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起来的文物坚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自信
2019-07-12张广俊
[摘要]优秀传统文物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传统文化的实体层面和精神载体。优秀传统文物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映射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演进路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含有多方面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新时代铸牢文化自信就要让文物“活”起来,立足保护开发、阐释文物内涵,推动文物走出深宫大院、走向群众心头,致力开发文创产品,传播文化基因,打造中华文物“金色名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关键词]文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3—0104—06
[作者简介]张广俊,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文脉弦歌不辍,源远流长,孕育了具有独特东方气息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文物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蕴含着浓厚的历史记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当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就要让中华大地上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讲述传奇故事,滋养国民情怀,增强国家实力。
一、优秀传统文物是中国优秀傳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在数以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精妙高深、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另一侧面描绘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国优秀传统文物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观念的结晶,是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实物载体,也是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文脉。
(一)优秀传统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体层面
五千年文明之长河,孕育了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从何而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财富的凝聚,是中国人民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创造物和反映物,是本民族的根本基因。正如黑格尔所说:“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体、民族的伦理、民族的立法、民族的风俗,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机械的技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①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历史际遇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古中国文化一脉源流,形成了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重伦理轻宗教、倡教化弱法理等为主要特点的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源,是体现中华民族精、气、神、韵的文脉和国脉。时代更迭,是甲骨文到简化字的演进史,是诗书礼乐、琉璃鼎陶、琴画吏制等的发展史,是以我为主、万国兼蓄、喷薄迸发的自豪史,也是中道崩途、疏源浚流、转化发展的奋进史。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成长壮大。毛泽东曾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强调坚持文化自信,形成了新时代的文艺观,对当代坚持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每一民族的文化形成一个文化系统。每一民族的一定时代的文化也形成自己的系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系统,其中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一定时代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精神的产物和载体,往往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其时代特点和背景,经过时间的积淀而成为富有历史厚度的珍贵文物。陈列在中华大地的历史文物不胜枚举,它们见证过中华民族“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威仪,也经历了近代以来“虎视鹰瞵、蚕食鲸吞”的屈辱历史,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和纽带。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挺过一道道坎,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源远流长,一方面靠的是千年来孕育的文化内在的精神支撑,一方面则是优秀传统文物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星火。这也是为何列强野蛮侵华之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之后仍将其付之一炬,企图毁灭东方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物是当代中国承先辈之文风,开吾辈之生面的物质财富,要让这些文物在新时代中国“活”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优秀传统文物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要把这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发掘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前提决定的。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基础的农业国,“以农立国”的基础塑造了中华文化的若干优良传统。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培养了中华民族踏实务实的品格和理性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受外来宗教渗入而仍能保持没有宗教之争的平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求稳心理和安居乐业的理想追求,涵养了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民本思想,以巩固统治根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来源;自给自足周而复始的生活规律使中华民族崇尚和合,如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非攻”,没有游牧民族和西方国家的军事侵略、攻占掠夺心理,留下了西域驼铃、郑和远航的佳话等。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文明的时代精神内涵归结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18个字,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深沉的文化禀赋,新时代要继续发挥其育人、化人功效。
