介,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其他国家提供经验的同时,更好地向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
最后,提高留学生管理力度和质量,为在华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留学环境。各国学生的教育模式、学习能力等的不同,导致其在文化上的差异尤为明显。[7]班尼特界定了文化敏感的六个阶段:拒绝、反对、贬低、接受、适应和整合。[8]中国的教育者们可以此模式为基础,为不同文化敏感阶段的留学生设立专门的跨文化课程。有关调查发现,留学生倾向于寻求本国同胞和他国留学生的支持,而向东道国学生寻求支持的概率最小。[9]然而,调查发现,来自东道国的社会支持对留学生的认知领域影响更大。[10]各大高校应积极鼓励留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组织“中外文化节”,组织高校间中外学生组织联盟,为留学生的交友打开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5)11-16.
[2] 刘玉杰.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国家印象调查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留学生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6)63-67.
[3] 吴佳.上海大学生对法国的刻板印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4] 刘宏宇,贾卓超.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以来华中亚留学生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4.41(4)171-176.
[5] OBERG K. 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J]. Practical Anthropology, 1960.7(4)177-182.
[6] 高金萍,王纪澎.来华留学生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基于北京地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J].对外传播,2017.21(2)50-52.
[7] 李萌.来华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59.
[8] Bennett, M. J. 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Minneapolis, Minnesota, 1984.
[9] DELMAN M B.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Social Suppor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 1998.12(3)183-205.
[10] WARD C, RANA-DEUBA A.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Revisited [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9.30(4)422-442.
【作者簡介】
吴 晶(1982—)女,四川人,英语语言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英美文学与口译研究.
王 睿(1998—)女,黑龙江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交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