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下都市文学研究的四种范式
2019-07-14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丁 颖[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进入新时期以来,对现代的渴望和探求,作为20 世纪以来中国意识领域起伏消长的思维线索,日益取得了合法性的地位,并在研究领域以一种重要的话语方式得到了广泛、深入的思考与认知,同时也存在着因这一理论过于泛化的使用而带来的理论失据、误读以及阐释失衡的现象。中国现代性的后发性及其西方背景使这个问题的研究显现出复杂多面的特点,并相应催生出相关理论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正如李欧梵所提及的:“中国的现代性我认为是从20 世纪初期开始的,是一种知识性的理论,附加于在其影响之产生的对于民族国家的想象,然后变成都市文化对于现代生活的想象。”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与城市之间关系密切,其首要的特征是作为一种“城市的艺术”而存在的。而在那些具有国际性意义的大都市里,城市除了负载其物质层面的价值外,更多表现在文化上的意义。城市本身的容受力在人与城的排拒和吸引中显现出充分的张力,并为文学和艺术的产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思想。进而诱发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建构与城市文学及叙事关系研究的日渐升温,在巍然壮观的乡土中国、乡土文学及乡土叙事的研究之外,旁开一支。
这种研究趋向是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重新界定、评价研究对象的一个有力的回声,也是现代文学研究中城市现代性、城市文本多维阐释的拓展与深入。在无形中,促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鲜明的都市文学研究范式和研究趋向的形成。
一、文化研究与海派小说
以文化研究为视角,借助于细腻深刻的文本细读与分析,深入探讨支配性的文化形态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开风气的是吴福辉的《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在这部被称为作者“精神返乡”的作品中,建构着研究者对海派文学的生命体验和历史还原的可贵努力。作为海派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作者从海派文化的历史变迁、海派文化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海派小说文化风貌等方面,阐述了立足于都市上海的海派小说在创作思想和审美形式方面的现代质素,并从学理的角度,探讨了海派小说的文学生命和文化价值。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海派文化的“区域文化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和文化流派获得了“史”的明证。在此基础上,李今的题为《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由其博士论文而来,作者在篇尾《后记》中提到了论文写作的初衷“是缘于对当前中国都市化进程的现实的关心,缘于对现代商业城市中人的生存处境,和由此急剧产生的价值观念变迁的兴趣”。所以在这部将学术研究与当下社会文明进程和历史变迁结合在一起的著作中,作者将海派文学和都市文化及其美学风貌融为一体,从历史的纵深处出发,结合历史学、城市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全面挖掘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现代化的过程及其在文学美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市民意识的多样形态,并以海派的现代性作为结语,对海派和近代通俗小说的创作做了价值体系等方面的精神区分,并以30 年代的新感觉派、40 年代的张爱玲及其创作为界碑,认为他们“体现了海派小说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先锋最前卫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共同反映了从传统到现代主义的转折”。李书磊的《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提供了现代小说城市血缘关系的脉络图景,无论是研究角度的提炼还是文本的细读,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收放自如的研究视阈,由此进一步“跟进”式的研究和探索的空间亦很广阔。杨剑龙的《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结合上海文化由历史和现实所形成的特点,将跨越新旧历史时期的上海文学纳入到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和阐释的范畴内,赋予了上海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宏观视野。经过都市文化研究者不同层面的研究探索,30 年代海派文化的风姿得到了全面而立体的展现,对旧有研究领域进行了“合法化”的清理,为深入细致的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声援和实际意义上的根基。
二、都市空间与知识分子研究
