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
2019-07-12杨小玲
杨小玲
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指的是各种设备、房屋、家具以及车辆等等。固定资产规模的大小,也是评估国有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主要指标。固定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有企业其他工作的重要基础,指的是在固定资产购置、维护、使用以及报废等全寿命周期内的各项管理活动。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重要体现,切实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保障国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但就目前来说,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
一、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1.无法保障正常维护
国有企业中存在着诸多机器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使用过程中,应给予良好的维护保养,避免机器设备超负荷工作导致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但是,国有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旺季时停人不停机、机器设备24 小时运转;淡季时季节性设备随意放置,缺乏维护、保养。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或者是随意放置缺乏维护保养,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报废速度加快,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的不必要损耗。
2.未有效利用闲置资产
当今行业转型、产业升级背景下,诸多国有企业也在不断扩张,引进了各种新设备,势必会将部分设备、设施更换下来,产生了大量的闲置设备。但是,这些闲置设备大多数还可以正常使用,甚至很多是新购买的,只是不能与新设备配套使用才被更换下来,若是能够妥善处理这些闲置资产,势必可以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但实际情况是,一些国有企业并没有重视这些闲置资产,而是随意丢弃一旁,导致其长期缺乏维护,直至报废,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
3.账册记载与实物不符
国有企业需要针对固定资产做好账册记载,以便于开展固定资产管理。为了充分体现账册记载的作用,应保证其与实物资产的一致性,同时这也是固定资产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国有企业存在着账册记载与实物不符的情况,会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
1.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固定资产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若是固定资产损耗,便会给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企业停工、停产。基于这样的原因,国有企业必须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物质基础。
首先,应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企业全体职工均要正确认识到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性,明确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主人翁意识,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自觉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形成固定资产管理与保护的意识。
其次,提高责任意识。国有企业若想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为此,企业应细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按照“谁使用固定资产、谁管理固定资产”的原则,公共部分则安排专门人员负责。
2.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为了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必须针对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建立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方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首先,建立固定资产购置制度。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国有企业应当严格按照预算的要求进行,不可以随意购置。注意对存量资产进行盘活,从而促进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其次,建立固定资产使用制度。针对不同岗位、承担不同生产任务的机器设备,应明确其操作方法、日常维护保养的方法。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岗前培训,使其能够充分掌握机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使用性能以及维护保养方法,并考核通过之后,方可上岗。明确机器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制定定期维护保养、维修计划,以便于充分发挥机器设备的使用价值。
再次,建立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制度。国有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报废处置制度,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对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不能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进行随意处置。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处置前,需要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各部门的报废机器设备进行汇总,并进行核实,上报给国家国资管理部门审批通过之后,方可遵循相关程序对其进行报废处置。同时,报废处置完成之后,也要做好核销处理。
最后,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针对固定资产,国有企业应建立清查盘点制度,每年最少清查盘点1 次,同时,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制度的要求,做好资产盘盈盘亏处理,并要落实责任追究职责以及奖惩措施。
3.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普及应用,为促进行业转型、产业升级做出了良好的贡献,同时也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原因,国有企业中也要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实现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寿命周期内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化管理,同时将上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管理部门等借助信息平台联系起来,并在信息系统平台上完成固定资产的购置、固定资产的使用、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等。具体来说,在购入领用固定资产的时候,国有企业便可以将其各种资料数据输入到信息系统之中,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输入使用、维护信息,便于固定资产使用者、管理者及时向企业财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传递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信息;国资管理部门、企业财务部门便能及时掌握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管理情况,下达相关建议与意见,实现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无正常维护、未有效利用闲置资产、账册记载与实物不符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国有企业应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措施,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