中华文明经千载而未断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身的包容性,更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一方面其潜移默化的治世育人功效,已融入华夏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人民每时每刻都在受其熏陶,也无时无刻不在传承。另一方面就是直接且真实反映时代背景,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珍贵文物。传统优秀文物是一部“活字典”,相隔千年如初见,无言更胜千万言,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一种精神。如越王勾践剑,经岁月流转重见世人面,仍然剑气四溢锋利不减,这既是古代匠人匠心智慧和工匠精神的体现,也倾述着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匡正诸侯、重建强国的“三千越甲吞吴”的传奇历程。优秀传统文物凝结着深沉的爱国情怀、包容的开放精神、不息的创新态度等中国精神具象,其传承既需物传言传,也要心传神传,更需代代相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统文明的流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估量,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是国家的宝贵“文物”,其默默无闻和匠心精神同时赋予这些文物新的时代价值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需要借助文物的具象加以传承,让文物“活”起来,就要传承其中蕴含的意志和精神。
二、优秀传统文物是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自身价值的自觉肯定,对其生命力、影响力的坚定信任和未来发展前途的充分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物体现着不同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特點和璀璨成果,开放包容,不断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洞悉我国传统历史,体味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中国文化金色名片,以文化人筑牢新时代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物映射中国优秀文化发展脉络
文物以其深厚的历史色彩和承载的文明信息,彰显着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点。从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中华文化自身的形成和发展期,是史前文化到官学文化再到私学文化的演进时期。河姆渡遗址、大汶口文化等为代表的早期中国传统文化,显示了早期人们对于自然的依赖、崇敬和畏惧,形成了强烈的原始崇拜。良渚文化的代表玉琮就是作为沟通天地、人神的祭祀礼器而产生的,突出了这一时期中华文化的宗教色彩。甲骨文的发现证明商朝时期中国已进入文明社会,青铜器成为彰显等级关系的礼器和宗法思想的物化。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私有制产生,这一时期是思想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论语》《左传》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当今人类思想的滋养之源,标志着私学文化的兴起。
二是中印文化的交融期。汉朝政治稳定,书籍歌赋多是描写乐舞升平的局面,如《诗经》《楚辞》等,雕塑也多为马、说唱佣等日常场景,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西部文化以及中外的交融,印度佛教文化开始传入中国,洛阳的白马寺、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等都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印文化进一步交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具有典型中国雕塑风格的文化交融之作。隋唐时期是中华文化大繁荣时期,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西域的琵琶、羯鼓等乐器传入,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等展现了盛唐古丝路的风格;青瓷、白瓷、“唐三彩”标志唐朝制瓷技术的高潮。宋朝也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在佛教影响下出现了“理学”,史学词画,大家云集,五大名窑均出自宋朝,《大宋宣和遗事》等话本奠定了元明清小说的基本模式。元朝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政权,文化蒙古特色鲜明,也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贡献巨大,中国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均是这一时期传入欧洲,元曲和元釉里红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明朝小说大为发展,此外郑和下西洋促进明朝和印度洋国家的交往,大报恩寺等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作。
三是中西文化的交融期。这一时期利玛窦等外国传教士来往中国,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中介,《坤舆万国全图》是当今世界地图的蓝本,“万园之园”圆明园是世界园林的翘楚,十二生肖铜兽首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宝贵艺术品。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交融加剧,更多的是造就了承担着警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自强奋进的文物遗迹,这些文物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二)优秀传统文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目标,使中华民族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所以是伟大复兴,是因为中华民族曾经辉煌过。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古中国就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和世界的历史演进过程影响深远。纵观人类文明各大支流,黑格尔提出:“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惟一持久的国家。”纵然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分合离析、外力入侵、几临颠覆等无数艰难困苦,但是中华民族都挺了过来,中华文化也走了过来,厥而愈振,衰而愈盛,这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迹。在每一个关键历史节点,中华文化都顺应国运变化,为民族发展助力。历史证明,中华文化的包容力、创造力与其生命力互为支撑,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的文化格局也熔铸了当今中国的开阔胸襟和大国担当情怀。