在布迪厄那里,空间关系尤其是都市空间的意义关联得到正视,并广泛地应用于现代都市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中。在这一过程中,上海的文化场域和城市空间与知识分子的关系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们尤其重视将知识分子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命运轨迹和文学思考结合到城市空间的分析中,凸显了城市与人共生关系的动态过程。章清的《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发表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作者以其特有的历史敏感和艺术敏感,较早关注到上海城市中“亭子间”文化人的生活及其事业。该著深入把握了“亭子间”文人共同的文化属性并对他们所置身的文化环境加以溯源式的考察、分析,研究角度的得当使论述的从容、深入得到保证,并为同类研究课题带来了方法论上的启示。王晓渔的《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直接从上海空间关系入手,展开置身于1927—1930 年间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完成了乡村知识分子研究到都市知识分子研究的转型,知识分子在30 年代末发生的“内战”,不仅意味着知识分子在文化选择和政治选择方面的殊异和分野,也是对现代知识分子共同体和公共交往模式的清晰呈现。杜心源的《城市中的“现代”想象——对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与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明确引入“都市空间”的概念,一方面是对列斐伏尔和雷蒙·威廉斯关于空间关系理论的贯彻,另一方面,将一个原本单一的关于二三十年代上海“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的研究,带入对这一思潮产生的文化语境的考察和追问中去,由此引发了对都市上海历史变迁复杂层次的深入思考,综合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现代主义、现代性极具问题探索以及富有探本建构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看到,著者对诸多问题有自己的涉猎和思考,并能不停留于表面的陈述,将问题推进到深层”。
三、女性、都市的双重视野
女性文学与都市文学二维研究思路的结合初步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确定,都市、女性、现代性的关系得到了全新的书写和阐释,显示了女性研究者特殊的学术眼光和认知深度。正如赵园在《北京:城与人》中所提及的:“我不禁惊讶于我们的城市文学中‘女性主题’的耀目,和女性作家对于城市文化的特殊敏感。除上文已说到的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新时期的文学改革以及港台文学,都有一些作者经由女性的方面探寻城市文化,寻找对于城市文化的价值评估,将发现女性与城市系在一起,以至于使女性形象成为城市文化的某种文学标记。”姚玳玫的专著《想象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的叙事》正是一部全面将女性想象和想象女性以及海派文化及叙事结合在一起的作品,从城市学、女性文学、叙述学的角度,将上海都市文化背景下文学话语的性别取向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在荒林看来,“与其说这本书是一部对于海派小说的叙事研究,不如说更是一部通过对海派小说‘女性想象 ’叙事研究所做的再叙事”。“它在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主流男性叙事 ‘较劲 ’过程中,想象了一系列不同的女性姿态,完成了从被叙事到自我叙事的转变”。为女性文学研究和上海都市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作为上海城市研究同类比较的作品,王瑞华的专著《殖民与先锋:中国痛苦——三个女性对香港的文学解读》也是一部将女性文学研究的触角深入到城市文化研究领域并取得持论均衡的新颖之作。在文本分析中突出香港城市被割占的历史对于香港的意义和影响,充分体现了“殖民”和“先锋”兼容并蓄式的“中国痛苦”。同时,作者有意识地将张爱玲、施叔青、西西三位不同年代的女作家的创作作为香港城市文本镜像分析的对象,从而使本书的写作具备了宏观审视香港百年历史和女性命运变迁的机遇。这种以都市和女性双重视角并置于研究视野的处理方式不仅带来了批评对象丰满阐释的可能性,也创生了现代都市文学研究的新维度。
四、“海外学者”的“域外”解读
作为异域的“新声”,海外学者的研究为上海城市历史及文学、文化研究带来了研究思路的丰富和“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以王德威、李欧梵、刘禾、孟悦、黄子平、唐小兵等为代表的“海外学者”,作为美国的“中国学”的重要分支,在前辈海外学者如费正清、夏志清、林毓生等人的影响和示范下,当然他们中也存在着“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偏见,如杜维明提出“反汉学的中国研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中国内地主流意识形态解构的同时又结构于另一种意识形态之中,犯了“中国内地学者同类的狭隘观点的错误”。随着理论和观念的掘进,也出现了“中国中心观”的兴起,聚焦于中国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具体实际,如柯文提出的“中国中心观”,李欧梵提出了“中国现代性”,等等,在“中国发现中国的历史”。作为这股“海外学者冲击波”的代表,美籍学者李欧梵在2001 年出版发行了《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这本得益于麻特·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几张脸:先锋、颓废和媚俗》的上海都市文化研究专著,同样也给中国的上海城市研究和都市文学研究者以极大的震撼和灵感。正如当年作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 年)》 上卷中将发生在1895 年到1927 年的文学趋势概括为对现代性的探求一样,《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一书也以现代性作为理论基础,从建筑、百货大楼、咖啡馆、舞厅、公园和跑马场、亭子间等城市的物化形态角度重汇上海都市文化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由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市上海所构成的历史现场的接近和还原。