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学的新媒体延伸
——以《中国诗词大会》模式为例

2019-07-13杨婷文高麒凯周雨馨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名作欣赏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大会诗词

⊙杨婷文 高麒凯 周雨馨[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一、《中国诗词大会》模式延伸手段解读

《中国诗词大会》模式的延伸手段包含数字电视点播、手机直播互动、在线专题讨论投票和微博时事话题等全方位多形式的综合模式。

模式一:“观看视频——发表评论——多向交流”的递进式

收看《中国诗词大会》这样一档文化益智类节目,除了传统的电视收看方式,网络数字电视平台也为这一文化节目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中央电视台的独立数字点播官网除了提供节目直播服务以外,还提供直播期间随时暂停、节目回放等服务,这些服务在方便广大观众随时收看节目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影响力。各大视频软件都为此开设了《中国诗词大会》的直播平台,这些软件除了在电脑端的常规运营,还“占领”了手机端,尤其是通过手机端视频软件收看节目的方式打破了收看这一节目的地点限制。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央视的官方点播平台,利用这些软件观看节目的同时可以随时发表评论,例如弹幕,人们可以边看节目边参与讨论,随时发表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此外,这些视频软件还为《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开设了专门的讨论区,而且像“电视猫”这样知名度不高的视频软件也开设了讨论区,由此可见传统文学的新媒体延伸在视频软件这一角度存在着多种类的扩散方式,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讨论平台。

模式二:“网络海选——有奖竞猜——推送宣传”的集成式

这一模式的主阵地在“微信”这一网络社交平台,而且许多观众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关注都始于微信。现如今,微信的用户已达数亿,“人口基数大”是这一平台的优势。朋友圈信息转发、微信公众号文章转载等各种集成于一个社交软件的特色功能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提高了微信对于信息的传播有效度和广泛度。《中国诗词大会》通过节目协办方“诗词中国”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进行比赛报名、海选。这就为想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参与平台,同时这也是对节目的一种宣传。在节目播出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的内容支持方“中华书局”也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向观众推出微信版答题有奖活动。参与在线答题的观众们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区进行交流讨论。而且,《中国诗词大会》还利用微信“摇一摇”功能与不在现场的观众进行互动,以此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有不少其他的微信公众号也发表了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推送。这一篇篇有数万关注量的公众号挖掘出最吸引人的片段,放大细节,突出亮点,通过碎片化、及时化传播,提升了传播效率,扩大了传播的受众面,让没看过比赛的网友也产生了兴趣,并且参与到微信宣传的队列中来。

模式三:“专题讨论——碎片阅读——精简分享”的提纯式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微博的传播也有不小的影响。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首先,微博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各抒己见,从更多的角度接受更多的信息。微博话题的建立,使得人们可以在这一话题下针对这一专题进行讨论。因而,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在微博上也出现了“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等话题。人们在这一话题下的讨论,大大促进了这一节目影响力的传播。

其次,微博平台是一个满足个人碎片化倾诉与沟通的新空间。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下,微博平台开辟了一个资讯高速流动时代。碎片化的内容比长篇表达更适合阅读,每条微博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相比于其他平台,更有利于人们依靠零碎时间来阅读微博平台上的及时信息。加之微博话题的火热讨论使得《中国诗词大会》上了微博热搜榜,让更多的人能看到《中国诗词大会》的相关信息,看到信息的人也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除此之外,《中国诗词大会》也运用了社交化的传播方式,比如央视制作了《中国诗词大会》“为我定制专属诗”H5移动端小产品,让人耳目一新。HTML5是现在新兴的新媒体平台,是各类新媒体技术中的“小鲜肉”。它正不断地融入各大企业、活动的宣传之中。不同于其他新媒体平台,H5更加具有画面感,音乐、动画、文字的相互配合更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技术的运用更好地提高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的普及度。

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这一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上述三种新媒体延伸模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节目开始前、进行中、结束后的三个时段为这一节目提供了一种以“提纯式”为点、“递进式”为线、“集成式”为面的点线面结合的数据时代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学延伸的新思路,该思路对于传统文学的复兴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中国诗词大会》模式的综合评估

(一)特点

第一,《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共分为两季,一经播出,收视率火爆,影响力广泛。现以播出时间距现在较近的第二季为例,截至2017年2月7日总决赛,网上数据显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首重播累计吸引4.87亿观众收看;10期节目 35个中心城市平均收视率为1.65%,总决赛收视率更是高达2.39%;在高端人群中,收视优势更为明显,其中大学以上学历观众集中度为130,干部 、管理人员的集中度为169。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节目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收视率超过了同期播出的《王牌对王牌》《天天向上》等娱乐节目。由此可见,传统文学在以文化益智节目的形式进行新媒体延伸的过程中,传播范围极广,观众上至花甲,下至龆龀,受众群体多样,观看人数众多,节目传播力极强。

