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传播时代偶像崇拜的去狂欢化
2019-07-14张晓文湖南工业大学412000
张晓文 (湖南工业大学 412000)
科技日新月异,我们步入了自媒体传播的时代,即人人都是一个单独的媒体,人人都可以做社会的信息传播者,每个普通大众都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的便利成为一个传播源头,并设置自己传播的内容,做一个信息流的把关人,把关自己接受到和传播的信息。偶像崇拜现象普泛化,人们偶像崇拜的对象逐渐发生了转变。
一、人人都是传播者
大众传播从口语传播发展到文字传播到网络传播时代,传播媒介的变化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我们从被动接受信息变成了主动搜索者甚至是信息的发起人。
以微博为例,上热搜的不再全部是明星,很多草根上热搜的次数越发多了,微博甚至成为了很多社会事件发酵的地点,如江歌案,杭州保姆纵火案等案件,都是在微博跑上面发酵放大,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对于案件主人公的关注不亚于我们对于明星的关注,我们会好奇事情的走向,如对于江歌母亲的关注,她势单力薄,利用网络和舆论的力量,为江歌案获得一定的力量,杭州保姆纵火案的受害者林先生开了微博在微博上面讲述自己的心境,没有抱怨,都是对亲人的怀念,让无数人为他心痛。主动出击比被动等待媒体报道要有效果的多,他们开始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的力量,帮助自己或者引起关注。
2018年国庆节最后一天,鹿晗在微博上发布微博,公开了自己的女朋友关晓彤,短时间内微博搜索系统瘫痪,微博浏览量打到4.9亿,话题讨论23.1万,甚至达到了微博年度热搜榜top4,这也是娱乐圈唯一上榜的内容,足以见其影响力之大。
在#鹿晗关晓彤#公布恋情的微博话题下方,有二十多万的帖子,足以证明网友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发表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并被万千网友看到,他们的言论本来只是存在在自己的脑中,但是通过自媒体的渠道得到了公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代言。
二、偶像崇拜是一场狂欢
“狂欢化”由巴赫金提出,是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与渗透,最早应用于文学领域,后来被引申应用于社会研究的方方面面,而对于“狂欢化”这个理论是可以追根溯源的。
西方对于“狂欢”文化现象的研究和思考,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出现了。“狂欢节”源于古希腊的神话和仪式,以酒神崇拜为核心。在古希腊奥林匹斯神系中,酒神狄俄尼索斯是一个敏感又冲动的欢乐之神,在传说中,酒神既是死亡之神,又是再生之神。他一方面使人们沉醉于美酒中,如痴如醉,为人们带来极度的欢乐和放纵;另一方面,他又可以将其崇拜者从那种痴狂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所以他同时又是“解救者”。1“酒神狄俄尼索斯主管丰收,所以每年丰收季节来临之际,人们都要杀猪宰羊,来到神庙中献给狄俄尼索斯,并在祈祷中表演歌舞。祭献活动之后,人们还要带上面具,身着奇装异服,到大街上狂欢游行。在狂欢节期间,人们尽情地放纵自己的原始本能,与同伴们一起纵情欢乐,开怀畅饮,狂歌狂舞”。2酒神精神所体现出来的极度欢乐和解脱的双重性成了理解狂欢节意义的关键所在。
偶像崇拜可以理解成为是狂欢化的持续发酵,从20世纪80年代流行文化开始,在中国内地逐渐盛行的时候,明星便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青春偶像,最显著的是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全民投票的时代让那群普通的女生成为了万千人眼中的星光,粉丝自发的组织后援会,并为自己的粉丝团体起名字,想口号,主动为自己喜欢的明星做援助,玉米,盒饭等等这些口语化的名称,让明星的粉丝也成为了一个团体,成为另一个明星。粉丝群体是非常感性化,情绪化并呈现年轻化心态的群体,尤其在这个宣扬个性的时代里,对一件事物的喜恶年轻人都持宽容和无明确理由的态度,粉丝们对于偶像的喜爱理由也不再局限于条条框框的条件,感觉成为他们认知偶像的一项抽象却又重要的指标,3鹿晗是当下最火热的明星之一,在其演唱会上创造了现场1731人同时头戴鹿角头饰的世界纪录,在2012年9月10日,鹿晗转发自曼彻斯特联队球迷俱乐部的一条微博曾创造了第一项“微博上最多评论的博文”的吉尼斯世界纪,将近3年后的2015年9月2日,在粉丝的不断关注及支持下,这条微博的评论数已攀升至100,252,605条,再次刷新了他本人所创的世界纪录。在微博的艺人商业价值影响力榜单上鹿晗排名第一,其在上海触摸过的邮筒甚至变成了网红,让很多鹿晗粉丝排队合照,明星的小小一个行为会引发粉丝的狂热关注,对于感情的事情就更加关注了。
