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船长,我的船长!》中信仰的传承
2019-07-15刘梦潇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刘梦潇/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一、诗歌与信仰
诗歌作为人类思想的一种文学载体,是人类心灵的一个镜面,我们可以从诗歌中窥见诗人眼中的世界,窥见诗人内心的理想和信仰。而这种理想和信仰又从诗人的作品中传递给读者,读者从其中汲取养分,或为之斗志激昂,或受之启迪而又生出自己的信仰。因此,诗歌中的信仰不仅仅作为诗人的生命之火,而是犹如奥林匹克圣火一般,世代传承,并且这种信念会随岁月的积淀而愈发坚定,愈发深刻,愈发悠长。
诗歌是一种神圣的艺术,它从诗人的信仰中汲取力量,从诗人内心深处的思想中喷涌而出,始终紧紧的与诗人的心灵相贯通,担负起代替诗人传递信仰的责任。诗歌的价值不仅在于表现诗人的心境和信仰,更重要的是,读者从诗中获得了怎样的养分,汲取到了什么能量。
二、《哦,船长,我的船长!》中的信仰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文坛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自由诗之父的美誉。惠特曼的诗歌在刚出版时颇具争议,但时间给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以品鉴,他的诗歌不仅鼓舞了无数同胞,也为世界所流传。
1860年11月,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南方几个州宣布脱离联邦政府而独立,1861年4月首先出兵叛乱,引发了内战。这位以反对奴隶制而闻名的总统在任职不到半年,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领导了联邦政府军,经过了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击溃南方叛军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并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就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刻,反动势力雇佣的刺客杀害了他。
惠特曼于1865年林肯总统遇刺之后写下《哦,船长,我的船长!》。这首诗被视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所作的挽歌,表达了惠特曼对于这位伟大的总统的颂扬以及对总统之死的悲痛和哀悼。这首诗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广为传颂,甚至时至今日,仍然能够鼓舞广大的美国民众,乃至世界人民,不仅仅在于读者在诗中找到了自己悲伤的共鸣,而是从中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信仰的力量。诗中透露出的信仰之光,始终光照着人们的心灵,在遇到困难时,给予人们以克服的勇气和力量,在企图放弃时,给予人们以希望和信念。
全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惠特曼将林肯化身为船长,带领船员们乘风破浪,历尽艰险,穿越风暴,而这艘船即象征着美国。林肯带领美国人民赢取内战胜利,争取黑奴解放,而却在革命胜利之时遭遇杀害,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叹号无不表露出诗人对这位伟大的总统的赞扬和惋惜。
诗歌开篇便发出“O Captain! My Captain!”这样的感叹,好像在热切地呼唤船长,告诉他,“our fearful trip is done,The ship has weather’d every rack, the prize we sought is worn”,似乎已经可以听到钟声和岸上人民的欢呼声,预示着船即将完成使命驶入港口,而这最后胜利的时刻,船长却倒在了甲板上。不断重复连贯出现的“heart!”加以感叹号着重,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船长,即林肯总统的离世的无限悲痛。
“fearful trip” 和“weather’d every rack”则象征的描述了美国内战和解放黑奴运动的艰难与曲折。作为战争领导者的他得到了众多民众的拥护爱戴,战场上的胜败通常不只是由人数多少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者的正确抉择。而我们的船长,是凭借怎样的信仰才能冲破这狂风骤雨的困境之海,又是怎样的信仰支撑着他带领大家克服重重艰难,到达胜利的彼岸,“the vessel grim and daring”似乎回答了这些问题,船长就是这艘船上所有人的信仰,正如林肯也是内战时期美国人民的信仰,他“grim and daring”,似乎可以想见到他威武挺拔的身姿,在疆场驰骋,在高台疾呼,而人们群情激昂追随着船长的这种信仰,坚定地支持他,崇敬他。正是这种勇敢顽强,坚定胜利的信仰,给了船长以搏击风暴的勇气,正是这种对船长的信仰,得以使民众团结起来,共同迎来最终的胜利。