优秀传统文物是中华文化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文物在延续中华文脉、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华历史中的价值愈益凸显。文物与其他精神文化不同,具有形态的固定性、保存的持久性等特点,因而能够随着时间的持续仍能最大保持原有形体,其传承的维度会较宽广长远。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多的是体现在这些珍贵文物上,传统文物的消失常常会伴随文明一支的消亡,就像巴西国家博物馆、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让百年千年的历史和集体记忆一夜化为灰烬。同时,传统文物也是近当代文化生命的源泉。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就是以篆书为模本,融合甲骨文、金文等象形线条,是传统与当代的完美结合;现代京剧和京歌是在传统京剧板式的基础上,融合西洋乐器、电子乐器和现代唱法而对传统国粹的继承和发扬。其他国家民族的文物亦是如此,就像没有巴黎圣母院就不会有雨果的《悲惨世界》。借古育今,古今皆盛;厚今薄古,古今皆失。全球化的推进也加速各国文化的交流,中国文物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巡展,外国游客也更多地走进中国文化遗址,中国文物向世界彰显了一个底蕴丰厚、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文明大国形象。
(三)优秀传统文物具有多方面历史和现实价值
中华优秀文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历史记忆的积淀、民族文脉的载体,是了解一个民族的窗口、滋养一个民族的食粮、振兴一个民族的基石。文物连接过去、培育现在、开辟未来,具有重要的内外在价值。
在中国历史研究中,文物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每一件文物都携带着不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思想观念、审美价值,记载着其制造者和所有者的信息,包含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这些信息的价值随时间的拉长而愈益珍贵。在许多条件下,通过历史文物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个时代。如一座故宫就能深刻反映出古代中国影响至今的中庸思想,以及自秦朝以来不断发展到达顶峰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等,又如在故宫修缮时发现的清宫春节曲目戏折,在故宫现藏曲目单文物中是新的类型,这对于宫廷戏曲以及清朝节庆文化的研究大有历史价值。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研究文物传承文明的同时,也能知古鉴今,“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此外,文物首先给予人们的是感官上的刺激亦或是视觉上的美感,最直接感受到文物的艺术价值。如“活着的史诗”格萨尔唐卡,以带有藏族韵味的线条和色彩,华丽精细、场面宏大、形神兼备,描绘传说中英雄的壮丽一生,艺术地再现了伟大史诗《格萨尔》,实现了艺术、文学和历史的交融,促使人们探求艺术背后的历史魅力。
传统文物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也包含着古人的工匠精神和精妙巧思,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也给当代中国以启发和激励。水利工程都江堰、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被誉为“汉代计算机”的提花机等,無不体现祖先们的首创精神和创新思维,缔造了古代中国的强国地位。当今世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充分肯定优秀传统文物中的创新性,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日新月异的民族禀赋,建设新时代创新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中华优秀文物也是中国人民的根和体,其中蕴含的情感、精神和价值是新时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食粮,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归属、铸牢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支撑。正如圆明园、卢沟桥等会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激励中华民族勿忘国耻,砥砺前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文物对外开放、多方交流的态势更加活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也为解决世界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三、盘“活”传统文物铸牢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留住传家宝,发挥文物资政育人的价值,在继承和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陈列在祖国大地上的遗迹和禁宫里的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新时代更地好坚定文化自信,就要认真挖掘这一份宝藏,开发内在价值,运用现代科技,走进群众心头。
(一)立足保护开发,阐释文物内涵
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独一无二的时代印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遗产和历史教材,文物的极端宝贵性决定了文物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系统论述了文物保护工作的使命光荣性和责任重大性,他指出:文物是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忘记历史同时也是抹去未来。文物保护责在当代,功在千秋,这也是世界范围的重要课题。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能够传承至今的文物更是弥足珍贵。中华民族传统文物经历千年岁月、动乱分合、战争摧残、迁运奔波,都是世界文明演进的见证者,都是一篇中国好故事,中华大地上仍有许多文物等待去发掘和保护、讲述和传承。要时刻树立保护文物就是延续文明、荫及子孙、留存记忆的理念,充分汲取世界各国文物保护的经验和教训,运用现代科技的先进手段、管理领域的先进理念、思想层面的理念教育,既要发挥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主力作用,也要增强群众的道德素养,心留敬畏、文明参观,同时加强监督和惩戒机制建设,筑牢防线,莫要让传统文物留下现代疤痕。
文物的历史底蕴值得我们对其尊崇和敬仰,保护文物亦情亦责;文物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更需我们体味和发扬,所以挖掘文物内在价值,传承其精神禀赋才是最终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物既要保护,也要加以研究和利用,让文物说话,讲述中国故事。我们讲文化自信,其中一点就是对文化的价值充满信心。优秀传统文物是文脉的延续、精神的载体,是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代加强中华民族理想信念教育,铸牢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生动教材。而静止的文物不会主动发挥价值,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将其内在的价值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当然,文物利用要合理,要摒弃“文物上台,经济唱戏”的旧理念,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发挥文物育人化人、坚定信念、富国强魂的内在价值。
