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云孤鹤不得成,寄情山水成圣贤
——解读王阳明的《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2019-07-14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

名作欣赏 2019年32期
关键词:圣贤阳明王阳明

⊙田 甜[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 250014]

据《王阳明年谱》记载,阳明十一岁那年问私塾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阳明不以为然并表达了不同观点:“登第恐未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此后,阳明以学圣贤作为追求开始了对人生的探索,凭借以“良知”为核心的心学体系,实现了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对生命的人文关怀,成为人人敬仰的圣贤之人。阳明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儒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一生创作的诗赋有六百多首,也许是他的心学光环太过夺目,阳明的文艺活动经常受到冷落。然而正是深邃的人生体验促成他写作的诗歌,特别是占他创作的诗歌总数三分之一的山水诗,生动显示出他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与探索人生真谛的心路历程。

王阳明一生酷爱山水,所到之处必赋诗寄之,且毫不掩饰自己对山水的痴迷。“平生泉石好”,“野情终是爱丘园”、“山水平生是课程”……王阳明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泰山、庐山、九华山、武夷山、无相寺令他流连忘返;被贬时谪居龙场的阳明别洞、休养生息时的幽壑山谷令他念念不忘。王阳明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却不曾在诗歌中看到他的消沉,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都不曾忘记自己年幼时“读书学圣贤”的誓言。他斗志昂扬,苦中作乐,在山水中获取能量,写秋不见悲凄,被贬不见气馁。阳明心胸宽广,图一时安稳不是他的追求所在,成圣成贤才是他的最终归宿。王阳明登临泰山所作《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是山水诗的代表,最能表现王阳明率真豁达的心胸与渴望成为圣贤的人生追求。

弘治十七年(1504),王阳明在济南府主考山东乡试期间登临泰山,泰山的磅礴大气涤荡着阳明的心胸,他再也无法抑制胸中块垒,作《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借泰山的雄奇壮美尽情宣露自己的人生追求: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绣壁丹梯,烟霏霭䨴;海日初涌,照耀苍翠。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天门石扇,豁然中开;幽崖邃谷,襞积隐埋。中有遁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古来登封,七十二主;后来相效,纷纷如雨。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鲁郊获麟,岐阳会凤;明堂既毁,閟宫兴颂。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峻极配天,无敢颉颃。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仿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此次泰山之行不仅孕育出一篇山水佳作,更为王阳明心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王阳明一方面极尽文笔之能将泰山之高收入笔下,从泰山山势之雄险壮伟、奇美景色等方面集中烘托泰山之高,全诗气势恢宏;另一方面借泰山之高象征圣人孔子之高大,泰山的大气磅礴承载了阳明探索圣贤之路的宏伟抱负,抒发了自己渴望成为圣贤而艰苦探索的心路历程。

一、泰山之雄壮

阳明的山水诗语言简洁,景物描写干脆历练,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盘托出,不加掩饰。《泰山高》详细描写诗人登山的过程,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直接描写泰山之高,率真之情溢于言表。诗歌开篇将泰山与庐山、衡山、恒山、华山做比较,庐山的高度尚可丈量,衡山、恒山、华山的气势在泰山面前尚且无法比拟,诗人担忧凭自己笨拙的笔法和短浅的见识怎能描摹泰山之高呢?阳明虽怕自己的文字限制了泰山的雄伟气势,但接下来诗人却如入无人之境,肆意挥洒,极尽所能谱写泰山之高与泰山之险。站在山下仰望山巅却被云层遮挡了视线,诗人不禁发出疑问泰山是在这天空之下还是已高耸入云?

山中的雾气弥漫开来,随着高耸的山峰盘旋升腾,置身山中的诗人循着高入云霄的山峰往上攀登,仿佛在与仙人同游,早已不知踏过几层险峻阶梯,山顶却仍然遥不可及。越往上走越是人迹罕见,突如其来的闪电雷雨使混沌的元气四下消散,似乎泰山之巅就在眼前。诗人终于登顶,看见太阳升起,拨开云雾,阳光倾洒在苍翠的植被上,泰山更显郁郁葱葱。诗人站在泰山之巅回顾登顶的过程,所有的疲惫随着太阳升起烟消云散,只有登山时听到的湍急泉水声还不时回荡在耳边。阳明用飞湍瀑流将难以具状的泰山之高具体化、可感化。泉水从高处飞下,撒落谷底,万千水滴在幽壑中碰撞发出的声响足矣证明泉水源头之远,泰山之高。诗人看到的是飞湍瀑流,听到的是万丈深渊。纵然山中雾气缭绕、阶梯连绵不绝、泉水飞湍直下都不及阳明的慨叹来的直接:“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泰山真高啊!这是不可企及的高度啊!登临回首不知不觉已跻身于东斗之星。