蒋仁龙在其文章“认知诗学视野下的《噢,船长,我的船长》的情感解读”一文中提到,“作者越是要突出的东西,就越可能给予更多的篇幅,而作者要突出的东西,如情感,通常以一些叙事或文体手法进行塑造。重复,作为一种文体修辞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量的相似性 (蒋仁龙 30)。”在诗歌的第二节中,“O Captain! My Captain!”在开头得到了重复,这样加强的效果,使得诗人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似乎不知道要如何开口表达自己的伤心,只得一遍遍的呼唤“O Captain! My Captain!”,作者在向船长诉说,“rise up and hear the bells; Rise up--for you the fl ag is fl ung--for you the bugle trills, For you bouquets and ribbon’d wreaths--for you the shores crowding, For you they call, the swaying mass, their eager faces turning; ”岸上簇拥着欢呼的群众,号角长鸣,旌旗招展,可 是,“You’ve fallen cold and dead.”诗人甚至称呼他为“dear father!”,可见对其的崇拜和敬仰,在庆祝胜利的喧闹中,船长安静的倒在甲板上,这样一动一静,一闹一哀的强烈对比,更烘托出哀痛凄凉的氛围。
第 三 节 中,“His lips are pale and still.”描写出船长倒下后苍白的面容,暗示船长此时已经是一种死亡的状态,这样苍白无力的船长,与生前意气风发的船长同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扼腕哀叹。“cold and dead”反复出现在每个诗节的末尾,意在加强一种令人心碎的艺术氛围,强调船长已经倒下的事实,同时又显出诗人无可挽回的无奈和悲痛。胜利的船已返航,艰难的旅程已经结束,船长却倒下了,而他带领人们奋勇搏击,坚定追求民主和自由的信仰却不会倒下,这种信仰给予人们继续斗争的力量,给予人们为他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奋进的勇气。虽然他的躯体已经冰冷,但他的灵魂却将永远散发着光芒,那是希望之光,那是信仰之光,它引领着人民,为人民指引方向。
三、《哦,船长,我的船长!》中信仰的传承
诗人通过诗歌传递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而读者通过阅读诗歌,加以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信仰,指引人生,因而,诗歌的信仰得以传承下去。惠特曼的“Oh, captain, my captain!”也因此成为经典的追求自由和民主的宣誓词。
电影《死亡诗社》中,一所名为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拥有着良好的声誉以及百年的历史,它将每一名学生加工成为基本一致的产品,就像是一座无情的机器加工厂。可是这一切却因为基廷这个另类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基廷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有思想的诗歌并告知学生活在当下的重要性,甚至要求他们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基廷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枯燥刻板的学院带来了一丝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杨雨卉在其文章“无法企及的美好”中指出,“基廷充当的不仅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更是激励学生成长的精神之父。不仅如此,基廷在让学生排队走路后,从他们各自的行走姿势分析其个性与特点,并告诫他们顺从是坚持与众不同信仰路上的障碍。”
在基廷的启发下,学生尼尔鼓起勇气参加了自己热爱的表演,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并勒令其转学,在极度痛苦而无法倾诉的苦闷中,尼尔自杀了,校方将责任推卸与基廷,将他开除出学校,当他要离开教室时,学生陆续站上课 桌,高 呼“Oh, captain, my captain!”这是基廷第一次上课教给学生的诗,一声声有力的呼喊回荡在教室,这是充满热血与敬意的声音,任何反对和威胁听起来都是那么渺小和无力。如惠特曼的诗句“站在世界的屋顶,喊出我们野性的咆哮!”学生们充满自信和坚毅地看着基廷时,仿佛有一股力量让整个身心为之触动,这股力量与成长有关,与态度有关,更与坚定不移的信仰有关。而这种信仰正是“船长”基廷带给他们的。
基廷老师离开了,但学生们带着独立态度展现对他的支持时,他所看到的,是学生们的成长和勇敢,他所感受到的,是自己所一贯坚持的信仰总算在学生身上得到了体现。所以,他可以带着微笑离开教室,带着欣慰感谢学生们,而留下的,是注定要影响学生们一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信仰。
四、结语
诗的话语,总要赋予任何生活以意义。从惠特曼的“船长”到《死亡诗社》的“叛逆”老师,他们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信仰,并且通过不同形式的“牺牲”传递给后人。林肯教给人们勇敢的迎击风暴,坚毅顽强,他的死亡又留给世人以继续搏击的信念;基廷老师教给学生坚定自我,他的离开留给学生以追求自由的勇气。诗歌以文字的形式承载着信仰传承的使命,激励和引领着人们。诗歌所传达的信仰,不只是简单的浮于文字表面上的内涵,而应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直击人心,鼓舞人心的力量,不仅仅是诗人通过诗歌与读者建立起的惺惺相惜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借以诗歌的力量,赐予我们的灵魂以坚毅的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