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庐剧剧本《借罗衣》改编的几点思考

2019-07-14孙亚军合肥师范学院合肥230061

名作欣赏 2019年32期
关键词:姨娘汇演金花

⊙孙亚军[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 230061]

《借罗衣》是庐剧优秀传统剧目。该剧1954 年由皖西倒七戏(即后来的庐剧)剧团挖掘整理并被省文化局选中作为参加华东会演的代表剧目。在赴上海汇报演出前,剧本整理成为重中之重。《借罗衣》的华东汇演本由老艺人刘正元、戴志生口述,经徐卓、刘琪、潘能映、杜凤山整理加工而成。最后由省文化局安排剧作家赵鸿(笔名辛人)对剧本进行加工整理,这次整理使《借罗衣》 的剧情更加集中,人物性格也更加鲜明。在老一代庐剧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借罗衣》 的华东汇演本定本最终形成。正是在这个定本的基础上,加上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的成功表演,《借罗衣》 一炮打响,获得华东汇演演出奖,表演剧中二嫂子的丁玉兰获得演员一等奖。《借罗衣》 开始赢得了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1957 年,《借罗衣》 作为庐剧代表剧目参加赴京汇报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在北京怀仁堂演出人员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创造了庐剧的辉煌。一部地方小戏,何以创造如此辉煌?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丁玉兰等表演艺术家的精湛表演有关,同时也与其高质量的剧本整理息息相关。

《借罗衣》取材皖西民间生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俗色彩。其剧情简单,像一部生动活泼的生活轻喜剧。农妇二嫂子回娘家,为了在娘家人面前炫耀,她借了毛驴、金花和罗衣。回到娘家,向大姐夸耀穿戴。妈妈和姨娘听了很喜欢,大姐不服。随二嫂子一同来的小叔子汉宝子,憨厚无知,无意中说出了二嫂子借罗衣的真相,妈妈责备二嫂子不应说谎。

《借罗衣》的成功得益于数代庐剧艺人的不懈努力,其中在剧本整理方面更是成绩显著。作为《借罗衣》的第一个正式剧本,1954 年的华东汇演本(以下简称“54 本”)成为庐剧剧本改编和整理的典范,是参加华东汇演和后来进京汇报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的保证。

自1954 年华东汇演后,《借罗衣》剧本还经过了两次改编。时间分别在1955 年和2008 年。其中1955 年的改编幅度不大,它主要依据的是“54 本”,由安徽省文化局剧目编审组整理,1955 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55 年的出版本在内容上有所压缩,主要是唱词有所精减。此外,还删除一个人物(二姨娘),由原来的六人改为五人。“54本”中一共六个人物:二嫂子、汉宝子、王干妈、二姨娘,二嫂妈、大姐。1955 年本没有二姨娘。总体来看,1955 年本主要继承了“54 本”,二者差别不大。

2008 年,合肥市庐剧院组织专家再次对《借罗衣》进行改编,并由原合肥市庐剧院印刷了剧本(以下简称“08本”)。总体来看,与年“54 本”相比,这次剧本改动较大,主要体现在人物变动和情节改动。

“54 本”一共设置了六个人物,而“08 本”只有四个人物,分别是二嫂子、汉宝子、三妹、三妹夫。不但人数减少,人物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二姨娘、二嫂妈、大姐被三妹和三妹夫所取代。

“08 本”的剧情变动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08 本”由原来的三场戏改为独幕戏。“08 本”之前的“54 本”安排了两场戏,演出实为三场,分别在二嫂家、途中、二嫂娘家,另有借罗衣一个“过场”。第一场戏是二嫂子为回娘家做准备,包括借驴、借罗衣、借金花。第二场专写二嫂子与汉宝子在途中一场戏。第三场是写二嫂子如何在娘家炫耀其穿戴以及被揭破真相。

其二,“54 本”中专门安排了一场借罗衣的戏。写二嫂子为回娘家借罗衣、借金花、借毛驴,其中找王干妈借罗衣更是作为重头戏。但到了“08 本”,这场戏被删去,改为二嫂子在台前与幕后的王干妈通过对话来交代借罗衣这一情节,以此来突出二嫂子借罗衣后的喜悦。

其三,主要矛盾冲突人物及地点不一致。“54 本”主要冲突集中在二嫂子与大姐之间;“08 本”主要冲突集中在二嫂子与三妹之间。“54 本”主要冲突地点是在二嫂子的娘家,“08 本”主要冲突地点是在回娘家途中。

其四,在“抖包袱”的方式上,“54 本”采取由汉宝子无意中说出真相;“08 本”采用了二嫂子从驴背上跌下这一细节,然后让二嫂子自己说出真相。

其五,“08 本”在唱词和对话方面增加了现代色彩。与“54 本”相比,“08 本”更强调与现代观众的联系,在剧本中运用了不少现代词汇,体现出明显的现代气息。如“实习生”“南边打工”“大腕”“百米赛跑”等。

“08 本”在剧本改编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剧情的集中性、唱词和对白的优美等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