毛尖曾经提议读者通过四个角度来阅读此书:“当小说看,当散文看,当‘老上海摩登指南’,一部极其严肃的批评专著。”一方面言明了此书具有了多元阐释的空间,在方法论上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将上海文化建筑、百货大楼、咖啡馆、舞厅等参与到上海城市文化的“重构”中,与印刷文化、电影、都市语境、文本一道,充分展现了30 年代上海都市文化的风姿、情感和思想,反映了无处不在的文化研究理路。在当时,这种研究思路在国内学界几乎是鲜见的,对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和研究角度的掘进都极具启发意义。在微观细部的打量和宏观格局的审视中,将上海都市文化的分析,推向新鲜而隽永的历史天地。对上海世界主义的分析中,重点讨论了都市上海的殖民情形和中国意味的世界主义,进一步清晰了中国现代性被动嵌入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形态。王德威对《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一书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在研究现代上海过程的著作中,此书无可比拟,成就最高。李欧梵重新绘画了上海的文化地理,刻画了20 世纪30 年代上海市和租界的微秒关系。此书史实超卓,文辞优美,端的令人钦佩;本书正预示着新世纪的一种新文化评论风格。”另一位美籍学者史书美的著作《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也颇具学术价值。这是一部在英语世界里对发生在1919 年五四运动到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期间的“中国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考察的开山之作,作者充分论证了中国的现代主义发生的“半殖民地中国”的文化语境,关于这一语境的分析和提炼,不仅是构成了该著新的学术增长点,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审视1917 年间到1937 年“中国现代主义”的极富新意的视角,综合分析了“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在“进化”与“半殖民化”多重文化相遇中所呈现出的多元丰富而又复杂深刻的样态。
从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而言,乡村的城市化、城市的现代化是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一个显示社会生活进步与否和现代文明程度的过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翻天巨变,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必然引起创作主体心灵的巨变,促成了创作文本的多元复杂。研究者们吸纳着近现代以来世界文化、文学中现代质素的影响,延续着上海城市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现代化的纵深线索,将现代国家生活的主体——城市悬置于思想的前台,并带入对现代性理念在城市领域生成状况的综合分析,在开拓历史参与意识和批判意识对城市文化构建的积极意义和深远价值的基础上,将城市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凸显出来。在对这些经典研究文本进行宏观梳理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清晰的事实:中国的现代文学研究已经结束了乡土研究定为一尊、都市研究缺席的单向度。那种“在重农轻商的国度,田园诗自有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强劲支撑,而城市的形象从来都是陌生、肤浅和驳杂难辨的”现象已经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敞开、新的理论意识和研究方法的介入而得到改观。虽然,在某些领域还缺乏一定的深入拓展,有些知识分子的都市镜像描写因为既定的研究路径的囿限而鲜有道及。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现代都市文学研究的未来预计和美好愿望:在现代都市文学研究过程中,现代生活的多变丰富回馈给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的,不仅是一个摇曳多姿、意蕴无穷的艺术和思想的疆域,更是一个沉思着乡土,感应着都市,不断增生着意义和价值且无限实践着的世界,而且会在当下的生活和不远的未来中显示其别具一格的力量。
① 〔美〕李欧梵:《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第131页。
②③李今:《海派小说与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2页,第327页。
④ 杜心源:《城市中的“现代”想象——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与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⑤ 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0页。
⑥ 荒林:《对“女性想象”的再叙事》,《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15日。
⑦ 单世联:《想象的自由和限制》,《读书》2006年第1期,第37页。
⑧ 古远清:《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⑨ 毛尖:《一种摩登批评》,《二十世纪》1999年第56期,第145页。
⑩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⑪ 隗瀛涛:《近代中国区域城市研究的初步构想》,《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第80页。
⑫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