(二)走出深宫大院,走向群众心头
博物馆是中华文明汇聚之所,是中国历史的记述者,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性飞跃的见证者,是沟通历史、当代和未来的纽带,也是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让文物“活”起来,就不能让文物尘封在深宫大院,而是要拨开历史封尘,让禁宫的文物走出来。
一方面是要提升现有展陈的完善程度和陈列水平,增强文化传播能力。当前国家倡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文化成果,各类博物馆在免费对外开放、扩大开放程度、提高展览质量等方面取得新的进步,传播能力不断提高。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其坚持以新方法迎接新公众的理念,实现现代互联网与传统博物馆的有机连接。《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获得大量青年群体的追捧,从另一个角度展示出文物不为人知的一面,凸显了文物保护的艰难与不易。特别是2019年伊始的“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活动,让故宫有了年味,让参观有了新味,引导了“新年俗”潮流,使故宫的文化辐射力和接轨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更加贴近受众,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是唤醒沉睡在库房里的文物的生机,让更多的遗产“活”起来。如故宫博物院,其展出的文物是现有文物很小的一部分比例,密封的文物得不到陈展既是一种遗憾,也是中华文化的损失。这就需要在提升已有展览质量的同时,挖掘这一部分文物的背后故事,发挥其内在价值。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平台,从文物本身的固有属性出发给每一件文物编制“档案”。如《国家宝藏》节目,深入挖掘每一件参选国宝的内涵,通过演绎的形式,立体全面地展示每一件国宝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配合现代舞台和高科技展现技术,每一件国宝都能给人以震撼、感动和美的享受,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与国宝面对面,充分发挥了每一件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功效。各地文化遗址也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地,文化遗址的自然衰落以及受现代文明的挤压,其保护和利用更为困难和曲折。碎片化的遗址难以使受众对过去历史有一个整体理解和深入想象,限制了文物价值作用的发挥,亟待需要在保护为第一要务的同时,运用数字化展示技术等,最大程度复原遗址原貌,建立古与今的对话,保持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
(三)开发文创产品,传播文化基因
切实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会说话,不仅需要对文物的保护性研究利用、展览形式的丰富多样,还需要载体上的突破创新、视野上的总揽内外、人才上的智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美学水平的要求日益增强。同时,外来思潮的涌入使人民的思想观念多样化、复杂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需要凝神聚气、统一思想,迫切需要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环境条件的需要。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创造出含有优秀文化基因的,各具特色、类型丰富、形式新颖、合乎需求、有竞争力的文创产品。优秀文物和历史遗址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使其具有高度的神圣性、严肃性和不可挑战性,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原则都要尊崇文物内在属性,处理好文物与文创产品的本质联系,不能歪曲根本内容和表现载体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这是一切文创技艺、产品及其制作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文博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合理融合是发挥历史遗产和遗迹内外价值的创造性途径,是一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各显所长、均衡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文物价值与创新成果完美结合的路子。故宫博物院是探索文博事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先锋典范,故宫壁纸、故宫系列文游等一系列融合故宮文化、时代特点、群众需求的文创产品不断问世,实现历史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混搭,既弘扬和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继续推动中华文化在当代行稳致远。
文化自信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自信,面对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交融的深入,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文明、讲好中国故事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重要举措。文物和遗址是最具代表性的“发言人”,是展示中国形象的“黄金名片”,要推动中国文物走出去,从国外研究的视角和文化背景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和内涵,走向当代、走向世界才能走向未来。“一带一路”的开辟为中外文化交流创造了新的条件,国家相继推出了“一带一路”文化展、文物展系列展览,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文明的交流,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将大量中国文物返还中国,文物回国是中国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在推动文物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文物回家举措,勠力打造中华文物这位“外交使者”和这张“金色名片”。文化的转型升级和文化基因的传播也需要智力支持,坚定文化自信,人才也是关键。特别是一些文化遗产的传承,日益面临着断流的境遇,因此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和接续,出台政策激励更多的青年投身文物工作,扎根文物事业,传承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物和文化遗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对当代中国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增强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份宝贵遗产要保护好、发掘好、继承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破浪前行。
责任编辑: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