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以知为辅,以趣为重
——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例谈
2019-07-15谈永康
◇谈永康
近年来,在各类中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文言文教学成为焦点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掀起了传统文化热,大家对文言文更为重视; 另一方面,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加大。据专家介绍,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拟编入更多文言诗文,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时间也从原先的五年级提前至三年级。
教文言文,不仅要考虑文言文的学习规律,还要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以此来看,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主要有三:以读为本,以知为辅,以趣为重。干琳老师曾运用这三个教学策略教学文言文《杨氏之子》,我借助她的精彩教学片段来稍加阐述。
一 以读为本,助力学生走近文言文
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以读为本,助力学生厚积薄发,目的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干老师教《杨氏之子》,朗读指导很有层次。首先是读对。从读课题到读生字,再到结合语境读准两个熟字:为、应。干老师要求严格,真是做到了“一字未宜忽”。其次是读出语气语调,与文意的理解、关键词的突破结合在一起。再次是读好人物对话,让学生抓住文本空白,去合理想象“孔君平想到什么”,在角色的体验与移情中,读出语言背后的情味。最后熟读成诵。
这样的朗读指导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即“感知—理解(感悟)—内化”,让学生反复触摸、品味文言文的语言,读与悟双轨并进,朗读随着感悟的加深而不断深入,有助于形成文言文的语感。
干老师的朗读指导还有其特色,主要有二:一是针对文本特质,即读的形式与文本特质相符。《杨氏之子》的重点是两人对话,干老师指导学生进入情境,读对话,读出人物言语的智慧。这是符合文本特质的朗读指导。由此推出去,读文言文固然有难度,但完全可以做到形式丰富多样,以便让儿童喜闻乐见。如教《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组织 “辩读”;教《夸父逐日》,可以“演读”;《狐与葡萄》节奏鲜明,就和学生一起打着节拍读;《为学》讲了贫富两个和尚的故事,就引导学生读出“讲故事”的感觉来;教《一人性缓》,可以利用孩子对故事结局的好奇,采取“猜读”的方法。对那些韵味悠长的文言散文,不妨把传统吟诵引入课堂,带着学生曼声吟哦,感受文言特有的音韵之美。如窦桂梅老师教《宋定伯卖鬼》,就充分利用评书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讲故事,把这篇文言文的节奏、语气等综合运用起来诵读,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二是当堂诵读。干老师指导学生熟读成诵,背诵的目的是“因声求气”,“声”是文辞的音节美,“气”是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自然形成的抑扬顿挫。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坚持课堂内诵读,原因有二:一是与教学融合,往往高效;二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 以知为辅,带着学生“粗知”文言文
大致理解文言文和以诵读为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中要以知为辅,提倡适当理解,不必字字落实,不必逐字逐句讲解,否则就是文白对译。为什么反对文白对译,人教社编审张必锟先生总结了其五大弊端:目的不明,养成坏习;内容烦琐,消化不良;生搬硬套,损害原意;机械训练,枯燥乏味;增加课时,浪费时间。
以知为辅,主要是两点:一是提倡精讲,二是鼓励点拨与诵读相结合的会意。提倡精讲,其实就是对少数疑难字词追根刨底,对多数字词句不求甚解。为什么要这样倡导?一是学生对于文言词句的理解并非完全空白,文言词句中有很多因子存续到现在。二是暂时留存一些语言障碍有时并不妨碍文意理解。三是有些词句在阅读中有一个理解的过程,阅读转注理论认为,阅读过程中,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说明,让我们对文言文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这其实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杨氏之子》也有难解的字词,干老师直接出示字词意思,把时间留给学生去讲清楚故事的内容,这一方面降低了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语言实践。鼓励点拨与诵读结合,是将字词理解融会于诵读中。文言文有个特点,读音正确往往涉及词义,语气停顿涉及句子组织,虚词作用往往关乎作者情感,要避免单纯地读与机械地理解。比如干老师这样教“为”与“应”:
师:读是读得很准确,如果声音响亮些,会更好。看来你们课前预习得挺充分,文章中出现的两个多音字都读准了。那我要考考你们:“为设果” 中的“为”,知道为什么读wèi 吗?
