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考赛”融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9-08-29潘细香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会计专业竞赛

潘细香 徐 璟

一、改革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之间的联系。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从举办至今已有7 年时间,已初步形成了稳定的竞赛模式,技能竞赛作为政府部门举办的比赛项目,由于其竞赛内容是模拟实际岗位操作,且具有公平公正性,所以对高职院校发展工学结合、形成产教融合的教育新体制具有重要作用。会计专业因其岗位的特殊性,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必须与会计实际工作岗位融合。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比赛内容,实施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应构建开放式的教育体系,建立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大力推进双证融通制的教育模式”。会计职业资格证的推行,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重视考证工作,为了提高考证的通过率,就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考证内容,因此实施教考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我院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会计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赛项的竞赛方案,围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夯实会计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将学校作为研究的载体,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构建了“教考赛一体”的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通过构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课证赛”无缝对接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能为高职类似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教考赛融合”的实施

(一)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对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改革,将教学内容由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拓展到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培养模式也由原来学校培养转变成校企共同合作培养。并将原来的“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课”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成将实训课程融入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渐进式”教学模式当中,具体表现为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了岗位实训内容,在课程开课期间根据项目及任务要求安排了单向实训,在课程结束后安排了课程集中实训。学生毕业实习之前还安排了会计专业岗位综合实训。秉承“教考赛”融合的理念,对专业基础课及核心课程采取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的学习和实践,教师只进行引导。通过将过程、结果及竞赛考核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及教学情境当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除了传统的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任务之外,还通过QQ、微信及云班课等方式给学生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安排,使学生能更自由的安排课程的学习,对于没有听懂的课程可以在云班课中进行再次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学生进行直播讲解。

(二)教学内容与竞赛及考证内容对接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的赛项规程,在会计专业的建设方案中将会计技能竞赛项目融入课程体系,将竞赛及考证所要求的内容纳入到相应课程的内容当中,以发挥技能竞赛对专业课程的引领作用,将技能竞赛的机制引入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课堂当中(如表1),在“产教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构建“教考赛”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考、以赛促改”的教考赛相结合的教育观。

表1-职业技能竞赛对应的专业课程

在进行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将理论课程内容和实践课程内容相融合,对课程的内涵进行重构。会计专业各项技能竞赛多是以会计业务流转、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对连续发生的经济业务,根据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在各岗位之间进行传递核算,以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应变思维,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及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将各种会计工作任务的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共性进行重组,设计出以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境,将实践课和理论课相融合,以岗位工作流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完成各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会计专业对应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设置了综合会计手工实训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毕业时就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顺利的找到对口的工作,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还应将考证内容纳入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实施涉外会计从业资格证与初级会计师证或证券从业资格证与初级财务管理师证相结合的双证书制教育模式,以提升学生后续专业发展的职业技能。

为了将“以赛促教、以赛促考、以赛促改”的教育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当中,学院在每学期都会定期举办专业技能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课程的“技能之星”竞赛项目。竞赛内容主要是参照会计技能大赛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鞭笞着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三)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培养

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会计赛项的规程,竞赛所考察的内容不仅仅是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考核会计实际工作中各岗位的业务核算能力及业务传递流程,而且也间接的考察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因此要在比赛中获得名次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这对我们的带队老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还必须熟练会计业务的实务操作。所以有必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将教师派遣到企业或其他院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或聘请相关的企业财务专家来校讲学,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根据会计专业职业资格及技能大赛等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我院采取的是以老带新的模式,以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带领年轻老师参加教师的教学能力大赛,并带领年轻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在职称证的获取方面,我院大力鼓励年轻老师自己参加会计专业相关职称考试,以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为了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和技能,学院也在寒暑假期间,派老师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具体顶岗实习单位有,江西威特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瑞奇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江西中达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南昌用友软件园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爱客利食品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诚睿自动技术有限公司等等;或是派老师到国内一些培训机构进行业务知识培养,甚至还会派老师到其他高职院校进行跟岗学习等。

三、“教考赛融合”改革的效果

(一)建立了系统化的专业技能竞赛体制

将“技能竞赛”机制引入到会计专业基础课及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课堂当中,进一步促进教学赛一体化。将对应的会计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了融合,并努力的拓宽到其他的课程当中,让全体专业学生都能参与到竞赛当中。同时将参加比赛所获得的教学经验运用到了日常的大众化教学当中,从而使全院学生获益,学院通过举办“以促就业、展风采、强技能”为主题的“技能之星”竞赛活动(竞赛项目见表2),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技能,也增强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会计金融学院2018年“技能之星”竞赛项目(表2)

(二)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考、以赛促改”的教学观

通过对参加过比赛的历届毕业生进行调研,发现参加过比赛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方面等都会强于非参赛生,且参加比赛的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也明显的优于其他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在毕业之前都能拿到初级会计师证,而且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一次性通过的,所以将职业技能竞赛引入到专业建设中来是值得推广的,通过在每个学期举办“技能之星”竞赛项目,使全院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考、以赛促改”的教学观,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思想,关心和爱护学生,在服务学生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从而提升全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会计专业在全省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会计赛项中屡获佳绩,专业技能强手不断涌现,连续8 年获得团体一等奖,获全省第二名,特别是在2018 年,会计专业在本项目的上午会计手工业务处理环节的比赛中更是取得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在全国职业学院技能竞赛的会计赛项中连续三年获团体二等奖,受到了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自201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会计赛项(高职组)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已建立起系统化的由校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大赛体系,通过层层选拔、竞赛,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能在竞赛舞台中找到自信。通过将竞赛机制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体系中,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2018年会计专业学生获奖一览表

四、“教考赛融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建设中实施了教考赛融合后,虽然从2011 年以来已连续8 年获江西省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全省第二的成绩,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会计技能赛项中,从2015 年以来获得了3 项团体二等奖,1 项团体三等奖,但是与省内第一名学校以及全国其他院校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从近几年的比赛情况来看,也反映出了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方面,因竞赛内容除了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外,还有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其他课程。虽然学院在“技能之星”竞赛中,也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点钞、珠算及小键盘录入等课程也纳入到了竞赛考核项目,但是从比赛的结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对其进行调整,需增加此类课程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独立的实训环节,改变原有课程教学期间进行的零散实训,而因集中对本门课程进行综合性的实训。

课程建设方面:现有的教材内容与竞赛项目的相关内容也存在差异,比如在上午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竞赛中包含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售后回购、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等特殊业务的处理,但是在我们上课的教材中都没有提到对应的内容。而成本会计竞赛中有成本分析、作业成本及标准成本的内容,但教材中也没有此类内容等等。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教材进行修订,增加某些重要的章节或内容。

师资建设方面:我院会计专业新进教师大部分都是当年毕业的研究生,他们基本是从学校出来就又来到了学校,所以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实务操作课程不够熟练,平常上课并没有显示出不足,但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时,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且老师们自己也觉得力不从心,因此有必要加强年轻教师的实务操作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会计专业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