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提问的阅读教学策略

2019-07-15唐红松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钱梦龙大力神愚公

唐红松

情境提问是基于课堂环境进行的教学提问,是教师通过设计教学问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类比分析、心理体验的形象化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这需要教师要有高超的智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下面以钱梦龙、黄厚江、肖培东三位名师共讲的《愚公移山》为例,谈谈情境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引入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情境往往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且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生活体验学习语文。钱梦龙老师善于通过营造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下面来看具体案例:

师:同学们好,听到我苍老的声音,就会用一个字“老”来形容我了。你们猜猜我今年大概多大年纪?提醒一下,我跟《愚公移山》中的老愚公年纪差不多。

生(纷纷):将近90,大概90岁了。

师:为什么说将近90,大概90呢?

生(纷纷):“年且”,“且”字,将近。

师:“且”就是将近的意思。我也是“年且九十”,今年我是88岁。所以今天你们是跟一个和老愚公同龄的老教师来学习老愚公的故事,这种概率在全国都不太大。

钱梦龙老师通过让学生猜自己的年龄来引出教学,这样就不着痕迹地把学生领进了课堂,带进了文本,也很准确、深刻地阐释了“且”字的含义。可见,用非常生活化的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平易近人,能让学生尽快找到状态,从而激发思考。

二、创设对比语境:研读文本

没有探究体验的学习,教学效果就不会很好。比较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探究方法,就是在评论某一客观事物的时候,把此事物与其他某种有联系的事物做比较,从比较中找出双方的相同点或差异,进而对所论事物做出评价和判断。对于思想日趋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能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课文中可比较的方面有很多,大到立意构思,小到遣词造句,都可以拿来比一比。肖培东老师执教《愚公移山》的第二环节,主要抓住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话进行品读,以比较两人的态度贯穿课堂教学。两两比较,有句式、短语,甚至一个字的比较,使学生从简简单单、大体相同的两句话、两个字中读出了两人的情感态度,把握了人物形象:

师:愚公的妻子对愚公称呼“君”,而智叟對愚公称呼的是“汝”。谁知道“君”和“汝”有什么不同?

生:“君”是对男子的尊称,但是“汝”就没有尊敬的意思了。

师:“汝”是怎么用的?大家看看,课文当中还有没有用到这个“汝”字?

生(齐读):“吾与汝毕力平险。”

师:这句话是谁说的?

生:愚公对子孙说的?

师:愚公对他的子孙说的,那能不能从这句话中想出“汝”的用法呢?

生:“汝”,有上级对下级的命令语气。

生:长辈对晚辈说的。

师:对,一般用在地位高的对地位低的,辈分高的对辈分低的。那么大家想想看,智叟跟愚公说话用了一个“汝”字,恰不恰当?

生(纷纷):不恰当。

师:称呼不同,还有没有不同?

生:愚公的妻子是支持的,但有担心,所以她说:“且焉置土石”;而智叟是讽刺、嘲笑,从根本上是竭力反对的。

肖培东老师抓住人物称呼的差别进行提问,带领学生在文本语境中品读“君”“汝”在称呼上的细微差别,以及内在情感。句子虽短,却能从一个字中品读出丰富的含义。肖老师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咬文嚼字的乐趣,走进了小文段中蕴含的大世界。

三、遵循课堂学情:引导深入

学情应该成为课堂深入推进的依据,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问题生成情况,只有把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很好地融合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黄厚江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提了一个问题,当学生都没有反应时,马上换位思考,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角度设计文本教学,启发引导学生一步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师:愚公最后把山挖掉了吗?认为愚公最后把山挖掉的同学请举手。(没人举手)哦,一个都没有。那就跟着你们的思路来吧。我们学习都是要讲道理的,为什么说愚公没有把山挖掉呢?

生:它最后是被大力神搬掉的。

师:大力神为什么要把山移掉?

生: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他。

师: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大力神,然后大力神把山搬走了,这跟愚公没有关系吗?

生:有的。

师:对啊,怎么能说愚公没有把山移动呢?尽管是大力神搬的,大力神谁派的?

生(纷纷):天帝。“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师:这个“其”是谁?对,愚公!所以说,根本的原因还是愚公感动了天帝。

这真是个妙不可言的教学片段。黄厚江老师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式,在提问时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按照学生的理解思路层层追问,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这充分体现了黄老师的教学智慧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从钱梦龙老师的文本初读,到肖培东老师的人物品读,再到黄厚江老师的主旨拓展,三位老师都把教学融合在课堂真实的情境之中,通过基于生活、文本和学情的情境提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字亲密相拥。师生一起徜徉在语文的殿堂中,品读着文字的芬芳,收获着思想的启迪,这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猜你喜欢

钱梦龙大力神愚公
现代愚公
太空中的“大力神臂”究竟有多厉害?
大力神药
空中大力神
做转化后进生的高手
试论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教学思想
浅谈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教育思想当今的意义
谁更应当“愚公”
试论钱梦龙“主体—主导”说的正确理解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