第二,《中国诗词大会》创新了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每场比赛分为单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单人追逐赛中,5名(4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同答一组题,最后5人(4人)中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此人将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而节目组也会统计在百人团中答对题目数量最多、答题速度最快的前5名。他们将成为下一场比赛中登上舞台的5位挑战者。其中,第二季新增“飞花令”这一比赛环节,主持人随机选择一个字,由单人追逐赛的获胜者和百人团答题最多用时最短的选手轮流说出包含这个字的一句古诗词,直到一方选手无法对答而落败。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到第二季,比赛形式更为丰富多样,选手与选手之间在比赛过程中的互动性也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机动性。

第三,诗歌篇目准备时间长,涵盖范围广。从诗词的选择范围上看,以中小学课本为主,诗词脍炙人口,广泛流传。命题者说:“从《诗经》到近现代诗词,以及领导人的诗词,我们都有引用。主要还是以唐宋巅峰时期的作品为主。”且出题内容严谨,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命题者最大限度地选择没有学术争议、达成共识的的内容作为考点。最后,诗词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共鸣性。例如命题者将“购房”与“求田问舍”做了“无缝对接”,既让现今人们关注的这些热门话题出现在题目中,更让大家了解到这些话题古诗词里同样有所涉及,做到了与时俱进,为古诗词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除此之外,在节目中,诗词的文化、民俗背景常常借助这些话题得到充分的介绍和展现,观众们更容易走进古人的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中去。

第四,传统文学在新媒体延伸的过程中,大大拉近了创作者与受众的距离,使二者的交流便捷化。以《中国诗词大会》模式为例,它通过文化节目的形式,进一步强化了传统文学与现代人群之间的沟通。比赛现场的百人团作为选手,既是节目主体,也是观众;而没有参与节目录制的普通观众又可通过电视荧屏直接接触经过高度“提纯”的传统文学,也可通过网络平台等线上方式以留言、评论等形式同节目创作者、其他观众进行互动,相比单纯的纸质阅读模式,交流对象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除了交流便捷化这一特点外,还具备出交流信息多样化、即时化等特点,从创作到反馈的周期大大缩短。

(二)优势

1.内容

(1)延伸过程中赋予传统文学新的时代内涵。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在参赛选手就考题进行提问、现场嘉宾即时解答的模式下,古人留下的诗词歌赋在被学者反复推敲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又通过现场嘉宾与选手之间的互动被个性化解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拥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2)降低理解难度,解读深入浅出。相比于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新媒体对传统文学的延伸表现在内容的经济化、精致化。《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文化节目,它的播出时间有限,就必定会删繁就简,与传统的讲师授课与读者靠书本自我学习的方式相较,嘉宾讲解精炼简洁,深入浅出,便于理解,具有推广和普及意义。

2.形式

(1)优化阅读方式,即时便利。《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演播室文化节目,通过电视、网络直播、微博评论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大幅度缩短了人们的阅读时间,满足了当代“快餐式”的阅读需求。

(2)多平台双向互动,优化参与体验。如上文所说,一档文化节目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多途径传播,尤其是微博即时评论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单向传播方式,曾经的受众变成了如今的传播者,精英解读变成了大众讨论,人们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3)跨越时空界限,打破跨文化交流屏障。传统文学通过新媒体技术在联结全球人民的互联网上得到广泛传播,一档文化节目使中外观众拥有了共有的交流话题和学习机会,而且这样的话题和机会将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大大增加。

3.效果

(1)多向沟通,提高效率。大众讨论相比精英解读的优势在于缩短了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时间,总会有人从合适的角度提出易于理解的答案,提高了传统文学所含的知识普及效率;

(2)性价比高。和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对传统文学的延伸降低了知识普及成本,增加了普及人数,具有高性价比。

三、不足

尽管《中国诗词大会》在社会上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考查题目过于简单。《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过于脍炙人口的古诗词理论上已经没有太大的普及作用,然而诗词大会还把它们作为考查题目甄别参赛选手水平,由此看来题目设置不够合理。

第二,百人团选手水平参差不齐,且很多选手实力较差。百人团选手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但在比赛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着实令人不解,而且他们的答题正确率和参与单人追逐赛的选手成绩直接挂钩,未免不甚公平。

第三,评分规则存在漏洞。正如上文所说,百人团选手的答题正确率和参与单人追逐赛的选手成绩直接挂钩,如果一个实力强的选手遇到的题目都比较简单,百人团答题正确率很高,那么该选手很容易就会被淘汰,这一评分规则包含了较多的运气成分,不适宜甄别选手。

