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读《李鸿章传》有感
2019-07-1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0044
付 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10044)
李鸿章作为晚晴时期的股肱重臣,对清政府当时的处理内政、应对外交等问题上起到了不少的推动作用。梁启超作为另一个政治派别的领袖成员,能愿意执笔为他立传,至少会对其一生的评价起到公正的立场。在《李鸿章传》中,开篇并未对其一生盖棺定论:“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今天,我们姑且抛开对李鸿章之前普遍的认知,如卖国贼、清廷的走狗等评判,只从《李鸿章传》一书中所读到的积极方面之内容入手,从中了解到他一生中所映射出的优点。全面把握李鸿章的为臣之道、为官之术、为人之德,为人们做一个报国者、领导者和务实者提供相应的参考。
一、为臣之道:尽忠竭力的报国者
李鸿章这一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忠心耿耿为国操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国尽忠为民尽力,是一位尽忠竭力的报国者。《晚清七十年》中李鸿章是被与周恩来并列的,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是顶着昏君恶主“和稀泥”的高手。“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试问古今中外茫茫人海之中,其忠心,权势,早年之时运才气有甚于李鸿章者能有几人?他自幼努力学习,积极科举,步入仕途。就仕途名位而言,李鸿章是幸运的,时危始识不世才,他抓住了时代提供给他的所有机会,青云直上九重霄。前半生意气风发,创建淮军,剿灭太平军、捻军叛乱,保卫国家、效忠朝廷。开办洋务运动,引进近代军工业,为国家自强求富努力,正应了那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然而,这时世的艰难困顿,既是他一切荣耀的来处,也是他一切屈辱的源出。李鸿章一生可谓毁誉参半,在整个国家都处于蒙昧,缺少对世界认识的历史局限下,李鸿章算得上开明,只是这种历史局限性又使他的开明具有局限性。他是务实的洋务运动倡导者、艰难时局左右腾挪的清末中兴之能臣。同时,也有才无识,愚忠于其体制,得过且过。孙中山曾劝他向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学习,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架空皇帝,他并没有这样做。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战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比较,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李鸿章的不幸,实乃国之不幸。
二、为官之术:运筹帷幄的领导者
李鸿章创淮军,建北洋,办洋务,对内剿太平军,捻军,得胜;对外中日甲午海战失利,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可能是外交,洋人只知李鸿章,不知清政府,可见一斑,这也是对他批评最多的方面,但弱国无外交,在当时清政府的统治下,李鸿章又能怎样?
李鸿章出访欧洲数月,曾经在德国问过总理两个问题:如果一个大臣尽心为国,其他的大臣都掣肘拖后腿怎么办?如果一个大臣尽心为国,皇上却还相信反对他的人怎么办?这两个问题也许可以反映出李鸿章一生的纠结与悲愤,而我们,拜教科书所赐,只记得他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被史书扭曲的一生。高晓松曾在《晓说》中提到,《辛丑条约》赔款数据是按当时中国实际人口数、一人一两白银来测算的。这成了压跨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李鸿章签署完协议后不日即病逝。
时势造就了李鸿章,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开始,辉煌于兴办洋务,落寞于中日甲午。少年长成的境遇经营出圆滑于官场的李鸿章,病入膏肓的清政府和肆无忌惮的列强造就了谈判于桌面的李鸿章。虽然到各个条约时,愤然怒目,难以细读,确也无法将愤怒之情全然抛给他。他何尝不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拯救他的大清。但是,少了坚强的后盾,仅凭个人的力量,如何止的住整个体制的衰败。作为大清的臣子,他虽然有一腔热血,但无奈中国统治的昏庸,加上没有超世之能人的引导。他仅仅把中国的希望抱在学习西方的洋枪大炮之上。他在中国算的上杰出的外交家,但是相比于世界各国,他仅仅是小角色。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为了主子的欢心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许,这不应该怪他,时代如此,他又能怎么办?在列强之间苟且存活,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最大化,出卖了很多很多主权,尤其是领土!一直到今天,到将来,都会被世人唾骂。当时的朝廷,没有比他更强的人,腐败横行,封闭愚昧。如果换作其他人,未必能达到他的水准。
三、为人之德:与时俱进的务实者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李鸿章常被世人相轻,却于危难时力挽狂澜。时代之大势之下,他在自身的框架内已不能做得更好,是当之无愧的精英人物,率军平反、操办实业、外交斡旋,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务实者。
李鸿章先后签订两个丧权辱国条约,可以说是当时他所能尽到的最大努力了,虽然背负千古骂名,但是他仍是义无反顾地孝忠于清朝皇室,并努力为清皇朝修修补补。其实,不管是洋务运动还是甲午战争甚至是后面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各地军队都是一盘散沙,可以说是李鸿章带领湘军“以一人之力战一国”,又怎能不败呢?战败之后,清政府委派他出使外交谈判,作为当时既能打仗又善外交的权臣,他又怎么能拒绝出使呢?在出使期间,还被暗杀威胁过,但他仍然坚持立场,所谓“弱国无外交”,条约的签订又岂是他一人之力所能力挽狂澜的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身为弱国如何用强硬的态度来外交。只能最大化的争取利益罢了。李鸿章试图通过依靠其他列强来维稳中国,可是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眼中只是砧板上的一块肉,自身不强大只能不断的被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不过虽然说李鸿章才华出众,且受当时各国政要佩服,以及被知识分子所理解,但是他的确也有其局限性:政治上,受制于清朝满族宗室权贵;文化上,梁启超称李鸿章不学无术,轻慢自大,洋务运动只学了西方文明的形而未学到本。始终视西方为蛮夷,绝不肯屈尊学习的,只孤立的学习西方的科技,却极排斥现代人文主义精神,还美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也是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思想上,其个人也深受忠君思想的影响。不过这些都是历史的局限性,所以李鸿章仍然是一位牛人,如果放在和平年代,必然也是一位名垂千古的忠臣。他是一个集传统名教与世界眼光于一体的人物,是一个集充满悲剧色彩的孤胆英雄。他的身上,充满着传统封建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囿于传统与眼光短浅,反映着时代引领者的敏捷洞察力与有效判断力、敢于开拓的一往无前与瞻前顾后的畏首畏尾,充斥着军事家的精于谋划与战术指挥、任人唯亲与主观臆断、畏敌如虎与目光短浅,展现着外交家的诡黠诡诈与纵横稗闾、屈辱求和与周旋妥协,挥洒这着政治家的玩弄权术与背信弃义、重名惜命与胸怀天下。到最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的凄凉晚景与壮志未酬、梦想破碎与信念崩溃、被朝廷弃之如敝履的惨淡人生与惯看秋月春风的豁达从容,为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以中国之大,其人之有学识有热诚能逾于李鸿章者几何?新的事业只有新人才能胜任,每个人只是宏大历史下的一块砖,人贵有自知之明,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也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要求前人做出只有后人才能做出的事情。李中堂一方面要裱糊清廷这间破屋,另一方面又要和翁同龢等清流斗争,尽管有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时代在变化,学才能不固。李鸿章后期在外交上的连连失误,必须归咎于他对西方文化及国际形势的无知。国家不懂精进,要被国际所排挤。个人一味固守,便会被社会摈弃。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又一次崛起,走向新时代,今时不同往日,让我们一起坚信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中华能万古长青,炎黄子孙能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