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12温志园杨国臣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核算计量流程

温志园 杨国臣

一、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制造企业重要的资产类型,具有资金占用量大、投资回收期长和会计核算复杂等特点,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加快制造企业生产产品的速度,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制造企业应重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一)做好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吸引投资对象

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的外在表现形式为建筑物、生产设备和寿命在一年以上的器具、工具等,由于资金占用量大,从表面上看可以体现企业的经济实力,代表着企业形象。从内涵上看,对于占用资金量大的固定资产要进行效率管理,结合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计算公式,要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就要提高销售收入或者降低平均资产总额,这取决于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能力,也会影响着潜在投资者的决策。

(二)高效管理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增加股东财富

固定资产属于企业资产中的一类,会带来企业经济利润的流入,管理好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就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生产出的产品实现销售以后才能给企业创造利润,企业只有不断地创造利润,才能给股东增加财富,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三)管理好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合理控制现金流,及时更新固定资产来实现制造企业高水平发展

制造企业购买、自建固定资产,会造成企业现金流量减少,经营期内的固定资产折旧会增加当期现金流量,期末报废回收残值会增加现金流,重新购置固定资产又会减少企业现金流量,因此企业总是处于现金流的循环之中,管理好固定资产,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可以节约企业现金流,从而有利于企业发展。

二、制造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权责不清晰

制造企业重视对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的财务核算,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有的制造企业存在着由财务管理部门管理固定资产的情况,这不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违反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此外,财务部门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很少对固定资产进行现场管理,对固定资产的真实变动情况不了解,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二)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严谨

部分制造企业在增加固定资产时,没有进行严谨的论证分析,没有充分考虑购买或租赁的成本,也没有考虑后期的维修成本,造成固定资产取得流程管理不规范。在取得固定资产后的使用过程中,“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花了大力气去进行采购,形成企业固定资产后管理随意,例如在设备类固定资产后期维修环节就存在着不配备专门维修人员造成设备反复维修,维修成本高且对设备整体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在资产负债表日,也存在着盘点流程不规范等问题。

(三)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不规范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大多数企业能做到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来进行初始计量,但在后续管理过程中,不少企业的财务核算就不规范了,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第十七条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实际核算工作中,由于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认识不足,很多制造企业选择折旧方法比较随意,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的折旧方法不适合企业的具体核算流程,影响了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成立专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来加强对制造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制造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并制定岗位责任说明书,明确各岗位管理职责。在采购环节,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对所采购的固定资产进行可行性分析,积极向供应商询价,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家进行采购,固定资产到位后由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要求定期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在固定资产处置环节,应由各个相关部门组成处置小组,通过慎重分析,确定处置方案,财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加强对制造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的目的。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

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按制定出的管理制度来执行。固定资产的购进、验收、入库、使用、变动、维护、盘点、报废等必要环节做到有理有据,每个环节要求有审批人员、责任人和监管人的签章,确保责任人、监管人、操作流程有章可查,明确各岗位的责任。

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改变以往“重采购、轻管理”的传统思想,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树立起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在设备操作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培训,要求员工充分掌握基本的操作规章和注意事项。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三)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流程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核算主要有取得时的初始计量、持有期间的后续计量和期末计量三个环节,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更为复杂,应规范固定资产从取得到处置的各项财务核算工作。初始计量应按成本来进行,如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应该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因此财务人员应严格辨认购买时的各项支出,确保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正确性。在后续计量中,财务人员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的折旧方法,如制造型企业在设备投入初期加班安排生产,设备损耗较大,应考虑采用加速折旧法来弥补这部分损耗。在期末处置固定资产期间,应严格按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将残值进行合理处置,确保固定资产核算正确。

猜你喜欢

核算计量流程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计量与测试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