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之我见
2019-07-13王昊洋
王昊洋
北京市商业学校商贸信息系主任助理
2018年近视防控正式成为国家战略,近视率拟纳入政府评议考核,为此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广东省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力求提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工作水平。如果说百分比是枯燥的,那么从每年征兵体检标准可见:要求裸眼右眼0.6、左眼0.5,近视手术术后恢复者也可参军。即便如此,每年在体检不合格中因视力不达标的依然高达50%。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结合个人从业经验,关于近视防控有几个观点,愿与同行们探讨一二。
1.近视控制与预防同等重要
当前国内的近视率居高不下,我们只将关注点聚焦在如何控制近视的发生,这仍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关注目前近视发生人群的近视增长情况,要让庞大的青少年近视人群的近视增长速度降下来。
近年来市场上高折射率镜片的销量激增,这一现象从侧面也正在表明,高度近视人口数量在快速增加。
高度近视的潜在威胁极大,一旦发生,不仅是眼镜片厚度问题,还有可能导致低视力甚至失明的风险。
因此,现在控制高度近视率与预防近视发生同等重要。
2.依据近视类型制定防控方案
近视的成因尚不确定,导致近视发展的原因多样,因此可明确的是,近视防控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
目前,市场上可见的近视防控的方法很多:低浓度阿托品、眼保健操、学生渐进片、离焦防控、角膜塑形镜等,这些方法和产品无不宣称有较好的近视防控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其设计的基础理论是否与近视患者的个体成因完全吻合呢?
无论如何,大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希望能对近视防控起到一定的作用。近视防控的方式应当科学地综合近视患者的类型、年龄、日常的生活工作环境、身高、家族史、眼轴长短、眼屈光介质状态等多项因素,综合施策。
3. 近视防控要前置
前置的概念分为年龄前置和工作前置。
年龄前置,应当从婴幼儿时期开始,3~4岁前关注点在于孩子是否存在弱视;4岁之后应该着重于远视储备是否足够,做好视觉发展预测工作建立终身视觉档案。
要将近视防控工作最终细致化,需要工作前置。所谓工作前置就是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校医应当具备一定的视光知识,有一定的近视防控指导能力;学校作为近视防控的前沿,不仅需要对学生学习减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更重要的是教学环境要符合学生视觉发展条件。
4.从社会学角度看近视
近视防控工作确实刻不容缓,但是操作起来的确难度不小。社会竞争的压力,学校如何能对学生真正减负,如何将减负下来的时间转化为切实的户外活动时间等,都是一个课题。
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能否抛弃电子设备?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不仅是能电子产品的吸引力问题,更是与社会与时代接轨的问题。一个现象是:在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近视率呈一定关联。比如日本和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是近视高发的国家。
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一二线城市高楼林立,大大限制了人们看远的距离。另外,人们的视觉习惯正在发生变化,近距离时间占比大幅增加,是否可以由此猜想,当前较高的近视率实际上是人眼对于目前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一种自我适应呢?
近视防控,视光先行。要让全民树立视光意识,在根本上重视视觉健康,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视觉问题。近视防控不单是政府的责任、不单是眼科医院的责任、更不单是视光中心或眼镜店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不以谋私利的心态,才能真正实现最终的防控目标。
近视防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