泰山之高给阳明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登泰山五首》中有从气候、光照等角度出发的侧面描写:“泱漭绝人世,迥豁高天秋。暝色从地起,夜宿天上楼。”有对缥缈幻境的虚构想象:“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振衣将往从,凌云忽高飞。”但更多的仍是直言泰山之高与泰山之险:“穷厓不可极,飞步凌烟虹。危泉泻石道,空影垂云松。千峰互攒簇,掩映青芙蓉。高台倚巉削,倾侧临崆峒。失足堕烟雾,碎骨颠厓中。”泰山之高在阳明笔下无处藏匿,直白的语言和激烈的情感烘托出泰山的磅礴大气,也衬托出阳明的豪言壮志。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与《蜀道难》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与李白浪漫丰富的想象相比,阳明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修辞,也正因此他的诗歌常常被人们忽略,然而直白的语言与直抒胸臆的情感却是他对山水的独特体悟。阳明时常盘坐山水间放纵心绪与山水直接对话,清澈明净的山水洗涤着阳明的心,山水之于阳明是毫无保留的,阳明还给山水的则是真挚热烈的赞美之情。

二、泰山之奇美

山顶日出的盛况、四时之景的不同、深林中归隐的仙人……雄奇壮伟与深邃幽静并存造就了泰山的奇美景观。诗的前半部分阳明详细描写了登山时的场景,由于缭绕的雾气和突兀的山峰阻挡了视线,登山时的景色稍显狭窄,直到登顶待太阳升起,景色大为开朗,视野极为开阔,接下来,阳明带领我们一同领略了泰山日出的奇美景象。日观峰上一座座石峰虽高低不平但却与天际连成一片,仿佛与东海融为一体,这里正好与太阳升起的地方相对,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远处像有一颗闪烁的红星跳动着从天海中升起,当它喷薄而出停止跳动时,前一秒还晦暗不明的山顶,下一秒便霞光万道;破晓时分还隐藏在暗处的植被,此刻全都披上了绚丽多彩的光辉。一派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景色尽收眼底。

喷薄欲出的太阳是壮美泰山的象征,隐藏在森林山洞中的隐士和幽壑的山谷又为泰山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踏过天门,石道两边不再是拥挤突兀的山峰,眼前的景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开阔。回身向下望去,仿佛看到幽邃山谷中雌伏以待的隐士,他们大多是怪异奇绝之才,难道他们就是在山顶邀诗人同去的仙人吗?“挥手若相待,丹霞闪余晖。凡躯无健羽,怅望未能归”。然而诗人并没有矫健的翅膀与仙羽,只能目送仙人而去,自己独自留在原地怅惘。时隐时现的仙道、幽邃深壑的峡谷构成了泰山奇美之景,给恢宏大气的泰山增添了一份幽美之态。泰山的幽美静谧激发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心绪,可见泰山之美的丰富多彩,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不能与仙人同归的惆怅无法自拔,而是笔锋一转继续将泰山的声势浩大呈于笔端。也许是从天上发源的瀑流飞湍直下拍打着岩石,岩石表面云气密集,烟雾缭绕,不一会儿这云气便遍布天地之间。难怪在山脚难以目极泰山之巅,原来是这天外飞湍的缘故,高不可及的地势造就了千变万化的景象,移步换景,变幻万千,泰山之景难以名状。

阳明既是知者又是仁者,他早已把巍峨大气的群山与波澜壮阔的川流融于心胸,山水给予阳明“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的品质,处困境积极排解,逢顺境沉着冷静。虽然归隐山林的情绪不时流露,但阳明最终还是折服于泰山的雄伟,泰山大气磅礴的境界使阳明成圣成贤的雄心壮志得以舒展,心胸更加开阔。泰山的高俊雄伟正如圣人的高大伟岸激励着阳明积极探索,不断攀登。

