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2019-07-13方祥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消费导刊 2019年51期
关键词:理论工作企业

方祥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激励理论是上世纪初诞生的行为科学研究内容,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被应用到现代管理学研究领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制定经营管理目标和绩效考核体系的理论依据。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对企业的市场环境与内部工作环境进行不断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激励理论来调整运营管理体系,如此,才能让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体现激励理论的真正价值。

一、激励理论的内涵

激励理论的主要对象是人,其目的是激发人的潜能,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中来。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可以有效的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激励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需要型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理论主要是根据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通过对其行为和动机的分析,采取合理的激励方式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使其保持最佳状态。曾有学者对其做过详细分析,并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阶段,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不同阶段内,人们的需求也会出现不同变化,企业如果能够合理掌握这些需求,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则能够更好的提升员工工作热情。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影响行为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预测个体行为,实现有针对性的控制。可以说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一个动态分析和控制的过程。

(三)状态型激励理论

该种激励理论是对激励结果进行分析和掌握,逐渐弥补其中的不足,提升激励效果的一种方式。不过状态型激励理论较为重视激励过程的公平性,如果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则会直接影响激励效果,进而降低整体激励水平。为此企业在运用过程中,要确保激励的公正性、公平性,便于其功效的充分发挥。

二、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实现员工的机制需要

自我实现是每个人都想要达到的需求的最高层次,在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想要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价值,而只有给予员工足够的信心和空间,才能更好的保证其潜能的发挥,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所以,企业应努力创建优良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具备充分锻炼的条件,这样一来才能把他们的潜力一步步开发出来,激发出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高企业效益

绩效一直都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但是绩效却不是评定员工能力的主要因素。在企业中,工作环境、激励水平等因素都对员工有一定的影响,这使得能力较高的员工,其绩效水平不一定高,因此,企业需要将绩效与员工能力进行有效划分,采用合理手段,促进员工能力的发挥,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三、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一)建立系统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引导企业稳定前行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建立一方面能够帮助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建立荣誉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员工的团结意识,形成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所以,在企业文化建立的过程中,不仅要包括口号标语、行为规范,同时也包含着价值观念及物质保障等。

第一,深化企业价值观念,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为企业提供方向指引,更好的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二,制定企业文化的标语口号,提升员工的团结力和工作热情,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三,在企业运营中,应通过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效率,并通过合理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加强员工之间的协调关系,为工作开展提供助力。

第四,完善企业运营中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通过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尤其要保证激励制度的完善性,更好的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第五,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还应不断提升工作环境质量,进而提高员工身心的愉悦感,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来,为激励制度的制定奠定基础。

(二)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为了确保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应为员工建立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挖掘员工潜能,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其具体措施有:

1.设置阶段性的发展目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设置完善的学习机制,让员工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同时企业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短期发展目标,并通过考核来掌握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给予一定引导,帮助员工更好的进步,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相关专业培训,并使其获得不同阶层的专业证书,并给予表现优异的员工一定奖励,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如果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成果超过了员工自我期望的价值,员工会产生愉悦的感觉,但是,如果实际工作的结果小于期望值,员工的心理则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这样发展下去会对员工产生不利的影响,企业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策略调整。

2.建立系统性培训基地。要想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加强员工培训力度是尤为重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完善人力资源储备。为此,企业应建立系统性的培训基地,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水平,同时在培训中,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实现升信息资源的共享,提资源利用率,减少成本支出。

3.优化工作内容和形式。员工工作能力的形成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很多都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起来的,要想更好的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形式进行创新优化,为员工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如轮岗、拜师等形式,这样不仅有助于员工成长,还可以为企业新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帮助。

(三)提高工作的满意度

工作内容的规划和建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而企业则是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为此,企业在发展中,应该注重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积累,明确员工的真实想法,并对工作内容进行不断调整,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其在重复的工作中找到乐趣,进而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在提高工作满意度上,首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原有企业运行中过于重视生产效益,对于工作环境的重视力度不足,使得员工工作空间较为狭小,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让员工产生烦躁心里,进而增加工作压力和负担,降低工作效率。为此,企业应注重工作环境的改善,建立明亮、宽阔的环境空间,提升员工身心的舒适性,从而更好的发挥其潜力及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其次,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领导者是企业发展的领头人,对于员工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如果领导人可以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就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其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上来。同时,管理层人员也应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给予适当鼓励,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通过积极心态的形成使员工更好的完成自身的工作。

最后,尊重员工意愿。企业应重视平等性原则的建立,更好的拉近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如果一味的以一种权威性的管理方式来限制员工的行为,很容易适得其反,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的还会导致员工离职,影响企业的发展。但通过激励理论的运用,则可以与员工形成良好的交流模式,让员工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而从中吸取好的意见为企业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当前,一些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应用的重要性,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实施的效果不佳。对此,我们可通过激励模式的创建、加强员工培训等激励措施,来提升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效果,激发员工潜能,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努力工作,进而为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理论工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不工作,爽飞了?
我要出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