生:这里是杨氏的儿子招待客人的意思。
师:“为”在这里表示的是“给,替”的意思,“为设果”的意思是“给客人摆上水果”,把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写在课本上。我们读多音字时,是根据它的意思来确定读音,现在读两遍。
(生读)
师: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是“应”,知道为什么读yìng 吗?听见问话就马上回答,叫——
生:应声答曰。
师:对啊,这就是根据意思来辨析字的读音。一起再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
无论是精讲还是与诵读结合,“以知为辅”都要逐步走向方法的领悟,即在“知”的过程中学习、领悟读懂文言文的方法。干老师这一课在指导学生读正确后就“理解的方法”跟学生有这么一番对话:
师:理解古文和理解诗句的方法是一样的,你们平时是怎么理解诗句的呀?
生:我借助图片、注释来理解。
生:我逐字逐句地理解。
师:那遇到不理解的字怎么办?
生:查字典。
师:对! 这也是一种好方法,我们可以查阅工具书。还有什么好方法?
生: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师:(课件出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生读)老师觉得用上这些方法就可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你们读读试试。
(生读)
师:(课件出示难理解的词的意思)老师发现有些词挺难理解的,而注释当中又没有。来,我们来请学习小帮手来帮忙,有了它的帮助,看看能不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干老师在尊重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抓住牛鼻子——难理解的词,帮助学生读懂文本。这一教学过程蕴含着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我们老师是怎么读懂文言文的,就怎么教学生读,教路根据学路来定。“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文言文要教基本方法。对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工具书等阅读。学文言文最基本的工具书是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是老师要教学生的。
三 以趣为重,引领孩子亲近文言文
王崧舟先生认为,当代语境下,文言太难,音难读、句难通、义难懂、文难用。因为难,学生没有兴趣。孩子的兴趣并非是教育的起点,恰恰相反,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兴趣才应该作为教育的起点。他还认为,这种对文言的兴趣,不同于对手机游戏的兴趣,不同于对电视动漫的兴趣,它是对高雅的文化的兴趣。西方人让孩子从小读《荷马史诗》,读《圣经》,中国的孩子也应该读读《论语》,读读……毫无疑问,教学文言文,当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近文言文。
以趣为重,主要是在教学方法上动脑筋,避免文言文学习机械单调、枯燥乏味,要在实践体验、入情入境、动心动情上下功夫。干老师的教学,时时让学生感到兴味盎然。比如读题后,干老师对“杨氏之子”的教学颇为吸引人。她先问“杨氏之子” 是什么意思,然后话锋一转:“我是姓干人家的女儿,那我就是干氏之女,你能用这样的语言形式来介绍自己吗?”多么巧妙的设计! 多么有趣的教学!学生一下子来了劲儿:我是许氏之子。我是邓氏之子。我是刘氏之子……
再比如学生借助对话与“未闻”二字感受杨氏之子的委婉、礼貌和聪慧后,干老师追问:“若来者是李君平、黄君平呢?杨氏之子又会怎样应声答?谁来替他回答?”这样的学习带有游戏色彩,巧妙利用了汉语言文字的优势,如利用姓氏李、黄与水果李子、黄桃首字相同的特点,引导学生也学一学杨氏之子,在语言的运用中,进一步体会人物的聪慧。更要紧的是,与生活相联系,学生也“风趣机智”了一回。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儿童对文言文充满了好感。
师:若来者非孔君平,而是李君平,应该怎样回答呢?
生:未闻李子是你家的果。
师:非常好,还能说得更有礼貌些,你会说?
生: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师:若来者是梅君平呢?你想说?
生: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
师:这就是应声答曰。若来者是黄君平,谁能“应声答曰”?
生:未闻黄桃是夫子家果。
师:聪慧! 还有——
生: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
师:还可以是——
生:未闻黄河是夫子家河。
师:非常好!
生:未闻黄花菜是夫子家菜。
(生捧腹大笑)
师:同学们都笑了,是不是在机智诙谐中既回答了问题,又不失委婉敬重?刚才我们体会到了语言的精妙,再把这篇小古文读一读,就更能读出其中的滋味了。
(生有感情地朗读)
上述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杨氏之子》故事类文本的特点,语言学习充满了游戏的色彩。“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陈鹤琴语),“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苏霍姆林斯基语)。文言文教学至此,可谓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