在剧情的集中性方面,“08 本”真正体现了西方古典主义戏剧法则“三一律”。“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08 本”《借罗衣》完全符合这个要求,改编者将原来的两场戏整合为一场戏,采用独幕剧,不必更换舞台背景,所有的戏剧冲突都在这场戏中完成,时间还不到半天。

在唱词和对白方面,“08 本”既保留了原剧本的原汁原味,又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性。如二嫂子一上场的那段唱词:“头上金花闪,罗衣身上穿。长裙凤摆尾,绣鞋花色鲜。打扮的霞光亮,实在真好看。路上人夸赞,回家娘喜欢。娘家有小妹,腊月结良缘。妹夫家境好,定然巧打扮。今日脸碰脸,姐姐当占先。汉宝去借驴,风轻驴儿颠。活人就活一张脸,有道是:佛要金装,人要衣衫马要鞍。”

“08 本”的长处还在于写二嫂子和汉宝子与三妹夫妇两对人物的争强好胜,演员的动作感很强。“54本”是在室内写大姐和二嫂子斗嘴,层次铺排细致,但演员均站着说话,略显沉闷一些。

“08 本”虽在艺术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但其整体艺术成就未必能超过“54 本”。作为《借罗衣》的最新版本,这个剧本仍存在不少硬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删去借罗衣一场戏不利于人物塑造和情节的连贯。

删去借罗衣一场戏是“08 本”最明显的改动之处,但同时也是“08 本”最明显的硬伤。改编者的本意是想删去二嫂子借罗衣的细节,把借罗衣一场戏改为台前的二嫂子与幕后的王干妈的对话,多突出二嫂子借罗衣后的喜悦及炫耀。这样情节更集中,同时不必换舞台背景,用独幕剧就能完成,符合古典戏剧法则要求的“三一律”。但这样做是弊大于利的。为何呢?

其一,从剧名来看,借罗衣应是剧中的核心情节,删去借罗衣一场戏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单单从扣题角度也说不过去。

其二,从剧本的线索来看,“54 本”的线索是借罗衣——炫罗衣——揭示真相。而“08 本”的线索是炫罗衣——揭示真相。二者比较,“08 本”的线索因缺少借罗衣这一情节而显得较为简单缺乏变化,“54 本”的情节更富于变化。为了证明“54 本”线索的合理性,可以参照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同样是批判女主人公的爱慕虚荣,《项链》的线索是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揭示真相。如果去掉借项链这一节,这部短篇小说就会黯然失色。借项链不仅是小说的开端,它直接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同时这一情节对表现女主人公的爱慕虚荣形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部作品借项链的情节与《借罗衣》中的借罗衣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借”这一场戏必不可少,它决定了后面情节的发展。同时,这场戏对塑造主人公二嫂子形象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场戏不但不能简单化处理,相反应该加强。应该说,“54 本”关于这场戏处理得比较好。该本不仅把借罗衣作为专门一场戏来处理,同时在借罗衣的唱词和对白上也做了精心处理。在这场戏中,二嫂子为回娘家夜不能寐,为了得到炫穿戴的目的,她不得不去王干妈家去借罗衣。为了确保借到罗衣,她又精心准备了不少借口,而王干妈也不是省油的灯,就此上演两个女人斗智斗勇的好戏。最终,王干妈经受不住二嫂子的甜言蜜语以及大鸡腿子的诱惑借出了罗衣。因此,斗智斗勇的借罗衣这场戏对揭示二嫂子爱慕虚荣的性格显然是不可缺少的。

其次,去掉二姨娘这个角色不合适。

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时,有时为了更好地塑造主人公突出文章主旨,会通过塑造配角来完成。像《西厢记》中的红娘、《白蛇传》中的青蛇、《项链》中的佛来思节夫人……这些配角不仅塑造得非常成功,而且对主人公的塑造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借罗衣》中的二姨娘就属于这样的配角。二姨娘原是“54 本”中的一个角色,在剧中虽然不是主角,但其作用不可小觑。

其一,作为二嫂子的娘家长辈,二姨娘对二嫂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二人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丁玉兰老师也认为:“二姨娘则与二嫂子一样,也是个爱浮夸、爱虚荣的人,非常喜欢二嫂子,两人在一起经常一唱一和。”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嫂子就是曾经的二姨娘,因此,二人有较多的共同话语。这样就不难理解在剧中,为何二姨娘对二嫂子的所作所为赞不绝口,也许,她在二嫂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其二,这个人物的加入更有利于戏剧矛盾的冲突。在剧本中,二嫂子的所作所为几乎遭到了来自各方的反对和不满,只有二姨娘是个例外。作为长辈,二姨娘不仅不指出二嫂子的错误,还与二嫂子一唱一和。试想,如果让二嫂子与所有人发生冲突,既与现实生活不符,也不利于二嫂子形象的塑造。二姨娘的肯定与赞美,既使二嫂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又促使二嫂子将虚荣坚持到底,从而更加剧了矛盾的冲突,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凸显。

其三,二姨娘角色的加入更有利于主题的丰富与深刻。这样的人物设计旨在告诉我们:在广大乡村,尤其是物质还比较缺乏的乡村,像二嫂子这样的人物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爱慕虚荣好攀比的现象在民间较为广泛。

