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类西药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研究

2019-07-12叶巍

中外医疗 2019年4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叶巍

[摘要] 目的 分析抗菌类西药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 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抗菌类西药治疗患者300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抗菌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果63例抗菌类西药不良反应,男性65.08%,女性34.92%;以≥40岁人群为主;多见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β-内酰胺类药物;给药途径多见静脉滴注、口服;单一用药63.49%,联合用药36.51%;不良反应多累及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排在前5位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钠、哌拉西林/舒巴坦、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舒巴坦。 结论 抗菌类西药使用期间,临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对症用药。

[关键词] 抗菌类西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2(a)-013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A total of 300 patients with antibacteri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ere reviewed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was counted. Results 63 cases of antibacterial western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s, male 65.08%, female 34.92%; mainly ≥ 40 years old; more common cephalosporins, quinolones and β-lactam drugs; intravenous route infusion more common oral; 63.49% single drug, 36.51% combined; adverse reactions mostly affect the skin and accessories, digestive system, nervous system; the top five drugs are levofloxacin, piperacillin / tazobactam sodium, piperacillin / Sulbactam, cefazolin sodium pentahydrate, cefoperazone/sulbactam. Conclusion During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western medicine, the clinical should be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tructions, symptomatic medication.

[Key words] Antibacterial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application; Adverse reactions

抗菌类西药是近些年来临床广泛用药,自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类西药使用率明显增强。但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抗菌类西药使用期间,药物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呈逐年增加趋势[1]。通常抗菌类西药使用,多作为预防用药、联合用药,未严格规范用药指征,致抗菌类西药滥用现象时常发生[2]。而且有研究[3]报道,抗菌类西药使用率高达30%,基层医院抗菌类西药使用率高达50%,而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日渐显著,且不良反应会涉及患者各个脏器系统,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使用抗菌类西药时,应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加强药物管理,确保临床安全用药。自抗菌类西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管工作日渐规范,医护人员也更加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4]。通过该次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抗菌类西药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抗菌类西药使用情况具体分析,明确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表现,以此提高抗菌类西药使用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收治的抗菌类西药治疗患者300例,所有患者资料完整,不良反应报告全面;患者无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无凝血机制障碍、精神性疾病;患者依从性良好。其中男性患者167例,女性患者133例;年龄1~76岁,平均年龄(41.82±5.96)歲。

1.2  方法

回顾300例抗菌类西药治疗患者具体表现,统计抗菌类西药使用不良反应,分析患者抗菌药物类型、使用途径,分析患者抗菌类西药发生部位及表现。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内相关数据的研究处理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数据表现呈百分比(%),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类西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300例抗菌类西药治疗患者,63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21.00%。

2.2  性别与年龄

63例抗菌类西药不良反应患者,男性41例,占65.08%;女性22例,占3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中,多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见表1。

2.3  抗菌类西药种类分布

63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多见头孢菌素类药物,其次是喹诺酮类药物、β-内酰胺类药物,见表2。

2.4  给药途径

63例药物不良反应给药途径,多见静脉滴注,其次口服,见表3。

2.5  联合用药

6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以单一用药为主,占63.49%;联合用药,占3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6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表现

63例不良反应中,多累及皮肤及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见表5。

2.7  引发抗菌类西药不良反应的重点药物

在63例抗菌类西药不良反应分析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钠、哌拉西林/舒巴坦、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舒巴坦,见表6。

3  讨论

3.1  药物不良反应年龄、性别分布

该次研究中,男性占65.08%,女性占34.92%;其原因是男性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使用频率高于女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之增加,而该次研究样本数量少,需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此确定药物不良反应的性别差异是否存在显著性[5-6]。抗菌类西药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不同年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存在差异,该次研究中多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可能是患者年龄越大,脏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消化、代谢功能降低,药物代谢率降低,药物蓄积,而且患者年龄越大,合并较多的基础病症,用药种类多,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7]。

因此针对抗菌类西药使用状况,应加强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密切监护,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准确、合理用药,并及时对患者行药敏试验及细菌试验,选择合理抗菌类西药,以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8]。

3.2  药物不良反应给药途径分布

该次研究报告中,药物不良反应多见静脉滴注,占65.08%;其次口服,占20.63%。其原因是抗菌类西药使用时,通过静脉滴注,抗菌类西药会直接进入体内循环系统,无需经过肝脏效应,起效迅速,药效猛烈;抗菌类西药本质存在微粒、杂质、分解产物及药物合成副产物,会直接刺激机体血管,造成药物不良反应[9];对抗菌类西药静脉滴注,给药时浓度、pH值、给药速度等情况,均会诱发抗菌类西药不良反应。在刘磊等[10]学者研究中,100例抗菌药物因静脉滴注引发的不良反应占84%,虽然高于该次研究,但并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基础病症,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对口服用药者,建议避免静脉滴注;对静脉滴注抗菌类西药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密切监测药物使用状况。

3.3用药种类、用药数量分布

该次研究中,单一用药占63.49%;联合用药占36.51%。其原因是单一抗菌类药物使用,药物见效慢,药物剂量增加,使致病菌株耐药性增强。而在联合用药时,对无明确指征,临床多建议联合用药、预防用药,但若缺乏合理、规范用药方案,促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在药物种类分布中,多见头孢菌素类药物,其次是喹诺酮类药物、β-内酰胺类药物;其中排在前5位的是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钠、哌拉西林/舒巴坦、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舒巴坦。其原因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具广谱、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无需皮内试验,是临床首选的抗菌类西药。另外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降解产物存在较为显著的抗原性,极易引起药物过敏反应。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活性强,无需药敏试验,应用广泛。β-内酰胺类药物容易产生大量的耐药菌株,降低药物效果,也容易诱发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先行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对患者行规范、针对性用药,以此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用药结果出来前,先经验用药,待病情稳定后针对性用药,以此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高药物效果。

3.4  不良反应表现分布

抗菌类西药不良反应分布多累及皮肤及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临床医师应掌握患者用药禁忌证,规范用药。

综上所述,抗菌类西药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给药途径、给药种类、给药数量等因素均会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因此临床需掌握严格的用药指征,规范合理用药,确定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对患者行药敏试验、细菌试验,选择合适药物。在使用抗菌西药时,重视药物之前存在的风险性,建立药物应急预案,加强药物使用的安全监护,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停止用药,并准确处理,以此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  肖文静.60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致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4):549-551.

[2]  李艳.抗菌类西药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 29(2):248-249.

[3]  王晓璐,刘阳,车云秀,等.某三甲医院2015—2017年抗菌类西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探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8):776-778.

[4]  池善留.265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 16(10):1412-1415.

[5]  杨亚蕾.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9):201-203.

[6]  完晓建,杜洪玲.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11(5):24-25.

[7]  樂可佳,钟晗,施芳红.11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16,35(s1):169-171.

[8]  郑丽娜,李云霞,吴静.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 26(10):2378-2380.

[9]  吕长淮. 159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调查[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16(4):551-553.

10]  刘磊, 岳彬.我院2012~2014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1):1219-1221.

(收稿日期:2018-11-04)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