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的根基真的可靠吗?

2019-07-13舒远

看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信息处理视野框架

舒远

恋爱中的人或许有过这种经验:近距离对视时,只能关注到情人的一只眼睛。

人类的正面视野是210度,其中的立体视野只有140度,而真正能够精确成像的则只有一点(比一只眼睛还要小得多)。然而,视觉的这种局限却并没有妨碍人类认识在一睁眼、一转脑之间就对所处的世界了然于胸。那么,认识到底是怎样完成这一奇迹般的伟业的呢?

面对庞大、复杂的世界,渺小得近乎微不足道的人类认识实在是无能为力。于是,它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以图把握世界,至少,也要造成把握世界的假象。因为若无法把握世界,认识也就失却了存在的理由。近年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一系列发展,都试图解释认识所采取的这些战略。

因为力量悬殊,认识根本就无法只依赖于完全可靠的信息(比如源自视觉焦点的精确图像),于是,它便大量诉诸感觉,并不问不顾地将感觉视为信息(比如将整个视野都认作精确图像),这就是著名的“感觉即信息”战略。因为肌肉张弛和心率快慢刺激大脑而产生舒适或紧张、激动等感情,于是,认识便投机取巧,根据相应感情来分类把握世界,这就是著名的“身体标记”战略。

无论是为了投机取巧,还是因为确实能力所限,认识很少依赖对每一样感官信息进行具体分析才作出把握世界的结论。恰恰相反,认识在大脑中构筑了信息处理框架,而被塞进这一框架中的信息不仅有通过感官实实在在获得的信息,还有通过经验和信息处理框架共同作用预测的信息。没有这种预测机制,认识根本就不可能在睁眼之间就把握整个视野。

预测信息和框架间的交流,存在着互相纠错的机制,被神经科学界称作“预测编码”。然而,我怀疑这种纠错机制的效率,尤其是对框架而言:信息处理框架更像是个超稳定结构。

信息框架的雏形,可以看作是莱布尼茨的大理石纹理。经验主义者们坚持认为,经验之前的人类认识是一片空白,如石板一块。理性主义的莱布尼茨辩驳说,即便是一块石板,也是内蕴纹理的大理石。康德承认认识不可能先于经验而存在,但是经验必须置于时空等固有的理性框架中才能成为认识。

信息处理框架是在莱布尼茨和康德的先验框架之上,再由经验累积而成的。既然成就于经验,也就暗含着纠错机制;而既然已经形成框架,自然也就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其预测机制不仅仅在于处理未曾获取的信息,也在于剔除多余的信息,以使认识更高效地把握世界。我长期没有研读乾隆给乔治三世的复信原文(见上期专栏),不全是因为懒惰,也是因为对乾隆书信断章取义的引文与我大脑中既有的信息处理框架不謀而合:封建帝王的昏聩愚昧。

信息处理框架不失为因应庞杂世界的必要机制,却也给洗脑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用强制手段屏蔽部分信息,密集轰炸式灌输另一部分信息,以给受体构筑有利于他们的信息框架。

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已被洗脑,但是,却可以知道信息来源是否被人控制。

猜你喜欢

信息处理视野框架
浅谈空间傅里叶“变”换之“变”
框架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S模式空管二次雷达询问与监视技术研究
视野
真相
视野
品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