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中成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的应用
2019-07-13李雪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
李雪 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
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将产品作为制造成本的核算对象,以生产数量来作为费用分配的依据,这种做法使产品成本核算极易出现偏差,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而作业成本法的出现,将核算对象调整为作业,分析成本产生的动因,将成本费用更细化地分配到各部门中,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作业成本法在中成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中的应用
(一)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将作业进行划分
作业成本法在中成药企业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再总结出企业各项作业,最后将这些作业进行详细地划分。划分的详细程度视企业自身情况而定,如果企业作业内容较少,则可以划分出具体的作业内容;如果企业作业内容较多,则要考虑企业的重要作业内容,将同类别的作业归集在一起,组建成一个作业中心。例如,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的主要生产产品是烫伤膏和胶囊类,从产品采购、生产、质检,再到后期的物流运输、生产机器的采购、保养,最后到产品的售后服务,这一系列过程都可以细分,再对每项业务进行成本管控。
(二)在企业中形成作业集合体
中成药制造企业的每项作业都具有关联性,而不是单独存在的,这些作业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作业集合体,也可以称之为作业链。在生产作业实施过程中都需要相应的资源,这也就产生了成本,而这项作业的产生是作为下一个作业的资源出现的,为下一个作业带来生产价值,以此类推,最终会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再经由物流等作业来送到顾客手中,这也就是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作业成本法将这些过程细分,分别核算出其产生的成本,使成本更精确。
(三)找出成本发生的原因
找出成本产生的原因在成本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它由很多因素决定,如一项活动、一种作业或者一个事件,成本产生的原因是成本发生的关键,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想把费用下分到各部门及产品成本中,则需要对成本产生的原因做详细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配期间费用。例如,在对中成药进行质量检查时,其产生的原因是要确保药品质量,成本决定因素是质量检查的次数;药品运输环节产生的成本动因则是由商品的数量所决定的;商品数量也决定着采购数量、工作时间等作业。
(四)按照作业成本将成本费用下分到产品成本
在找出成本动因以后,需要利用作业成本法将成本按照作业比重做出分配,计算出成本的分配率,再将中成药制造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间接费用,按照此分配率下分到每种产品中,从而汇总计算产品的最终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较传统的核算方法不同,其具有新颖性、复杂性的特点,实际操作过程比较繁琐,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运用专业的财务软件进行操作,这就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持,而作业成本法打破了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与会计制度要求的方法存在着差异,企业真正运用起来难度很大。
(一)作业成本法短期内看不到效果
作业成本法的实行会为企业带来很多好处,能够使企业的利润率增加,经营成果显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作业成本法的实行需要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果,对于企业来说,所承受的压力也明显增加,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如果管理者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很有可能中止这种核算方法。
(二)财务人员对作业成本法不熟悉导致企业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一方面,作业成本法真正实行起来需要较多程序来完成,这一过程就需要时间和费用支持;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对作业成本法不熟悉,很难改变其原有的成本核算理念,财务人员的实战经验较少,实际操作起来很容易出现错误,导致成本控制力度不足,为企业收益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三)专业软件运行效果不佳
作业成本法实行过程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撑,信息量较大,需要较多的工具进行计算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虽然每个部门都有专业软件操作,但是每个软件的配置要求不同,有些软件的标准很低,采购、制造、物流以及成本核算系统并没有形成一体化,而作业成本法需要把这些数量归集到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这就需要针对于企业制作合理化的软件平台来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使用的分析软件运行效果很难达到要求。
(四)成本动因会随着时间、业务类型改变
作业成本法实行的依据是成本动因,它是作为计算标准在作业成本法中出现的,根据成本动因能够计算出作业分配率,直接关系到成本的准确性,它是整个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动因会随着时间、业务种类的不同而改变,与最初分析的动因产生偏差,这样也就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三、作业成本法在中成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的应用措施
(一)完善软件系统将采购与生产信息同步
中成药制造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实行目的是使企业成本准确率提高,产品的成本是通过分析成本动因将产生的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产品中来实现的,成本核算步骤随着每个作业步骤进行,而在中成药制造企业,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则是原材料的采购,因此,采购数据与生产数据的同步关系到成本作业法的准确性,中成药企业要定期对本企业的软件系统进行完善,将业务数据的传送时间缩短,传输要求做到实时化,以便成本核算准确及时。
(二)针对作业成本法开发应用软件
作业成本法因自身特点,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目前很多中成药制造企业的信息软件水平不能满足作业成本法要求,而没有相应的系统软件支持,作业成本法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中成药制造企业要针对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将各部门应用软件与财务系统相对接,开发出针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软件。
(三)提高财务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思想认识
作业成本法要想更快地运用到中成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中,首先要在财务人员中宣传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及其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改变其传统的成本核算理念,提高财务人员技术水平;最后,将作业成本法操作流程编入企业财务流程中,使财务人员认识到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四)完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
中成药制造企业原有的成本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成本核算的需要,因此要将作业成本法的新要求完善到成本管理制度中,确保企业制度的规范性、准确性、适应性,为作业成本法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财务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使企业成本核算更准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多样化选择供应商
中成药制造企业的供应商选择渠道单一,以致于其原材料的价格偏高,企业一直受制于供应商。对于供应商的选择要实现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挑选机会。在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中,选用产品质量好、信誉高的供应商,签定长期合作合同,同时对产品库存进行合理规划,为作业成本法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四、结语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本核算方法,能够让企业更准确掌握产品成本,为企业的产品定价以及市场定位提供了支持。中成药制造企业要针对自身特点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成本核算中,开发成本核算软件、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多样化选择供应商,让作业成本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