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和深度与角膜散光及角膜地形图的相关性分析

2019-07-15方少概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屈光度

方少概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眼科,广东深圳 518103

翼状胬肉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是因为外界刺激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患者在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或仅轻微不适感,严重时会直接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即为散光、视力障碍、眼球运动受限以及失明等。有关研究表明,翼状胬肉和角膜地形图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1]。翼状胬肉主要指的是源自于球结膜向角膜发展的纤维血管发生增殖性病变,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为主,但是由于疾病为增殖性病变,术后患者的复发率较高,手术时机一般情况下均选择在翼状胬肉即将发展成为瞳孔缘时。近年来因为结膜瓣转移或结膜移植手术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使得手术技巧得到明显的提高,丝裂霉素C 等抑制生长药物在临床上不断应用,已明显减少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因此,临床上需要对翼状胬肉的大小和角膜表面规则性展开系统的研究,进而明确翼状胬肉的长度、宽度及面积对角膜表面规则性及散光造成的影响,进而寻找最佳的手术时机[2]。本次研究中,针对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和深度与角膜散光及角膜地形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表1 术前术后的角膜散光度比较

表1 术前术后的角膜散光度比较

组别 最陡径(mm) 最平径(mm) 平均屈光度(D) 中心屈光度(D) P-屈光度(D) 散光度(D)术前 43.52±2.02 42.36±1.87 42.36±1.82 42.15±1.24 37.45±1.72 1.88±1.20术后 44.29±2.26 42.02±2.02 43.12±2.12 44.58±1.75 43.56±3.02 1.02±0.53 t 1.900 0.924 2.035 8.478 13.160 4.906 P 0.060 0.357 0.044 0.000 0.000 0.000

表2 分析侵入角膜面积和深度及角膜地形图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收治的56 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6 例,女30 例,年龄30 ~75 岁,平均(50.3±8.4)岁;病程1 ~6 个月,平均(3.25±1.21)个月。本次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会同意。

1.2 实验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开展局部浸润麻醉,首先需要分离角膜上胬肉头部,可在胬肉体部下方直接分离,沿着患者的胬肉两侧直接剪开球结膜,随后在内直肌附着点处剪断患者胬肉上方球结膜,稍向鼻侧分离后直接剪断胬肉,之后进行轻度烧灼,及时清理暴露巩膜,之后从正上方角巩缘分离,取相同大小的角膜缘干细胞片缝合在患者的胬肉剥离区即可。术后需要给予患者采用抗生素眼液和皮质醇眼液交替滴入眼,术后可在10d 左右拆线。详细记录患者的角膜地形图仪相关参数,所有操作均由同一熟练技师独立操作[3-4]。

1.2.2 检测方法 采用德国生产的DICON-CT200角膜地形图仪展开检测,分别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角膜地形图相关数据,随后使用日本生产的TOPCONCV3000 综合验光进行验光,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及最终屈光度[5]。

1.3 观察指标

分析角膜散光度,侵入角膜面积和深度及角膜地形图相关性及翼状胬肉形态、散光的关系及OrbscanÒ 3mm 区域散光值:由一名临床医生和一名该专科的医生针对每一位患者术前术后的角膜散光度(最陡径、最平径、平均屈光度、中心屈光度、P-屈光度及散光度)、角膜面积和深度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做详细的阐述即可。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术后的角膜散光度比较

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改善显著,相对于术前,术后患者的最陡径、平均屈光度、中心屈光度、P-屈光度均匀升高,散光度降低,P<0.05,见表1。

2.2 分析侵入角膜面积和深度及角膜地形图相关性

翼状胬肉患者的宽度和面积与角膜表面的角膜表面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指数,角膜规则指数及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宽度和面积和角膜散光无相关性,同时翼状胬肉的长度和角膜表面的角膜表面呈现一定的不对称指数,即为角膜规则指数和角膜散光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见表2。

