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2019-07-14张银莹苏州大学

消费导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分业银行业负债

张银莹 苏州大学

一、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发展背景

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分业和混业一直是不断发展和互相替代的两种主要经营模式。继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之后,银行业开始了大面积的分业经营。1936年美国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正式规定了银行业实行与证券业的分业经营。但是1990年以后,随着证券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业的传统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已经成为了主流方向。而1996年美国《金融业现代化法案》的出台,标志着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混合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可能。

混业经营之所以成为商业银行目前的主要选择,更多的是出于对现实的考量。在全球资本市场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背景之下,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挤占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同时来自银行业内的行业竞争,使得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收入的传统分业经营模式在银行业长期内难以维持。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市场,改变分业经营的经营模式,谋求多元化发展,增加业务类型,拓宽收入来源已经成为了银行业长远发展的势必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过程曲折,经历了相关部门“推动、鼓励”到“严格控制”,再到“适当放宽的”政策变动。20世纪初我国多元化经营制度逐渐放松,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向保险业和证券业渗透,开展银保、银证等合作,业务也逐渐拓宽。但从长远发展上看,虽然目前仍是分业经营制度,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趋势不可阻挡。

二、多元化经营在商业银行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中,主要有两种多元化途径:其一是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其二是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上的多元化。结构多元化主要有全能银行式、金融控股公司式、银行控股公司式。下面以业务多元化为主进行介绍。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保险、基金、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扩张,挤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和运作,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要求商业银行积极拓展业务领域。

在资产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实现投资产品、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在和保险业、证券业进行业务交叉混合之下,商业银行增加信托、券商资管、银行理财、有价证券等投资的规模。同时,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做巧资产证券化业务。银行业与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跨界合作,还包括资产业务租赁化、信托化,特别是在“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更像是一种广义上的资产管理公司。在负债业务方面,银行业同样在向多元化发展。由被动负债为主向主动负债、被动负债合理配置转变。包括通过丰富存款、理财、委放资金托管等综合服务,拓展存款客户资源。商业银行积极拓展主动负债业务,通过申请央行定向借款、直接发行债券等方式,提高负债的稳定性、流动性和增长性,在风险、回报平衡的前提下做好资产负债总量、期限匹配,促进银行整体价值最大化。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则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和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层面。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多种中间业务,涉及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代理类、担保及承诺类、交易类、投资银行、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类和其他类九大类,中间业务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期货、基金的业务合作层面也在不断加深融合。

三、多元化经营模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多元化经营对银行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1.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多元化经营可以使银行获得潜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且由于银行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以及金融产品较强的联动性,当多元化经营业务的联动性增强,使得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更强,并创造范围经济。2.改善银行收入结构。随着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的不断增加,银行逐渐摆脱仅仅靠传统业务盈利的模式,通过众多渠道获得收入现金流。其次,银行通过多元化战略不断根据客户的需求改善创新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将获得更大的调整和转换空间。3.风险分散、降低效应。在企业中,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为分散风险,企业通常会采用跨业经营,以避免收益的波动性。投资组合使得银行业的风险被分散,破产的可能性得到降低。

(二)多元化经营对银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1.风险控制要求发生变化后引发的危机。在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中,资产的多元化包括资产的证券化、信托化、租赁化等。资产多元化虽然将风险分散了,但是不同的资产组合理论使得风险控制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风险控制的不确定性增加。也就是说,不可预测的金融危机可能就潜伏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中。2.过度投资。多元化经营要求银行业不断扩大规模、拓宽业务范围,虽然在过程中将建立起一个内部资本市场,实现资本跨业务、跨项目流动,但同时也潜伏着过度投资的风险。银行业的资金配置效率将降低,影响银行业的长远发展。3.高度的财务杠杆导致清偿能力不足。商业银行是以负债经营的机构,资金链在多次重复模式后,本来就具有很强的负债杠杆效应被放大。商业银行利用重复计算的资本进行更大规模的举债,超过监管部门的财务杠杆比例时,就产生了高财务杠杆风险,清偿能力不足。

小结:虽然目前我国还在实现分业经营,但是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不可阻挡之势。我国商业银行在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元化经营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探索出最适合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分业银行业负债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金融业金融分业和混业的思考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你的负债重吗?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加强公立医院负债管理的几点思考
给银行业打气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