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7-13王磊刘万涛高泽禄赵贵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8期
关键词: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

王磊 刘万涛 高泽禄 赵贵宇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为(113.23±1.88)min, 短于对照组的(145.08±1.37)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821, 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5.12±2.09)枚, 与对照组的(16.02±2.23)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3,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31.11±2.08)ml, 少于对照组的(324.19±1.83)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2.862,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8.12±1.03)d, 短于对照组的(12.77±1.8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07,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5.02±1.28)分, 低于对照组的(7.12±1.2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47,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08±1.88)d, 短于对照组的(18.09±2.08)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19,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 P=0.027<0.05)。結论 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 可实现对术中创伤的有效控制,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8.017

在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性病症中, 非小细胞肺癌一直保持较高的发生率, 该症存在一定的致死率。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因不存在远期转移的情况, 结合手术治疗能帮助患者得到恢复。在以往开胸手术中, 虽然可对病灶进行有效处理, 但因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 需要患者在术后较长时间内才能恢复, 整体疗效欠佳[1, 2]。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 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本研究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8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 女21例;年龄43~77岁, 平均年龄(51.23±9.8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 女20例;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50.18±9.6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结合入院后展开各方面检查可知, 患者中均不存在有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 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进行术中麻醉, 术中体位选择侧卧位, 进胸位置选择在第5~6肋间, 逐层对皮下组织进行分离, 使得肺部得到暴露。对肺部病变部位组织各方面进行观察与评估后, 对其进行切除, 随后展开对纵隔淋巴结的清理操作。后续处理方式按照常规手术方案进行。

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 麻醉方式与术中体位均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先在患者腋下约第7肋位置做一1 cm左右切口, 将胸腔镜置入, 随后在第4肋位置处另做4 cm左右切口, 视为手术的主要操作孔。同时在第8肋位置处再做2 cm左右切口, 作为辅助操作孔。在胸腔镜下, 对患者肺部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估, 随后展开对肺叶切除的操作, 并完成对淋巴结的系统性清理操作。

两组患者术后均需要按照常规方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术中情况包括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包括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程度采用VAS进行评估[3, 4], 评分越高, 疼痛程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为(113.23±1.88)min, 短于对照组的(145.08±1.37)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821, 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5.12±2.09)枚, 与对照组的(16.02±2.23)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3,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31.11±2.08)ml, 少于对照组的(324.19±1.83)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2.862, P<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8.12±1.03)d, 短于对照组的(12.77±1.8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07,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5.02±1.28)分, 低于对照组的(7.12±1.2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47,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08±1.88)d, 短于对照组的(18.09±2.08)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19, 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肺漏气、1例肺部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残肺不张, 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者发生4例肺漏气、3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残肺不张, 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 P=0.027<0.05)。

3 讨论

肺癌在我国一直保持较高的发生率, 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群体健康的主要病症, 该症存在极高的死亡率。从临床实际接诊情况可知, 在不良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下, 肺癌患者临床数量持续增加。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因病灶尚未发生转移, 不存在对临近脏器细胞侵袭的情况, 因此有极高的治愈率。就治疗方式而言, 手术治疗为主要处理对策。

在以往手術方案中, 以开胸手术的实施率居高, 通过将肺部进行暴露, 对病灶部位进行彻底清理, 可充分保障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但因开胸手术切口较大, 一般在20 cm左右, 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胸壁肌肉进行大量离断, 更需要借助撑开器对肋骨进行处理, 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 出血量较多, 很容易导致患者术后恢复中出现各种并发症, 导致其整体治疗效果欠佳 [5-7]。同时, 对于部分年龄较大患者, 因其自身体质较弱, 在术中巨大创伤的作用下, 会导致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出现其他病症的几率升高。在影像学技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 借助胸腔镜展开肺叶切除治疗逐步在临床得到推行, 可实现对术中创伤的有效控制。借助胸腔镜探查, 便于手术医师对患者肺部各方面情况进行更加清晰的了解, 准确评估病灶部位临近脏器是否存在有病变情况, 手术对切口需求较小, 有助于患者在术后较短时间内恢复, 更可实现对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控制, 对于老年患者有极高的适用性。早在马冬捷[8]研究中已经指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在治疗成功率上无明显差异, 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将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进行控制, 帮助患者在术后极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为(113.23±1.88)min, 短于对照组的(145.08±1.37)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821, 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5.12±2.09)枚, 与对照组的(16.02±2.23)枚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3,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31.11±2.08)ml, 少于对照组的(324.19±1.83)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2.862,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8.12±1.03)d, 短于对照组的(12.77±1.8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07,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5.02±1.28)分, 低于对照组的(7.12±1.2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47,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08±1.88)d, 短于对照组的(18.09±2.08)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19,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 P=0.027<0.05)。说明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可实现对手术时间的有效控制, 避免患者胸腔长时间暴露, 并减少术中出血量, 帮助患者在术后极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 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 可实现对术中创伤的有效控制,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春国, 金将. 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价值分析. 浙江创伤外科, 2016, 21(3):563-564.

[2] 赵飞, 邬艺渊, 张帆, 等. 两种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炎症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河北医药, 2016, 38(18):2745-2747.

[3] 张晔, 马冬捷, 陈野野, 等. 电视胸腔镜与开放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结局比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21):4042-4046.

[4] 侯量, 朱佳龙, 顾国军.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围术期状况及远期生存状况研究. 中国内镜杂志, 2016, 22(8):70-73.

[5] 殷勇, 张小康.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实用癌症杂志, 2016, 31(7):1137-1139.

[6] 林育超, 倪武, 张锡贵, 等. 经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吉林医学, 2014, 35(8):1587-1589.

[7] 王可兵, 史冬森, 吴伟, 等.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1182-1184.

[8] 马冬捷. 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的疗效.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 4(7):818-820.

[收稿日期:2018-12-24]

猜你喜欢

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