2.3 术前术后患者的翼状胬肉形态、散光的关系及OrbscanÒ 3mm区域散光值分析

术前术后患者的翼状胬肉形态、散光的关系及OrbscanÒ 3mm 区域散光值差异显著,P <0.05,见表3。

表3 术前术后患者的翼状胬肉形态、散光的关系及OrbscanÒ 3mm区域散光值分析

表3 术前术后患者的翼状胬肉形态、散光的关系及OrbscanÒ 3mm区域散光值分析

组别 角膜缘宽度(mm) 散光值(D) 3D散光值(D)术前 2.48±0.15 4.25±1.24 3.45±0.25术后 3.27±1.23 5.62±3.25 5.78±2.65 t 4.771 2.947 6.551 P 0.000 0.004 0.000

3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引起翼状胬肉患者角膜表面形态出现异常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3 点,首先为角膜受到机械性牵拉。其次为患者的角膜上皮层和泪膜出现明显的异常。第三指的是角膜基质发生明显的改变。目前,翼状胬肉逐渐的的生长,使得攀附角膜时会导致角膜形态由于机械牵扯引发各种异常,进而患者出现明显的散光,又或者是患者的翼状胬肉直接伸展到瞳孔区及周围,由于遮挡瞳孔进而使得患者的视力明显的下降,开展积极合理的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视力,导致角膜散光程度明显的下降[6-9]。

临床上指出引起散光的主要原因为翼状胬肉未到瞳孔区,角膜散光可对视力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翼状胬肉会导致患者出现垂直轴向远视散光,主要是因为翼状胬肉逐渐侵入角膜缘,使得人体的角膜受压进而引起牵引,同时角膜发生局部变平,曲率也会明显的降低,进而使其产生相应方向的散光。有关临床研究表明,散光产生和胬肉头部形成的泪液镜同样具有一定的联系,会导致水平经线进一步更平。若患者的胬肉被直接切除后角膜牵拉会逐渐的解除,从而消除患者的泪液镜[7-11]。

本次研究中,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改善显著,相对于术前,术后患者的最陡径、最平径、平均屈光度、中心屈光度、P-屈光度均匀升高,散光度降低,P <0.05。表明通过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得出,大部分患者的翼状胬肉浸润角膜深度与术后1 个月角膜地形图平均角膜表面呈现十分显著的不规则指数,同时呈现一定的正相关,究其原因,临床在组织学主要是将角膜分为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层,上皮层自身就具备良好的再生能力强,若损伤,人体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修复,不会留下任何的瘢痕[12-13]。但是,患者的前弹力层损伤后确不能够再生,基质层损伤主要是因为瘢痕修复造成的,因此翼状胬肉仅浸润上皮层开展手术之后会在短时间内尽快修复,不会不留下任何瘢痕,角膜较为平整,因此,临床指出患者的平均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小,且浸润深度越深患者的瘢痕修复会十分的显著,因此,平均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会逐渐增高,使得患者的视力恢复速度逐渐缓慢,临床效果一般[14-15]。术前术后患者的翼状胬肉形态、散光的关系及OrbscanÒ 3mm 区域散光值差异显著;对所有患者开展手术1 个月后角膜全部修复,且修复效果良好。翼状胬肉达到角膜半径均>45%,角膜散光值会逐渐升高,若患者的翼状胬肉侵入角膜>2mm,角膜缘宽度≥5mm,会导致角膜散光值均在2.5D。因此,作者认为在翼状胬 肉生长角膜均>2mm,角膜缘宽度大约5.0mm 需要考虑手术时机,若发现术后患者的角膜恢复快,术后角膜散光度及视力都部分改善,表明恰当、适时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对胬肉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复发率影响较大。因此,本次研究表明,翼状胬肉患者经检查发现侵入角膜>2mm,或者角膜缘宽度>5mm,散光值较高可对视力具有较大的影响,无论是在静止期或者是在进展期,均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进而改善视力及容貌,综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上述,翼状胬肉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患者的角膜散光,进而改善术前角膜地形图的不规则形态,综合提高患者的视力及视觉质量,值得临床深究。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屈光度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研究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阿托品与复方托吡卡胺在儿童验光的差异比较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