三、泰山之圣

自秦始皇开始,共有十三代帝王亲自登临泰山封禅祭祀。帝王将泰山看作祈求统治昌盛、风调雨顺的圣地,百姓们也争相模仿前往泰山许愿祈福,泰山是一座神山,在百姓与帝王心中的神圣地位不可撼动。泰山上的石碑和庙宇记载了封禅祭祀的历史,但阳明却无心驻足于此,他追随的是圣人孔子之圣贤而非祭拜祈福之神灵。阳明诗的全篇都在歌颂泰山之高和泰山之美,诗歌末尾才吐露自己渴望追随孔子成为圣贤的远大抱负。泰山之高即孔子之高,此高虽不可及但追随圣人的步伐依旧坚定。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皇室登封泰山的场景:帝王与百姓纷至沓来,玉牒文和金鸾驾没有一项不纷纷备齐,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而如今这些封禅的文书与记载又都被埋没到哪里去了呢?只有那飘忽不定的云朵还依旧停留在这里,帝王登封时的石碑题刻早已被日月打磨光滑,强劲的山风和飞尘转瞬即逝,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的名堂神庙早已毁坏,哪里还能再找到封禅的旧址!诗人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虽然古代帝王封禅时声势浩大,一派繁华,然而朝代更替,一代代只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如过眼云烟般倏忽不见,他们当年登山封禅的遗迹又怎会被值得铭记。只有圣人孔子登临泰山的踪迹会被世人记载,并引来仁人志士重走孔子之路。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景物拟人化,孔子的离开使泉水悲鸣,群山仿佛都在拱手相送,可见圣人孔子之于泰山、之于诗人的重要意义。诗人接下来直接抒发内心压抑已久的情感:人生短暂,时光转瞬即逝,“我”与孔子相隔千载,如今在泰山相会。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圣贤之光依然惠泽泰山,其高度可与泰山之高匹敌,无人能与之抗衡。“我”只能站在圣贤尊师的门外远观,怎能近距离窥视?“我”也学着前人效仿登封祭祀的方式来效仿孔子,重走圣人之路,不知道“我”还可不可以再拜孔子为师,登堂入室成为孔门弟子。至此,作者将渴望成为圣贤的迫切心情和不知如何探索的迷茫心态表达得一览无余。

诗人在诗中一直渲染泰山之高和圣人的可望而不可即,并在诗歌结尾发出“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的无奈感叹,但诗人仍登顶成功,且回身已在半山中也表明诗人已经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探索成为圣贤的道路,他正沿着孔圣人的足迹前行,虽迷茫但却有坚定的信念。

阳明一生钟爱山水,山水诗中孤云野鹤意象络绎不绝,遁世归隐的心绪时常见之于诗歌,但作为山水诗的集大成者,他有陶渊明恬淡自足的内心的同时又兼具李白浪漫主义式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精神。王阳明不曾真正归隐,他借助山水抒发内心的愤懑,又在山水中实现了“读书学圣贤”的志向。《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看似写泰山之高实则写圣人之高,看似写泰山之险,实则抒发诗人渴求成为圣贤的艰难与不易。

泰山之行是阳明思想转折的开始,与“龙场悟道”一脉相承。成圣成贤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为此他曾沉溺佛老之学,当走遍世间山水积累足够的人生经验后,他开始将自己的体悟付诸实践,继承孔子遗风,通过讲学来帮助他人实现对人生的探索,并实现了心学的建立与发展。弘治十八年(1505),也就是登临泰山后的一年,阳明开始授徒讲学,首倡身心之学,教导门人先立圣人之志,与湛若水共倡圣学,直至谪居龙场,顿悟成圣之道,始论“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开始创立和发展心学体系。心学便是阳明对成为圣贤的实践与探索的结晶。阳明登临泰山的过程是逐渐直面内心和发掘自己追求所在的过程。因此,《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不仅仅是一篇赞美泰山胜景的山水诗,同时也是阳明成圣成贤的人生追求与心学思想融为一体的开端,是阳明思想发展过程中竖起的一座里程碑。它对研究王阳明的文艺创作和心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⑮〔明〕王阳明撰:《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346页,第1346页,第1347页,第772页,第802页,第828页,第742—743页,第743页,第741页,第741页,第741页,第741页,第743页。

⑬⑭〔南宋〕朱熹集注:《论语集注》,郭万金编校,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40页,第140页。

⑯ 据《王阳明全集·年谱》记载,王阳明于正德三年至正德五年谪居贵州龙场,正德三年某日深夜突然顿悟:“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认识到心是感应世间万物的根本,之后便开始了心学体系的建立,王阳明在龙场期间的顿悟与认识被称为“龙场悟道”。

猜你喜欢

圣贤阳明王阳明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修身
王船山的人生哲学简论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诡异的仕女图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良知
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