第四,“应试”味道太浓。在节目中,面对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功利化”定输赢的方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选手有时往往能取得喜人的成绩。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机制中,很难起到甄别“背诵者”和“理解者”的作用,许多能够参与个人追逐赛的选手在面对九宫格、上句填下句等比赛环节时能够对答如流,但是遇到文学常识与文化典故类的考题时竟一头雾水,靠“蒙”答对题目。若是深究其词句义理、写作手法、创作背景,所谓的文学素养难道仅仅停留在背诵古诗词上吗?许多选手们只是机械地记忆与背诵,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第五,作为一档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广度很大,但是影响深度不够。近年来,从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以及今天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盛会,虽然被誉为“综艺清流”,但是猎奇热潮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滚烫温度,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例如前几年的春天,某地的梨花开了,报纸用的标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此梨花却非彼梨花。

综上所述,传统文学在新媒体延伸的过程中,的确起到了普及和推广作用,可是由于新媒体技术本身过度依赖视听,这种作用持续时间和作用深度随着人们的猎奇心理逐渐弱化也在减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学的文学深义被忽视、本身缺乏竞争力导致的传播滞后等问题,使“传统文学重新焕发活力”这一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不容乐观。

三、《中国诗词大会》模式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当今以传统文学题材于新媒体延伸的模式典例,从播出起便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好评如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第一季共十期的《中国诗词大会》总收视排名一直稳定在前六,平均每期收视率破1。根据酷云平台给出的详细数据,《中国诗词大会》一到五期实时收视浮动位列同期各节目前三甲,峰值期更是多次雄踞第一。《中国诗词大会》已经不仅仅是一档引人注目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更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的文化现象。

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快餐文化”和“拜物主义”盛行,再去体味“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慢生活,感受传统文学的抚摸似乎只是奢谈,文学的荫庇逐渐远离大众视野,变成了“桃花源”式的幻想与惆怅。然而大众媒体提供的却多是“娱乐至死”的粗制滥造的娱乐节目,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浮躁浅薄的文化消费死循环中,国民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如一阵及时雨,适时地缓解了这场“精神干旱”,其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远远超出节目收视的成功。从《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理念看,“在物欲主义的时代之中,人们不是没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而是文化和精神生活发生了世俗性的转变”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植根于传统文化、锐意创新的精品节目,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媒提出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要求,是对当下“快餐文化”和“拜物主义”的一次有力反拨,帮助大众从种种娱乐消费化的电视节目中苏醒,重新拥抱传统文学;同时又注重将节目的主角——诗词格律与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强大的互动视听技术和实时互动机制,激发传统文学的“活性”,使文学文本多媒体化,更具有表现力。传统文学以喜闻乐见的崭新形式重现在人们眼前,借“声”“光”展现了一个诗意世界,可谓是传统文学依托新媒体的强势回归。

《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题目设置得当,注重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往往以人们学生时代接触过的诗词句作为考题,或对上下句,或择字成诗,总体来说,题目设置在难易之中还是做到了平衡,从而确保了节目对普罗大众的持续吸引力以及一定的再教育效果。已经远离大众生活的传统文学似乎又走近了人们。通过新媒体互动形式盘活节目,观众得以参与其中,重新审视检验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学知识水平。这种传统文学在新媒体方向的延伸不仅满足了大众对传统文学的文化需求,更将学术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拉近传统文学与大众的距离,寓教于乐,为今后的文化节目树立了典例。

作为一档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之处远不止于此:首先,无论是主持人、点评嘉宾还是参赛选手均具有相当的传统文学功底,绝不仅限于文本背诵。这些参赛选手来自社会各界,或是在读学生、中学教师,或是在岗工人、公司职员,或是政府公务员等。其次,节目不仅注重于挖掘题目中所含的文本内容,更注重引申出题目以外的文学背景、文人的人生遭遇,更与当今时事联系,展现出了节目的延伸性,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文学的永恒价值。不难看出,《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极为成功的文化类节目,其吸引人之处不仅是高雅脱俗的节目气质,脱颖而出的节目模式,更具有深刻、全面的文学价值。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植根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精品文化类节目,注重于从传统文学中汲养,弘扬传统文学中优秀的传统文学内蕴,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媒提出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要求,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担负着党媒对大众教育的神圣使命,与党“媒体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方向”的倡议不谋而合。

毫无疑问,《中国诗词大会》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这档节目一改往日传统文化“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观众的距离感消失了,对于他们而言,这档节目让他们找到了深埋在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有网友发帖感叹:“曾经觉得读诗写信只是古板与老套,如今才发现它们是美的意境,是情怀,是文化、历史与内心。”在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的当今社会,人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骤减,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传统文学似与人们渐行渐远;这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对文学价值的忽视,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存在缺失。

猜你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大会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图说大会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