三、偶像崇拜的去狂欢化
网友对鹿晗关晓彤的围观正是狂欢精神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精神上的狂欢,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在网上的发泄和围观。
鹿晗关晓彤公开恋情的热度持续了有十个小时左右,第二天的网络热议已经变成了对于鹿晗粉丝对此事的态度和看法,对于明星的偶像崇拜形成了一种去狂欢化的趋势,对鹿晗本人的关注已经转移到了普通大众的身上。
我们能够在普通大众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偶像光环加身,距离我们太遥远,我们只能借助网络跟他们产生关系,对于粉丝的这种关注,或许是对我们自身关注的一种映射,从侧面反映了当代社会我们对于自身关怀的缺失,网络带来的狂欢吞噬了我们对于自己关照的需求,去狂欢化的偶像崇拜就是我们对于自身关注的一种反映。明星偶像的更迭频频,也是我们对于自身的一种反省,这种去狂欢化表明我们对于偶像崇拜在逐渐回归到一种理性的状态,我们的情感寄托慢慢发生转变,会有新的热点取代当下的热点,信息社会会绽放很多花朵供我们把玩,这也是信息社会带给我们的便利,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网上言论只是自己内心投射的扑空,偶像没有顺从自己内心的幻想,这种扑空和失望是短时间的,会被之后的别的热点事件代替,也会有新的值得狂欢的事件弥补上来,变成另一场狂欢事件。主角不再唯一,谁都可以成为明星,自媒体时代的偶像没有绝对的条件与要求,不一定要具有非凡的气质与外表,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本领,只要有个性,够自我谁都可以是“偶像”,这样的“偶像”不必路人皆知,也不必完美无瑕,但却可以由于某一个性之处而让无数粉丝为之疯狂。
大众媒介的兴起,草根时代的到来,让粉丝们有权决定谁是偶像,也学会了自我的张扬和表达。粉丝与偶像的关系不再是低等级对高等级的仰望,而是一种平视状态下的喜爱,粉丝可以接触偶像的接触机会和方式更多,粉丝能掌握的主动权更多。从前的追星族是偶像的附属品现在的粉丝可以和偶像一起站在镜头前的主角位置,越来越活跃的粉丝在这个全新的娱乐时代成为了机具影响力的主宰者,他们影响着媒体的追星模式,左右着媒体视线的焦点。
值得我们狂欢的事件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我们的选择权越来越大,我们正在从被媒体引导的时代慢慢向自主发言的时代过度,媒体不再掌握绝对的话语权,我们普通人有时候也可以掀起一波热浪,草根明星诞生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没有门槛限制,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能够引起我们关注的事件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事件却越来越少,我们对于网上的事件都变成了三分钟热度,有些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的事情也变成了段子被我们一笑置之,这种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社会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很容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引起我们的思考却遭遇阻隔,而网络事件的社会意义才是我们要努力去关注和实现的。
注释:
1.苏璇.《米格尔大街》的狂欢化解读[D].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2014,9-12.
2.郭雅莹.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文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3.12-25.
3.郭雅莹.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文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