最后,结局安排过于简单,难以产生真正的戏剧效果。

优秀的戏剧文学都重视对结局的安排。好的结局也许有多种方式,但有一点是不能改变的,就是要具有出人意料的戏剧效果。“无论采取哪种结尾方式,都要有意外之笔。只有出人意料,才能产生强烈的戏剧性效果,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得到塑造人物、深化思想内涵的目的”。

“08 本”结局是这样安排的:二嫂子和汉宝子在回娘家途中巧遇三妹和三妹夫。看到三妹穿戴朴素,二嫂子就拼命在三妹面前炫耀她的罗衣和金花,引起三妹的怀疑和反感。后来,驴子不肯过桥,汉宝子拼命挥鞭,导致小驴一蹦三尺高,把二嫂子掀翻在烂泥地,跌破了罗衣,跌脏了金花。在此情境下,二嫂子哭诉了自己借罗衣和金花的真相。

“54 本”的结局是这样安排的:二嫂子回到娘家后,正好遇到已回娘家的大姐,在忠厚老实的大姐面前二嫂子大炫其罗衣和金花,引起大姐的反感和不快。二嫂子乘机向二姨娘和母亲告状,吹嘘自己在婆家的勤劳和智慧,认为大姐忌妒自己,并得到了母亲和二姨娘的支持,尤其是二姨娘对她赞不绝口。就在此时,汉宝子因回来吃饭无意中说出二嫂子借罗衣和金花的真相。

比较两个结局,“08 本”结局显然过于简单,没有通过别人而是让二嫂子自己说出真相,此安排虽然也符合情理,但难以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也不利于二嫂子形象的塑造,其爱慕虚荣的性格因她的转变过快未得到充分的展现,对二嫂子爱慕虚荣的讽刺力度不够,戏剧冲突未完全展开就已结束,削弱了戏剧效果。

而“54 本”的结局设计得比较好。让汉宝子无意中说出真相,这样安排有诸多好处。其一,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作为小叔子的汉宝子大概十五六岁,比较憨厚诚实幽默,与二嫂子关系较为亲密且只有他知道二嫂子借罗衣金花的真相,由他说出真相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其二,这样安排更富有戏剧效果,也更能出人意料,使剧本更富有讽刺意味。二嫂子在向母亲和二姨娘告状后,其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本以为能瞒天过海稳操胜券,却因为汉宝子的几句大实话而前功尽弃,只落得在众人面前容颜扫尽羞辱难当。至此,戏剧的讽刺效果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庐剧发展的黄金期。先是1954 年的华东汇演,安徽的倒七戏(即后来的庐剧)获得多个奖项,接着1957 年进京汇报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从当年获奖和反响较大的庐剧剧目来看,其剧本均经过了庐剧艺人们的加工和整理。如金芝整理的《讨学钱》 《双锁柜》,陈鸿(辛人)整理加工的《借罗衣》,陈仲整理加工的《休丁香》。这些优秀的庐剧剧作家们,既拥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又能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在保护和传承中进行创造,确保了这些整理加工后的剧本既能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又能为庐剧观众喜闻乐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庐剧的繁荣和辉煌离不开这些优秀剧作家在幕后的默默耕耘和奉献。从某种意义上说,《借罗衣》是时代的幸运儿。从其被挖掘、被选中整理以及后来的获奖进京演出来看,《借罗衣》赶上了庐剧发展最好的时期。因此,1954 年华东汇演本的出现也是恰逢其时。从目前来看,这个剧本是《借罗衣》质量最高也是庐剧界认可度最高的版本。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传统庐剧开始遭遇困境。无论从创作层面还是从表演层面,庐剧后继乏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庐剧的观众也在进一步减少。进入新世纪,戏曲生存危机进一步加重。一些传统戏剧想通过对原有经典剧目再改编,例如昆剧《牡丹亭》、豫剧《赵氏孤儿》 等,这些新创剧目语言精练、剧情合理、跌宕紧凑,一方面以此来吸引年轻观众,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自救。2005 年5 月,经国务院批准,庐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庐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08 本”《借罗衣》 就产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当承认,这次改编对保护和传承《借罗衣》 这部优秀的传统剧目功不可没。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早期庐剧重表演轻剧本倾向的一种反拨。从改编的效果来看,此次整理在台词道白、剧情集中以及贴近现代生活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从总体来看其成就未能超越华东汇演本。从《借罗衣》的改编来看,戏剧的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新编剧目可以进行各种尝试,成功范例也很多。但是对于优秀传统剧目和一些早期的经典剧目,应以保护和传承为主,对于创新应持慎重态度,不能一味趋新,必须坚持在保护和传承中创新。

①金花:戴在头上的金银首饰。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猜你喜欢

姨娘汇演金花
消失的村庄
大姨娘的手工活
姨娘,让我再送您一程
耳环
富滇银行举行庆“七·一”文艺汇演
国学文化汇演
金花银花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well
精彩的“六一”文艺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